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下了一場大雷雨,
這場雷雨來得又快又急。
心裡正叼念著「什麼怪天氣」時,
猛然想到──糟了!兩個小傢伙跟著爸爸出去騎腳踏車了!
說遲時那時快,拿了車鑰匙就要出門去,
也不管他們現在在何處?
只擔心兩個孩子淋成落湯雞,感冒又加重。
我開車往他們可能騎去的方向找,
大雨滂沱,雨刷刷刷刷的猛響,視線極為不清,
心裡祈禱著他們剛好騎到有可以避雨的地方,
半路上,才想到沒有帶手機,(真是白字輩ㄉ)
果然,貪快的結果是──找不到父子三人。
後來,只得回去打手機給爸爸,(唉~凡事要沉著啊)
電話裡傳來妹妹的叫聲和大雨聲,
問清楚他們的位置之後,(還好附近有涼亭)
我快馬加鞭的開往爸爸所說的涼亭,
趕到後,我撐著雨傘去接孩子,
(雨傘只是裝飾用ㄉ,又強又急的雨勢,將我全身都打濕了)
只見兩個小傢伙開心的咯咯笑,(我看是近乎『尖』笑)
輪流接兩個濕答答的孩子上車後,
兩人依然開心得不得了!(唉~老媽子擔心是多餘ㄉ)
生平第一次在戶外體驗風雨加交、打雷閃電,
外加淋成落湯雞的特殊經驗,
難怪這麼興奮~
睡前,我找了一本有關「天氣」的書,
打算趁這個機會讓他們認識「雨」和「雷電」,
雖然以前口頭上也和他們談過「烏雲」,
不過,我想此時時機較適合,也能更深刻體驗,
了解「雨」和「雷電」的形成。
【米希的機會教育】
親子對話:
「你們剛剛出去騎腳踏車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天空的雲是什麼顏色?」
「天空有很多烏雲耶!」(既然知道,還騎那麼遠)
「你們知道白雲為什麼會變成烏雲嗎?」
「因為裡面有很多水。」(不錯!不錯!還記得我教過的)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
以上回答者皆為哥哥,妹妹負責點頭.....
雲和雨
雲為何是白色的ㄋ?
雲是由空氣中的水氣冷卻凝結而成的,
就像我們平時燒開水時,
水滾後所冒出的白色煙霧一樣。
烏雲為什麼看起來黑黑ㄉ?
烏雲是因為水分子大量聚集,
使太陽光無法通過厚厚的雲層,
所以雲看起來就黑黑的。
當烏雲層無法負荷大量水分子時,水分子會往下掉,就會下雨喽!
兩人似乎不太了解這句話的意思,
所以我將雲層比喻為「較薄的塑膠袋」,
如果裝了太多的水,就會很重,無法承受這些水的重量,而掉落下來。
(嘻......不知道這種比喻恰不恰當,如果不對還請指正喔)
雷和電
親子對話:
「你們在涼亭等媽咪的時候,有沒有聽到『轟隆轟隆』的打雷聲?」
「有啊!」(這次兩人異口同聲)
「有看到閃電嗎?」
「嗯......」(我看兩人那時只顧著笑,沒看到吧!)
「你們知道為什麼下雨會有打雷和閃電嗎?」
「..........」
為什麼有閃電和打雷?
打雷閃電時,天空常布滿了黑壓壓的烏雲,
這種烏雲叫「雷雨雲」。
因為雷雨雲裡有好多水滴,
水滴裡的正電子和負電子會互相碰撞而產生火花,
(為了讓內容有趣些,我用擬人化的方式,說正電子和負電子互相打架......)
這個火花就是閃電。
而火花會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而膨脹,
於是就產生『轟隆轟隆』的打雷聲。
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後,才聽得到雷聲?
其實這兩種現象是同時發生的,
只不過光(閃電火花)跑的速度要比聲音(打雷)快,
所以雷聲總是比閃電慢。
打雷閃電時,不可以躲在樹下喔!以免被打到。
「為什麼?」(好奇寶寶又發問了)
「因為較高的樹木或高樓大廈,容易成為閃電的目標,會被閃電打到。」
「打到會怎樣?」(怎麼都是哥哥在問......)
「嚴重的話,會死翹翹!」(我想下一句又是......)
「為什麼?」
「因為閃電有電,就像我們家裡的插座有電一樣......」
「......」(哈~好奇寶寶終於沉思中)
妹妹ㄋ?依然張大眼睛,專注聽講中~
【米希的經驗分享】
以前曾經和他們聊過「天氣」的這本書,但總是興趣缺缺,
這次,兩人都抱持著極大的興趣,(雖然媽咪對科學不感興趣,還是得用功些啦)
「親身的體驗」和「打鐵趁熱」是引導孩子愛上科學的開始。
此外,藉此加入一些「躲避雷電」的安全教育,和「避雷針」的相關知識,
相信孩子下次看到高高的建築物時,會特別留意這棟是否裝置了避雷針喔!
參考書目/雲婆婆來了(錦繡出版社)
好書推薦/你最想知道的事--氣象(小天下)
相關網站/
- 1樓. 薄扶林89號/指甲印VS.白骨爪2009/06/24 20:34好文推薦
好用心的媽媽,好好的機會教育,
還有,妳的插圖都好讚!
感謝分享!
自從講完這些內容後,兩人常常注意高樓大廈是否有避雷針ㄋ,
有一次哥哥又發現一根避雷針,馬上報告大家,
可是我看了看,跟他說那不是避雷針,那麼矮的房子不需要裝避雷針,
(因為那是在大約3層樓高的招牌看板上發現ㄉ)
他卻一直很堅持的說是,堅持到最後,連我也不確定到底是不是了~
(搞不好真的是喔)
Sleeping 於 2009/06/25 09:3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