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閃米特一神諸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系出同源
2012/01/03 18:35
瀏覽5,467
迴響2
推薦2
引用0

閃米特人又稱閃族人或塞姆人(Semites),是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沙漠的遊牧民族,相傳諾亞的兒子閃姆即為其祖先。阿拉伯人、猶太人及敘利亞人都是閃米特人。今天生活在西亞北非的大部份居民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閃米特人的後裔。

 

閃米特一神諸教

宗教上,「閃米特」指與閃米特語言有關的宗教:所以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經常被引為「閃米特宗教」,雖然目前人們多用「亞伯拉罕諸教」來形容。一個真正全面的閃米特宗教會包括在阿伯拉罕諸教興起前在西亞流行的一些多神論的宗教(例如AdadHadad),因此準確地說,亞伯拉罕諸教為「閃米特一神諸教」,屬閃米特諸教,因西亞的多神論宗教大多已經消失,故常常直接稱為「閃米特宗教」。現代科學以基因研究鑑定民族的共有生理遺傳,而對閃米特人的分析,顯示出他們明顯有有著同一先祖。雖然還沒有找到任何明顯的共同線粒體,但巴勒斯坦人、敘利亞人與猶太族裔有著非常緊密的染色體Y連繫,縱使其他族群對它們有著種種的影響(見 Y-chomosomal Aaron)。雖然族群遺傳學仍然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它似乎指出了這些人中,有一部份人的祖先來自閃米特中的近東人口(雖然《聖經》中的系譜與此相異)。

亞伯拉罕諸教,又稱亞伯拉罕宗教、亞伯拉罕一神諸教、沙漠一神諸教、閃族一神諸教、閃米特一神諸教、閃米特諸教等,指世界主要的三個有共同源頭的一神教──基督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如此所稱,皆因這三個宗教均給予聖經舊約中的亞伯拉罕(阿拉伯語譯作易卜拉因)崇高的地位,且均發源於西亞沙漠地區,來源於閃米特人的原始宗教。廣義的沙漠宗教或閃米特宗教還包括當地或其族群中曾經存在的其他多神宗教,儘管現在通常直接用來指這三種一神教。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源自同一個古老的一神教——崇拜宇宙唯一的造物主,信奉者對衪有多個尊名,(基督宗教)和猶太教中名曰上帝、耶和華或雅威,伊斯蘭教徒則名曰真主、安拉。三教均有信奉獨一創造神教的教義。可以說,歷史上,基督教是古猶太教的一個新興教派。而傳統上猶太教和基督教認為伊斯蘭教是在吸收了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經典和教義思想的基礎上創立的,但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對此說法持否定,反認為前二者把古老的一神教內容更改。三教目前佔全球總人口約三分之二。

根據閃米特諸教經書《聖經》和《古蘭經》,亞伯拉罕(阿拉伯語音譯易卜拉欣)有兩個兒子:

以實瑪利:(阿拉伯語音譯易斯瑪儀)亞伯拉罕和原配妻子撒拉(撒立哈)的女僕夏甲(哈哲爾)生的兒子。穆斯林根據《古蘭經》認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基督教徒認為以實瑪利只是穆斯林屬靈上的祖先。據科學研究表明,阿拉伯帝國建立後,國境版圖擴大,原居在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征服者在前東羅馬帝國及波斯帝國境內定居並和原住民姻親,至今,阿拉伯人的血統只有一小部分是來自於以實瑪利的。

以撒:(阿拉伯語音譯易司哈格 )亞伯拉罕與原配妻子撒拉之子。以撒又有兩子──雅各(阿拉伯語音譯葉爾孤白)(後改名以色列);和以掃(後改名以東)。據《聖經•舊約》記載,雅各是猶太人的先祖,猶太教認為舊約是上帝和「以色列之子孫」的聖約;以掃和以實瑪利的女兒結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這一點和《古蘭經》中不一樣。

不管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實瑪利還是以掃,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認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們的祖先。他本人在基督徒、穆斯林中亦有很高地位。在基督教信仰中,亞伯拉罕是信心的楷模,《古蘭經》中則稱易卜拉辛為「眾人的師表」。

儘管阿拉伯人也是閃米特人中的一支,然而,閃米特人的範圍很大,一般意義的阿拉伯民族真正形成的時間是在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建立阿拉伯帝國前後。政治上,從遊牧民族的形成和興起,往往依靠一個君主、一個帝國的興起,如成吉思汗之於蒙古族,阿拉伯民族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的帝國並沒有保留至今,只有他們的信仰的伊斯蘭教能歷久不衰。猶太教、基督教認為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認為是復興)的伊斯蘭教吸收了(穆斯林認為是更正)他們的部分神學內容。只是古猶太教聖經中記載的故事,更多是猶太民族祖先的故事、歷史,而非普世神學,有別於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另外,教外人認為耶和華只是古猶太部落的神,而亞當、閃姆以至亞伯拉罕只是部落的祖先等等,就正如傳說創造人類的女媧和伏羲老祖是古代中國人即河洛民族的祖先一樣。以後,隨著猶太教衍生出來的基督教在非猶太人為主的地區如(羅馬帝國時期)、(中世紀)的歐洲和地理大發現後的美洲中傳播,再加上後來的伊斯蘭教亦在歐洲以外地區廣泛傳播,這位教外人認為的古猶太部落「神」,竟變成了所有原本非信仰亞伯拉罕諸教的民族的神。

耶路撒冷(穆斯林稱為古都斯)是三大閃米特一神教的共同聖地。城中有對猶太人有重大意義的西牆。基督徒相信耶穌亦是在聖地被釘十字架,是重要的朝聖地點之一。耶路撒冷則是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地,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就是聖地中出發。

猶太教認為亞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於唯一真神(名曰耶和華)。耶和華通過摩西,與以色列人訂立約定《十誡》,只要以色列人遵守約定,只崇拜唯一真神耶和華,耶和華將保佑以色列人。信仰上,猶太教只承認《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或稱希伯來手稿。

猶太教不接受聖子論,他們並不認為耶穌及穆罕默德是他們的彌賽亞(救世主),並繼續等待彌賽亞的來臨。

基督教脫胎於公元一世紀左右一個新興猶太教派。該教派認為猶太人違背了耶和華和以色列人定的約(即舊約),所以派祂的兒子耶穌作為彌賽亞(救世主)以自己的生命為人類贖罪,不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體人類訂立「新約」。

 

附錄:

  

反猶太主義是對仇恨猶太人或猶太教的思想與行為的總稱,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動機和表現形式。雖然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同屬閃米特人,但通常反閃米特主義體現在反猶太主義。反閃米特主義長期以來主要是具有基督教背景者的思想,但反猶太主義不僅在基督教徒中存在,事實上在阿拉伯人中也存在。 

反猶主義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動機和表現形式,但是其中也不乏共通性和延續性,例如將猶太人視為「謀殺救主基督的人」,「貪婪、陰險」的民族,「企圖控制世界」的集團,需對世界一切政治和經濟問題負責的「幕後黑手」等。 

反猶主義的思想和行為自產生至今導致災難性後果。歐洲歷史充斥著針對猶太人的暴力行為,猶太人受到歧視、侮辱、壓迫和屠殺,例如十字軍對猶太人的掠奪與屠殺,15世紀末期西班牙對猶太人的徹底驅逐,19世紀和20世紀沙皇俄國多次泛濫的反猶浪潮。而反猶主義的最高潮則公認是1933年至1945年之間納粹大屠殺,造成約600萬猶太人死亡。

歷史上,在地中海沿岸地區進行征伐的各個大帝國—例如亞述、巴比倫、波斯和羅馬帝國等—都有將自己的宗教與文化強加於於被征服民族的習慣。而信仰一神教的猶太人與信仰多神教的其它被征服民族相比,更容易引發與征服當局的衝突,從而導致征服勢力更殘酷的鎮壓。征服者通常視猶太人拒絕新的宗教與文化的行為視作對統治者的拒絕的反抗行為。例如公元前168年,敘利亞塞琉古王朝國王安條克四世發布命令,宣布猶太教為「非法」,下令廢止猶太教習俗,焚燒猶太教經典,強迫猶太人食用豬肉等,掀起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反猶運動,引發了著名的馬卡比起義。

基督教認為耶穌是彌賽亞(「救世主」),是神,但是猶太人並不認為耶穌是猶太教信仰的彌賽亞,在《聖經·新約》中已經出現了對猶太人不認為耶穌是神、不贊同耶穌心意的描述。基督教將新的經典定名為《新約》,而把希伯來聖經稱為「舊約」。在某些猶太人的記述中,耶穌是潘得拉強暴瑪利亞所生,而基督教則認為耶穌是童貞女瑪利亞所生;根據猶太人的記載,耶穌因犯罪受到懲罰被處死,而基督教則認為耶穌被猶太人迫害致死,這些都是部分極端基督徒仇恨猶太人的原因。

西元391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原先猶太人與基督徒在神學上的爭論上升為國家政策。猶太人的宗教與生活開始逐漸受到限制,享有的政治和公民權利一步步被剝奪。例如438年的提奧多西法典中作出猶太人禁止與基督徒通婚,不得修建新的猶太會堂等規定。雖然基督教反猶太歷史悠久,但基督教的彌賽亞耶穌是猶太人。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德國風行極端的反猶主義。雖然亦有持反猶主義的基督教派系參與,然而私底下卻有基督徒違抗政府偷渡猶太人離國,如教廷。教宗庇護十一更直接譴責反猶主義。蘇聯在史達林統治時期,實施了大清洗與卡廷大屠殺,其中猶太族群被迫害得很嚴重。天主教教會在現代對猶太人的態度為交好。甚至將其祈禱文中涉及猶太人的部分做出更正。

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後,早期對猶太人未有大的敵意,直到他與追隨者遷到麥地那後,與當地猶太人的矛盾逐漸加劇。穆罕默德首先用武力驅逐麥地那的兩個猶太部落:蓋奴卡族和納迪爾族。627年的壕溝之戰後,麥地那的穆斯林圍攻另一個猶太部落古萊扎族,古萊扎族投降後,其男丁300600人被屠殺(有人估計多達800900人被屠殺),婦女及兒童則淪為奴隸。 

《古蘭經》有一些經文針對猶太人,例如:「猶太教徒中有一群人篡改經文……但真主因他們不信道而棄絕他們,故他們除少數人外都不信道。」 「我禁止猶太教徒享受原來准許他們享受的許多佳美食物,因為他們多行不義,常常阻止人遵循主道,且違禁而取利息,並藉詐術而侵蝕別人的錢財,我已為他們中不信道的人而預備痛苦的刑罰。」 「信道的人們啊!你們不要以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為盟友。」 「猶太教徒說:『真主的手是被拘束的。』但願他們的手被拘束,但願他們因為自己所說的惡言而被棄絕!其實,他的兩隻手是展開的;他要怎樣費用,就怎樣費用。從你的主降示你的經典,必定要使他們多數的人更加橫暴,更加不信道。我將仇視和怨恨,投在他們之間,直到復活日。每逢他們點燃戰火的時候,真主就撲滅它。他們在地方上肆意作惡。真主不喜愛作惡的人。」「你必定發現,對於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猶太教徒和以物配主的人」「當抵抗不信真主和末日,不遵真主及其使者的戒律,不奉真教的人,即曾受天經的人,你們要與他們戰鬥,直到他們依照自己的能力,規規矩矩地交納丁稅。」《古蘭經》3:67否認易卜拉欣(亞伯拉罕)是猶太教徒。

聖訓也有一些針對猶太人的話,例如: 穆罕默德臨終前說:「願真主詛咒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他們把他們先知們的墳墓當作了禮拜寺。」(《布哈里聖訓實錄》1:8:427 「願真主詛咒猶太人,真主禁止他們食用動物脂肪,然而他們將其溶解後賣了。」「……然而他們將其出賣後使用了賣得的錢。」(《布哈里聖訓實錄》3:34:426427)「將來你們一定會與猶太人交戰,最終你們必定會殲滅他們,甚至連石頭都會說話:『穆斯林啊!這裡藏著猶太人,快來殺死他。』」(《穆斯林聖訓實錄》《穆斯林聖訓實錄》41:6985有類似的記述:「復生日不會來臨,直到穆斯林殺戮猶太人。當穆斯林追殺猶太人,他們藏於石頭和樹木後時,石頭和樹木就會喊:『穆斯林!安拉的僕民!我後面的就是猶太人,快來殺他!』但厄爾蓋德樹不會這樣,因為它是猶太人的樹。」這段聖訓被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組織納為其憲章第7條的一部分。《布哈里聖訓實錄》3:47:786記述一個猶太女人帶來一隻下了毒的(煮熟了的)羊,穆罕默德吃了。《穆斯林聖訓實錄》19:4366記述穆罕默德要將猶太人及基督教徒趕出阿拉伯半島,只許穆斯林留下。

一些中東國家有謠言指《神奇寶貝》是猶太人的一項陰謀,意圖使兒童背棄伊斯蘭教。謠言又指「Pokemon」一詞在日語的意思是「我是猶太人」。任天堂公司已經否定謠言。沙烏地阿拉伯有教科書宣揚反猶太的觀點,描述猶太人的起源是猴子和豬。這些教科書在國外的穆斯林社群中也有使用。

2001年九一一事件爆發,基地組織創始人奧薩瑪·賓·拉登曾主張發動對美國與其庇護的猶太族群發動聖戰。薩達姆·海珊時期的伊拉克與現今的伊朗長期以來揚言要對以色列訴諸武力,而伊朗領導人也多次宣稱要將猶太人在這世界上徹底消失。盛極一時的利比亞獨裁領袖穆阿邁爾·格達費也曾公開發表對以色列與猶太人不利的言論。在巴勒斯坦與黎巴嫩活動的反猶太聖戰組織,接二連三的對以色列軍民發動無差別攻擊,使得以色列仍處於混亂狀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2) :
2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12/01/10 20:01
聯合國證實:伊朗啟動鈾濃縮
聯合國證實:伊朗啟動鈾濃縮
編譯中心綜合9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anuary 10, 2012 06:00 AM | 482 次 | 0 | 0 | |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9日證實,伊朗已開始在難以攻擊的山區地底新設施提煉濃縮鈾。美國對此譴責,此舉也勢必讓伊朗與西方國家的緊繃關係進一步加劇。
IAEA發言人杜德(Gill Tudor)發表聲明表示:「IAEA證實,伊朗已開始在福爾多燃料濃縮廠提煉純度上看20%的濃縮鈾。」並指設施內的核材料仍受IAEA的控制與監督。」一名西方外交官員在IAEA維也納總部表示,這項發展「只會升高國際社會的憂慮」。

BBC報導,福爾多燃料濃縮廠2009年被西方情報機構發現後曝光,該濃縮廠位於地下,戒備森嚴且有重軍把守,要空襲此處相當困難。

美國同日表示,伊朗在新設施中發展鈾濃縮工作,是在逐步增溫的核子問題上進一步向國際社會攤牌。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Victoria Nuland)告訴記者:「我們再次呼籲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充分與國際原子能總署合作,並遵守所有安理會和IAEA理事會決議。」

伊朗方面表示計畫進行中級鈾濃縮,並堅持核項目是為了能源發展;但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向武器級別鈾濃縮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聯合國證實:伊朗啟動鈾濃縮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1樓. 現代孔明陶朱公
2012/01/03 21:42
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聖經創世紀2:19 於是主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了各種動物和各類飛鳥,把牠們帶到那人面前,讓他命名;他就給所有的動物取名。

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地萬物在還沒有人類對其命名之前,本來就存在而且不斷的運行、繁衍,只是沒有「人類意識」的介入,但是自從人類出現後,為了自身的方便,為萬物取了名字,對萬物做出了分別,定出了價值之後,這個世界突然變得不一樣了;「天」便成了「天」,「地」變成了「地」,「貓」變成了「貓」,「狗」變成了「狗」,世間萬物變成了一個個分門別類的事物,再也不是渾然一體的「萬物」了。

這時,人類開始用自己的價值觀來看待這萬物,而萬物在人類價值標準的標籤下,斷然呈現好幾個等級。符合人類慾望的,鑽求累積而至於供不應求;不符合人類慾望的,則棄之如敝屣,使天地萬物破壞了原本的和諧,破壞了這整個自然。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老子曰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現代孔明陶朱公2012/01/03 21:43回覆
上善若水---天使加百列
根據亞伯拉罕諸教,加百列是負責為神傳遞信息的天使長。有時候,他亦被視為死亡天使、火與雷的王子,不過最常見的還是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為神傳達信息的使者。據說,加百利也是唯一能說敘利亞語和迦勒底語的天使。根據天主教宗教傳統,他是四大天使長之一。
加百利第一次的出現是在希伯來舊約聖經但以理書中,名字的意思是「天主的人」、「天神的英雄」、「上帝已經顯示了他的神力」、或「將上帝之秘密啟示的人」。他也被認為是上帝之(左)手。加百列還身負「承接神的力量」的職務,因許多天使無法直接承受上帝的話語,因此他還被稱為「擁有匹敵神的力量者」。
在不同的宗教中,加百列或稱加百利、加俾額爾、吉卜利勒、加布里耶爾(גַּבְרִיאֵל,希伯來語Gavriʼel,拉丁語Gabrielus,古希伯來語Gaḇriʼēl,阿拉伯語جبريل Ǧabrīl Jibrael,英語 Gabriel)是一個傳達天主信息的天使。
加百利經常與米迦勒混為一談,其實米迦勒是持劍守護伊甸園(後來的天堂),阻止亞當和夏娃、以及其子孫入內的天使。而在伊斯蘭教中,受真主之命向先知穆罕默德降示《古蘭經》,但認知上與猶太教和基督教有所出入。在巴哈伊信仰的典籍中也有提及加伯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巴哈歐拉的形上著作《七谷與四谷》(The Seven Valleys and the Four Valleys)。
猶太歷史和希伯來聖經中的加百列:耶路撒冷的所羅門神廟被毀、以及之後發生在猶太國的巴比倫囚虜事件,令猶太領袖但以理思考他在流亡時所見異象的意義,這時候,加百利對他現身(《但以理書》第8章第16-25節)。加百列的名字在《但以理書》中被提到2次:「我但以理見了這異象,願意明白其中的意思。忽有一位形狀像人的站在我面前。我又聽見烏萊河兩岸中有人聲呼叫說,加百列啊,要使此人明白這異象。他便來到我所站的地方。他一來,我就驚慌俯伏在地。他對我說,人子啊,你要明白,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異象。」—《但以理書》第8章第15-17節
「我說話,禱告,承認我的罪和本國之民以色列的罪,為我神的聖山,在耶和華我神面前懇求。我正禱告的時候,先前在異象中所見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飛來,約在獻晚祭的時候,按手在我身上。他指教我說,但以理阿,現在我出來要使你有智慧,有聰明。你初懇求的時候,就發出命令,我來告訴你,因你大蒙眷愛。所以你要思想明白這以下的事和異象。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或作彰顯)永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者或作所)。」—《但以理書》第9章第20-24節
另外,《但以理書》第10章的這段經文被解釋為形容加百列的:「他身體如水蒼白,面貌如閃電,眼目如火把,手和腳如光明的銅,說話的聲音如大眾的聲音。」—《但以理書》第10章第6節
猶太法典中的加百列:根據猶太神話,加百列多次以聲音向人示警。他曾告訴挪亞要在大洪水之前集合動物;他亦阻止了亞伯拉罕殺死其子以撒;另外,跟雅各摔角的天使、在焚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的天使,也是加百利。
標準新約聖經中的加百列:《新約聖經》的《路加福音》第1章中記載,加百利曾向撒迦利亞顯現,並告訴他其妻子伊莉沙白將會誕下施洗約翰;他還向瑪利亞顯現,告訴她將誕下耶穌。
有傳《啟示錄》(天主教漢譯作《約翰默示錄》)中,那身份未明、吹響號角宣佈審判日開始的天使就是加百利。在天主教中,他被稱為總領天使聖加俾額爾,是信使們的主保聖人;跟另外兩位天使長辣法厄耳和彌額爾一樣,他的主保瞻禮日是9月29日。
伊斯蘭教中的加百列:在阿拉伯語中,加伯列被稱為吉卜利勒(جبريل;جبرائيل);穆斯林認為他向穆罕默德啟示《古蘭經》。(你說:「凡仇視吉卜利里的,都是因為他奉真主的命令把啟示降在你的心上,以證實古經,引導世人,並向信士們報喜。」(《古蘭經》2:97)吉卜利勒的主要職責是傳達真主的信息。與基督教一樣,吉卜利勒是向麥爾彥(即瑪利亞)傳達她將會誕下先知以撒(耶穌)的使者。
天使學和神秘學中的加百列:有說加百列是天使中唯一的女性,古代社會亦以百合花象徵處女,但《聖經》中有節經文: "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太22-30) 因此有人說天使是沒有性別的,但也有人說,天使是可以自己變換男女的。在占星學或神秘學中,加百列是北落師門的守護者,代表四大元素的水。 現代孔明陶朱公2012/01/04 10:01回覆
「閃」字來自舊約時代挪亞的長子的名字「閃」(Shem or Sem)。聖經記載說︰「挪亞五百歲時,生了閃,含和耶斐特」(創五32)。閃又生了五個兒子︰厄藍、亞述、阿帕革沙得、路得和阿蘭」(創十22)。除了第三個兒子外,其他的都知道他們散居的地方。厄藍的後裔住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即在米底亞和波斯之間。亞敘是亞敘帝國的創始者,路得即是在小亞細亞的里底亞人,阿蘭的後裔是敘利亞人。
閃族在古代近東扮演重要的角色,從建立偉大的帝國之中,更可看出它的貢獻。
沙爾貢王朝(二五OO — 二三OO年)
第一個閃族的帝國是沙爾貢國王所建立(Sargon I 2500-2300 B.C)。他是閃族第一位偉大的領袖。在此時,他擴展其領土,東自厄蘭,西達地中海,以及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流域。
沙爾貢的征服使他的遊牧民族改變了其生活方式。他們開始建設帳蓬和地磚瓦造屋。他們本來不會寫字,並且沒有工業。但是自從他們征服其他民族之後,便開始學習寫字。從此便開始有閃族語言。他們模倣所征服的蘇美人文化,採用蘇美人的日曆、度量衡、數目系統、教育、和一些商業名詞。他們也學會了如何製造皮革等工業。的確,他們的經濟和文化深切地影響了當代的社會。
哈姆拉比時代
另一個新的閃族,史稱亞莫利人(Amorites)又建立了一個輝煌時代。這些人在公元前廿一世紀左右(2050 B.C)佔領了巴比倫,統治了當地約三百年(二O五O — 一七五O年)。
哈姆拉比國王(Hammurabi 1948-1905 B.C)是閃族第二位偉大的國王。尤其是他的法典是古代最著名的法律。這法典是刻在一支高二公尺三十五分深綠色圓石柱上,計分六章二八五條。有關財產、貿易、親屬、傷害、刑法和工作等。其中的「報復法」(Lex talionis)是取自蘇美人的法律,即所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四肢還四肢」等。這條法律為耶穌基督所擯除(瑪五38)。
哈姆拉比除了法律之外,也有其他方面的貢獻。例如他提高了婦女的地位,讓女孩如男孩一樣上學讀書。
工業方面也有相當的進步,例如他們的產品︰稻米、棗子、牛、羊等家畜。由此可獲得羊皮和皮革。紡織業是當時西小亞細亞的一個主要工業,此外尚製造青銅等物。
在宗教方面,巴比倫人特別崇拜所謂的國神「馬爾杜克」(Marduk)。這原為太陽神,後漸變為創造萬物的最高主要的神,而且稱他為「惟一尊神」(Bel-Marduk),說他以泥土造了人,以事諸神。這種觀念也影響舊約創世紀的寫作。
迦德亞王朝(六一二 — 五三八年)
迦德亞人(Chaldeans)也是閃族之一。分元前十至八世紀逐漸遷居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部的古巴比倫地方,從此該區又稱為迦德亞。由於此區原為古巴比倫地方,仍以巴比倫為京都,史學又稱為新巴比倫人。他們與另一支名叫亞拉米的(Aramaeans)的閃族人混合,而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拿布高(Nabuchadnezzar 604-561 B.C)是迦德亞朝代一位最偉大的皇帝。他統治了巴比倫約四十多年。在武功方面,征服了埃及和猶太,而且擄了不少的猶太人至巴比倫,同時也毀滅了耶路撒冷城(五八六年)。舊約的巴比倫充軍時代(五八六 — 五三八年)就是這位國王的時代。
拿布高國王美化了巴比倫城,巴比倫城在他領導之下成為當代最偉大的城市。它可與現代的紐約或倫敦媲美。所謂的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就是他所建立的。希臘史家稱之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在拿布高國王領導之下,迦德亞人發展了天文學。例如他們發現了五個星球︰即水(Mercury)、金(Venus)、火(Mars)、木(Jupiter)和土星(Saturn)。
這種發現對我們現代的日曆有極大的貢獻。我們現在用的「星期」名字,就是以迦德亞人的天文學思想為基礎。他們每天在廟裡都敬拜一個神,希望這個神能祝福他們。其敬拜神的次序如下:
一、日神(Sun-god),即今日星期日(Sunday)的來源。
二、月神(Moon-god),即今日星期一(Monday)的起源。
三、火神(Mars),即羅馬人的戰神。它配合英國人的前身安格魯撒克遜民族的「特伍」(Tiw)神。所以紀念此神的日子稱為(Tiw’s day),或稱為Tyr’s day,即今日的Tues-day的來源。按照條頓民族(Teutonic mythology)神語,特伍神是歐丁(Odin)和斐利嘉神(Friga)的兒子。
四、水神(Mercury)。在安格魯撒克遜的神話中,它稱為伍德神(Woden),即今日星期三(Wednesday)的來源。
五、木神(Jupiter),相似於古代條頓民族神話中的「多爾」(Thor)神。敬拜這個神的日子稱為Thor’s day,即今日的星期四(Thursday)。
六、金神(Venus)。羅馬帝國時代的人們稱這一天為Dies veneris。但是在條頓民族神話中相等於Freya女神。後人誤讀為Frigg,她是歐丁與伍德神的妻子。所以這一天稱為「星期五」(Frigg’s day),把兩個G除去,即為Friday。
七、土神(Saturn)。它也是羅馬人所敬拜的神,所以這一天稱為星期六(Suturn’s day = Saturday)。
雖然阿加德天文學家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紀已發現了月蝕(二二八三年),但不很正確。直到公元前七四七年,即在巴比倫王納波內沙為王時(Nabonasser),天文的觀測不斷地發展。可惜的是,並沒有完整地留下來。今存下來的是公元前五六八年的一些刻文︰
On the firnt Mercury rises.
On the third the Equinox.
Night of the 15th, 40 minutes after Sunset.
an eclipse of the moon begins.
On the 28th occurs an eclipse of the Sun.
迦德亞的另一位天文學家,名Naba Rimana計算日月的行動,而算出了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六個小時、十五分和四十一秒。這也奠定了我們今日用的年份。
丙︰在文化方面
閃族除上面所說有關宗教和政治之外,在其他方面對後世的貢獻也很大。例如在史學方面,舊約記載的人類來源。
阿拉伯的數學也受到閃族文化的影響,而發展至各地。亞拉美人的字母,也為埃及所學,且傳至歐洲,成為歐洲文字始祖。
當今世界的兩大宗教︰回教和基督教,均為閃族人所創。回教是阿拉伯人,而基督教是猶太人,這兩種宗教所造成的文化也影響了世界,尤其是基督教對歐美文化的貢獻更甚。
結論
閃族是亞述、巴比倫、迦德亞、希伯來以及阿拉伯人的通稱。他們之間都有血源的關係,更可說幾千年前都是一家人。在近東歷史文化的發展中,他們都曾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發揚了極高的世界文明。
可是種種的因素及時間的隔閡,卻使他們在現代的中東土地上鬧得水火不容,彼此爭權奪利。如同親兄弟自相殘殺。自己人打自己人,這正如耶穌基督所說的︰「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瑪十36)。
中東目前戰火彌漫,民不聊生,弄得雞犬不寧。如果這些民族能退一步想一想,回顧一下歷史背景,他們都是閃族的後代,也許戰爭會停止,重新開創新的紀元。 現代孔明陶朱公2012/01/04 18:4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