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志與林挺生
大同集團創辦人林尚志,
林挺生(
林挺生大事年表:
1926年 入老松公學校
1932年 入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
1935年 入臺灣高等學校
1939年 四月,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化學科
1941年 十二月,受太平洋戰爭影響提前畢業
1942壬午年 大運壬申 任大同鐵工所社長
1943辛未年 創設大同工業職學校,出任校長
1947丁亥年 首屆立法委員南區工礦代表及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
1948戊子年 台灣省工業會理事長、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長、台灣區電工器材同業公會理事長
1949己丑年 大同公司開始經營家電及重電業
1956丙申年 大運辛未 創設大同工業專校
1957丁酉年 中國青年救國團台北市團委會主任委員
1962年 出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1963年 大同工業專校改制為大同工學院
1965年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
1967年 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
1969己酉年 大運庚午 台北市改制後第一屆市議員、議長
1973年 台北市第二屆市議員、議長
1977年 台北市第三屆市議員、議長
1981年 大同公司開始經營資訊業
1993癸酉年 大運丁卯 大同股價因華映獲利而大漲
1999年 大同工學院改名為大同大學
2006丙戌年 大運丙寅
林挺生在壯年時,曾應邀公開演講吐露心聲:他年輕時代最嚮往的工作是從事教育,這是八字印星旺的特點,但是礙於「家業」的安排,他只好走上實業界的道路。在實業界他不俗的表現是: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自創「大同」商標,相較台灣家電業充斥日系品牌淪為「附庸」地位,更凸顯眼界。
林挺生在盛年時,推行「建教合作」,構成最大特色。他熱心鑽研文史、經典,追求企管新知。經濟學鼻祖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對他而言,可與「半部《論語》治天下」相提並論。經營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長銷書《有效的經營者》協志版是台灣最早取得版權者。總之,他在治校、經營公司之餘,與世界名著相互驗證,樂此不疲,這層功力與境界,在當年一般人難望其項背。
進入晚年後,有如孔夫子「歸與!歸與!」的感召,重心回歸到「教育家」本位的角色:他在學園站立授課的精神,尤勝於看公司報表、檢視績效投入的心神。
如此「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家族成員、公司幹部、學園教職員),因此,他的頭銜是「教授校長董事長」,雖然稍嫌冗長,卻也是他畢生追求的理想:集教育家與企業家於一身,晚年則前者更重於後者。
林挺生以取法先進成就偉業,他的治理績效可以從一個對比事實凸顯出來:台灣在戰後,鋼鐵業以「南有唐榮、北有大同」概括形容,如今唐榮早已不復為民營企業,而大同則轉型為資訊綜合大廠,朝向「百年企業」邁進。
然而,近年在交棒過程,林挺生以長男入繼大業的傳統觀念根深柢固,使得大同的百年基業步履蹣跚。長子林蔚山的表現不如期待,他因此刻意安排長媳林郭文艷輔佐大業,頭銜是副座,其實居於主導地位。
林郭文艷拍板,拍出四百元太陽能明星股
三年前,一個年年虧損的半導體技術團隊出走,今年卻能賺超過一個股本,他們發現了什麼樣的商機?又如何抓住機會,成功翻身?
這家大同子公司尚志半導體持股達七八%的轉投資公司,成立才三年,只有二○○五年虧損新台幣六千萬元,之後設備架好後開始量產即馬上賺錢,預計今年更將締造「賺一個股本以上」的驚人成績。大同今年第一季能轉虧為盈,就是靠這家公司。
獲利強,讓綠能股價站上四百五十元,不但成為興櫃太陽能股股王,市值更達新台幣三百五十億元,逼近母公司大同的一半。時間拉回二○○○年年初,林和龍接掌大同旗下有家專門研發半導體技術的公司=尚志半導體擔任總經理,公司成立二十六年,但每年虧損新台幣兩千萬元。由於母公司大同,一直想進軍半導體產業,但苦於半導體是大資本競爭,大同起步又晚,儘管一度投入計畫與國外半導體廠合資,最後卻又縮手。
不敢大舉投資,讓尚志資本額一直停留在新台幣七億元,生產技術層次不高的二到六吋晶圓,加上一些晶片切割業務。林和龍接掌尚志,第一個挑戰就是要如何讓尚志轉虧為盈。
接掌尚志之前,林和龍是大同大學材料系教授,長期擔任大同轉投資科技公司的顧問。他想帶領尚志轉型,因此積極研究其他可以利用原來尚志半導體技術、加上他自己熟悉的材料科學,想為尚志找一個翻身的機會。
前三年,只要有舉辦技術研討會,他一定跑去聆聽,哪裡有新技術,就自己去看書研究,在研究超過上百份市場、技術報告後,他發現,「太陽能晶片」機會最大。因為太陽能元件的生產製程,和半導體相似度達八成,加上太陽能晶片的品質,取決於上游材料的純度,與他過去熟悉的材料領域相近。
有了初步想法,這位教授出身的總經理,撰寫了一份太陽能的技術投資報告,厚厚的一疊,送到當時大同總經理林蔚山與執行副總林郭文艷桌上。林郭文艷對大同轉型高科技產業一向熱中,看了報告,馬上找林和龍詳談。前後談了兩次,由於太陽能投資不需要大額資本,加上又能運用尚志的既有技術,配合林郭文艷一直希望能用高科技,重新擦亮大同的招牌,林郭文艷很快就拍板定案決定跨入太陽能。
因為有技術底子,又趕上太陽能投資熱,擁有八十九年歷史的大同公司(1918年由林挺生父親林尚志創辦的大同是從營造起家),終於在科技領域一戰成名。
「林郭文艷很優秀,林蔚山也有智慧和肚量」與林蔚山以表兄弟相稱的東元集團董事長黃茂雄說。「總經理很好命」曾在大同大學任教的博士級主管說,林蔚山娶了一個賢妻,大小事情都有人打理不必煩心。一位大同旗下子公司總經理更曾不經意地說出「副總很疼老公」的話。
林郭文艷為夫婿打下千億元江山,從大同企業的特助,變成大同王國掌門人的林郭文艷,一路上不斷取得經營實權,16個月內,她讓林蔚山的經營版圖迅速擴增至3倍,她能交出什麼經營成果,這將決定大同的未來,以及它的投資價值。
時序盛夏,
這時候,幕僚低聲說道:夫人來了。不久,大同執行副總林郭文艷緩步上樓;一到會場,大同綜合訊電總經理蕭綮鞍順勢為她介紹展場新品;林郭文艷沒有走馬看花,突然蹲下身,兩眼炯炯有神,看著特賣產品「22吋超廣角奇美面板」的液晶顯示器。
乍看之下,顯示器兩側的黑色塑膠模具,閃著鋼琴烤漆般的光澤,讓顯示器擁有出眾的賣相,再加上來自奇美的面板,1萬元有找的價格讓人心動。林郭文艷手指緩緩碰觸螢幕周邊,低聲跟蕭綮鞍說:「模具拋光就是要拋愈多次,才會顯示質感。」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長官巡視生產線的談話,一點也不像在歡慶場合的寒暄應對。林郭文艷繼續蹲著,檢視其他液晶顯示器,許久站起身走向會場,蕭綮鞍望著她的背影,如釋重負喃喃地說:「這拋光,可是拋了5000次,才顯出模具的質感。」
這時,鎂光燈一擁而上,對著林郭文艷一陣狂閃,她急著說:「夠了,夠了。」
■掌握資本額上千億元版圖
蹲得夠久、不戀光環、追求實權,這就是大同家族長媳林郭文艷的姿態;這姿態,讓她步步掌握大同集團的事業;身高不過150幾公分的她,在大同的地位,卻是最高的。
2005年,也就是大同前董事長林挺生過世的前一年,長子林蔚山和長媳林郭文艷夫婦擁有綠能、大同世界、福華電子的版圖;林挺生過世後,林蔚山正式接掌大同公司,此時,兩人掌握新台幣470億元資本額的版圖。同年10月,精英電腦買下大同PC部門,林郭文艷卻反手坐上精英董事長的位置,之後併購志合,公司一賣一買,又快速增加126億元的版圖。
接著,2006年5月10日林挺生過世後,林蔚山夫婦版圖繼續迅速擴張。在今年3月二房三子林鎮弘辭去華映董座,林蔚山坐上董事長大位,再增加821億元的勢力版圖。不過16個月,林蔚山夫婦迅速增加947億元資本額的版圖,總共掌控1417億元資本額的大同集團,共增加了200%,也就是原來的3倍。
個性溫和的林蔚山,在外人眼中,在林郭文艷擴張版圖的過程中,他不過是搭配演出;也就是說,這上千億元的泛大同王國,林郭文艷才是真正的女王。林郭文艷進大同26年,從長男的媳婦、大同工學院(現大同大學)教授的身分,一邊蹲馬步,一邊累積在大同的實力;林挺生過世後,一躍成為大同集團的實際掌門人。
「這下大同人全都是她的班底,這樣也好,省得內部人長久選邊站的困擾。」一名大同公司主管私下表示。
■厚積經營實力 進攻權力核心
在林家第二代的眼中,林郭文艷是豪門奪權的外來掠奪者,一路採用各種方法取得實權;在投資者眼中,她是大同投資價值所在,投資大同就是投資林郭文艷;無論是哪種身分,她始終蹲得夠久,卻是步步向前、緊掐著她的敵人。
這一切,都要從她的公公林挺生時期開始說起。民國69年林郭文艷的母親郭林碧蓮,成立坤德公司,從事塑膠成形及二次加工的家電產品的零組件,和大同算是供應商關係,在郭林碧蓮與林挺生熟識下,林郭文艷成為林挺生欽點的媳婦。
一名資深員工說,常常,林挺生帶回一疊公文回家批,為了要培養長子林蔚山的決策能力,他帶著林蔚山看公文;林挺生看過的公文,會再給林蔚山看,但是林蔚山所添加修改意見,卻抓不到林挺生要的重點,讓林挺生十分失望。
反之,林挺生轉向指導在身邊學習的林郭文艷,沒想到,每次林郭文艷所批示的重點,都深得林挺生的心,他開始欣賞這位長媳的見解與能力;漸漸地,把批閱公文的重點都與她深談分析。
批公文,就是一連串的決策下達與改善,這個基本功,讓林郭文艷快速掌握經營大同事業的精髓,這是她掌握大同的第一個蹲步。這一蹲就是十幾年,隨著林挺生晚年兩次中風,到辭世之前,林郭文艷已掌握大同企業的決策。
除了批公文外,每次晚上開會時,林蔚山夫婦固定坐在林挺生的兩側,林挺生在大同大學固定上「國富論」時,這對夫妻安排坐在第一排;但是,無論是開會或上課,林蔚山永遠垂著頭、遲到入座,而林郭文艷總是那個最勤勉的晚輩。
■抓緊林蔚山 低調奪江山
然而,林郭文艷始終把光環留給夫婿,在大同僅是掛個執行副總的頭銜;林郭文艷的第二個蹲步,就是不急著出頭,卻抓緊林蔚山,控管他的金錢與交際圈。畢竟,抓穩了林蔚山,她的長媳角色才得以穩固,擴張在大同的勢力,才更具有合理性。
由於林蔚山好交朋友,加上輕諾的個性,以致常惹禍上身,林郭文艷也因此要求他「不可隨便與他人吃飯」。有一回,一名退休的老臣跟林蔚山在大同公司附近巧遇,想跟他到林蔚山喜愛的國賓飯店2樓吃中飯,林蔚山有些猶豫,最後還是上樓在家中的餐桌上扒了幾口飯,跟林郭文艷敷衍一下再下樓,足足讓對方在樓下等了近半個小時。這頓飯,好客的林蔚山也只好讓老臣出錢請他,因為,林蔚山沒有信用卡可刷。
全權掌握集團的大小事的動態,也成為林郭文艷逼退小叔林蔚東,與對付林挺生二房勢力的秘密武器。一名老臣透露,林鎮源任中華映管董座時,常把華映的資源拿去挹注自己所創立的「美齊科技」。
林挺生二房的次男林鎮源向來是林挺生最貼心的兒子,從小不畏人人眼中威嚴的父親,常主動幫林挺生搥背,惹得林挺生開懷不已;仗著林挺生疼愛林鎮源的這點,林鎮源並不把林郭文艷放在眼裡,然而,隨著林挺生的健康每下愈況,林郭文艷勢力也悄悄壯大,林鎮源的靠山也就愈來愈靠不住了。林郭文艷趁機要林鎮源為他在華映與美齊間的曖昧情事下台,對股東負責。
■劣勢化優勢 蹲跳三部曲
抹了一鼻子灰的林鎮源,辭去董座後,他的弟弟林鎮弘接任華映董座,然而,林鎮弘不久後也傳出跟上游拿料價格偏高的敏感爭議。
林鎮弘任董座不久,又被同樣的方法給逼退,最後,林郭文艷總算拱上丈夫林蔚山當上董事長。或許,林鎮弘感慨的是:位子怎麼來,就怎麼去;但是,過程中,漁翁得利的,居然又是林郭文艷!
轉劣勢為優勢,竟反手成為當家者,這就是林郭文艷第三步「先蹲後跳」的權力法則。大同在2005年10月,將淨資產67億元的PC部門分割、售予精英電腦,由於精英採取增資發行新股給大同作為對價,使得大同拿下精英3成股權,成為精英最大股東,並由林郭文艷出任董事長,原董事長蔣東濬轉任副董事長。
有「主機板地下教父」之稱的蔣東濬,從來就不是等閒之輩。據聞,個人色彩濃厚的蔣東濬,對自己掌握複雜的通路關係相當有自信,卻低估林郭文艷與當時精英最大股東寶成的綿密關係,因而失去寶成的支持。
據了解,寶成和大同皆為在台灣早期發展的傳統產業,近幾年也投入電子領域,發展過程頗為相似,也有一些合作的經驗;而林郭文艷善用延續老一輩的合作,和寶成蔡家繼續打下深厚的關係;「在經營老一輩的關係,林郭文艷很有手腕。」老臣觀察。再加上,精英曾退出寶成大股東投資的精成科技,精英股價因此一度急殺,留下不和的疙瘩;而且外資始終對於精英的財務不夠透明,海外應收帳款過高,而有投資疑慮。種種原因,讓寶成對於蔣東濬有些忌憚。
而這一拉、一推,促成了寶成在董事會支持最大股東的代表人--林郭文艷,而捨棄蔣東濬在精英續任董事長的安排。失去董座的蔣東濬,望見主導精英的大勢已去,在
■工作比認真 男人都汗顏
林郭文艷追求權力的野心,也同樣顯現在她追求事業的實力。
林郭文艷早在林挺生還健康的時候,就開始積極了解CRT、LCD產業。每當她得知華映的主管會回大同總部開會的時候,就會請秘書私下先約研發部門或生產線上的主管,請他們開完會留下,因為「夫人」想要跟他們私下請益。
這些主管在總部開到晚上7點的會後,還繼續分析這個產業的細節給林郭文艷聽,不論是產品規格性能,或是產業生態,林郭文艷都聽得興致勃勃,一直問不停。而這些產業知識與動態,也成為林郭文艷日後進軍高科技領域,長期蹲馬步、累積知識的重要來源。
這些累積,讓林郭文艷和高科技專業經理人對話時,沒有專業障礙,迅速抓到問題的核心。
大同今年才正式成立WiMAX事業處,被挖角的前Sybase台灣總經理陳敏智擔任策略長,他表示,自己在外商服務19年,原以為自己會和大同的保守文化格格不入,也不會在科技上前瞻觀點有太多交集。萬萬沒想到,他第一次和林郭文艷接觸,打破了這個刻板印象。
「我本來預期她(林郭文艷)只會和我談1個小時的WiMax,沒想到她對這個產業的樣貌已經能掌握要點,那天我們聊了3個多小時!」
■「林郭文艷時代」來臨
進了大同後,陳敏智對於她超強的記憶力深感折服,「她開會只帶個眼鏡盒和手機,沒有做什麼筆記,但重要的數據過耳不忘。」陳敏智補充,林郭文艷的英文能力也很道地,尤其是和老外談話時,她可以對答如流,沒有障礙。
不論跟哪個男人比,林郭文艷總是贏家。比認真,早起的林挺生破曉前就起床;晚睡的林郭文艷,破曉前還在回屬下電子郵件,比起公公有過之而不及;比角色,林蔚山是丈夫,也是林家長子,但是林郭文艷比丈夫更像丈夫,比長子更像長子;論學歷,林蔚東的博士學位高於林郭文艷,卻成不了大同大學的接班人,反而林郭比他擁有更堅實的「大同校園幫」,掌握更多的大同大學董監勢力。
甚至,許多老臣也談到,郭母郭林碧蓮擔任董事長的坤德公司,所生產的家電塑膠零組件的品質良率低,不良產品卻由大同吃下,竟曾造成坤德EPS高達250元的誇張情事,比起個人私心,和跟二房林鎮源、林鎮弘兄弟的狀況類似,而坤德卻納入大同集團,二房卻狼狽退出華映經營,簡直是兩樣情。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揹個「玄武門」事件殺兄弒弟的汙 點,奪取王位,但是他開創了貞觀盛世,並奠定大唐盛世的基礎,讓世人記得他的功,多過於他的過;從唐太宗身上,世人所看到的是:「把權力當作過程」,而不是「把權力當作目的」。
但是,「把權力當作過程」,何其容易?
20多年來,在大同王國從特助變成掌門人的林郭文艷,一路上不斷取得經營的實權,而她現在,真的能從盤根錯節的家族勢力裡,走出公司治理的格局嗎?她將會給予更多專業經理人舞台,藉此刷淡家族色彩,並整合集團資源,交出令投資人青睞的成績單嗎?
這些答案,將定義林郭文艷,究竟是可怕的女人,還是可敬的女人?也將決定大同的未來,以及它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