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難於下天梯】
太極峽谷位於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原名「石杭峽谷」,為加走寮溪的上游,這裡共分成頂杭(上杭)、中杭、下杭等區段,險峻雄偉的峽谷中,石壁陡峭,巨石林立,水勢湍急,壯闊雄渾,也因此在民國60年代,這裡就因為秀麗的景致在當時一度造成車水馬龍、遊客如織的轟動旅遊勝地。
記得當時年紀小曾來遊太極峽谷,沒多久一場山崩災難(民國75年5月25日),不僅傷亡慘重,也讓峽谷地形險象環生,當時政府基於安全的考量下,不得不宣布關閉;如今的太極峽谷在政府及地方人士全心全力的整建規劃,更於太極峽谷縱深百米的兩岸,興建全台首見、世界唯二的「階梯式索橋」。吊橋橫跨梯子嶺溪,再度成為吸引人潮的最大噱頭。
竹山鎮太極峽谷梯子吊橋地區交通路線圖。
從國道三號
過了嶺腳三號橋(紅橋)就進入爬升的山路。
途中休息,看到有「望高寮步道」入口指標就上去瞧一瞧。望高寮其實並不是一個地名,早期居住在山上的民眾,為了維護山上的安全,常在山區的至高點設立一個觀測台由村莊內的居民輪流在台上留守,注意是否有不明人士入侵,或在山林火災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通報。
望高寮因為地勢高起、視野良好,在此可眺望台中港、台中市和彰化大肚溪以南平地。
我們為了內急之需,借用了「望高寮步道」入口對面一家餐廳的洗手間(餐廳相關介紹可參見其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unlimited-sky/)。
這家餐廳座落的地點擁有相當優的View,想必營業時間來此用餐,定有心曠神怡的感受。
天氣好、能見度高的話視野非常遼闊,可將戶外的座位所面對的片茶園、谷地及山景一覽無遺。
終於來到天梯入口。入口前方是公營停車場,旁邊則有大片的攤販,攤位都沒有規劃,顯得相當壅塞凌亂。
入口左方有售票亭。竹山鎮太極峽谷梯子吊橋地區自
入園通行費全票:新臺幣50元。
天梯(梯子吊橋),是前往太極峽谷風景區的必經之處,台語俗諺「一崁到肚臍、二崁到目眉」一語道盡當地的道路難行,還好現在已建設了完整的步道。
清風徐拂翠竹林。
可惜台灣的風景區都會突如其來的出現攤販,雖然攤販替遊客帶來便利性,卻也不能否認這些未經規劃、結構粗糙簡陋的攤位實在很是「煞風景」。
又出現流動式的攤販。
一車一人加上相當簡陋的傘棚,就在自然林野間做起小本生意。其實在山上風景區討生活相當辛苦,但不可諱言這也甚為影響景觀,真希望相關單位能正視這個問題。
自縣府停車場登山步道口起至梯子吊橋為三公里,若至玉福吊橋,則來回約六公里,一路上多為陡峭階梯、狹窄山路,所以心臟病、高血壓、孕婦、體能不佳者切勿進入。
陡峭階梯。
階梯步道。
穿越青翠竹林還是階梯步道。
行行復行行,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之際,終於遠遠地窺探到梯子吊橋宛若長龍橫翠谷般的美妙身影。
步下這座螺旋梯即到達梯子吊橋。
民國94年,南投縣政府為改善筍農行經支流立秋寮溪梯子嶺土地公段運輸的崩塌危險路況,並避開下切艱難渡溪的路程,由觀光處技士自行規劃設計了斜張式吊橋(一般報導誤以為是日本技師設計)。
於兩岸岩盤打樁張拉,因兩頭斜面陡峭,為方便行走,乃設計為階梯橋面,成為全台首座有梯子的吊橋(後經調查,為亞洲第二座,全球第四座),命名為「梯子吊橋」,橋長
梯子吊橋上階梯橋面共208階,其實是由二種階面構成:左邊是入口的梯面,右方是接近另一端的階面(如圖)。
終於來到梯子吊橋的另一端了。
走過天梯下到河谷處的「梯子嶺土地公」,可以仰望天梯吊橋。
梯子吊橋的影子落在山壁上,別有趣味。
仰望梯子吊橋底部,讓CJ聯想到巨無霸的蜈蚣風箏。
遠眺梯子嶺土地公。
【青龍瀑布&玉福吊橋】續見~~http://blog.udn.com/kocj/3598446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