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弔林洋港資政〉七絕
2013/04/14 21:32
瀏覽579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弔林洋港資政〉

 

 

羞學獾心詒紫宸雄才負負遜風塵

 


扁舟只為尊名去腐鼠拋遺鳥喙人

 

1. 二零一三年四月十日李登輝前總統於交通大學演講,廈門大學交換來台的資工系女學生問:「請問李老先生,有沒有說過『中國歷史沒有拋棄台灣,台灣怎麼脫離大陸?』…」李登輝回答說:「省主席的時候講的話。那我不算領導人,省主席啊,對不對?我告訴你,那個時候,我還是人家的下面,不配合講話,不好嘛,真的!按:針對李氏之言,前總統府副祕書長張祖貽先生撰文表示:「這證實了李登輝是既善變又善偽、會騙人的政客。」 

2.《史記•越王世家》:「范蠡喟然嘆曰:『久受尊名,不祥。』」 

3.《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4.《史記•越王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當初為何選他

1999-06-30 美西《世界日報》「金山人語」專欄

     國府李登輝總統日前向國民大會提出任內最後一次國情報告,這位中華民國20世紀最後一任總統的任期所餘不多。可是,直到今日仍有許多人追問,「經國先生當初何以選他」?這個問題各方已有不少揣測,未來史家一定會繼續追求圓滿的答案。

     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的張祖詒,最近在《傳記文學》發表回憶錄,第一篇就透露有關這一段政壇祕辛的「我見」,引人重視。

     張祖詒不是留俄派,也不是新贛南。不過,自經國先生於民國61年奉命組閣,後來當選總統,以迄77年逝世為止。張先生16年間追隨左右,被政界人士視為文膽。經國先生主政期間的重要文告,大多出其手筆。當年政風謹肅,張祖詒又深自謙抑(那年頭總統府大小官員都沒有隨便「放話」的習慣),所以民間知者不多。但以他參與密勿的經歷,「我見」提供的分析自非一般局外觀察可比。他退休後目前在灣區定居,以著述自遣。

     李登輝是留美的農業專家,在當時同輩分的台籍政治菁英中,條件看來較為優越。他在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內,執行北部防洪計畫中的二重疏洪道闢建工程,排難解紛,著有成效。此後響應行政院「提高農民所得」政策,宣布台灣培育8萬農業大軍的構想,都獲得上峰的賞識。經國先生到中興新村巡視時,看到主席官舍陳設簡單雅潔,同席進餐時數碟家常小菜,清淡可口,頗為配合經國先生倡導生活平民化的作風。後面這一點,想是張氏隨行親歷的情景。

     最重要的是,李登輝在省議會答詢時,有人提出「台獨」問題,李當時明確回答,「中國歷史沒有拋棄台灣,台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藉此表明他堅強的國家民族意識。經國先生閱報後,連說「很好,很好」。選定李為副總統提名人,這一段答詢應屬關鍵因素。

     但看近10年來台灣政情,波折橫生。不容諱言,李總統要負很大的責任。所以人們才會問,「當初為何選他」?答案很簡單,「他當初並非如此」。國家民族意識薄弱,甚至曖昧不明,其他不足論矣。何堪再提當初?

     張祖詒的文章委婉含蓄,其主旨不在寫「內幕新聞」,而著重說明經國先生求才若渴,知人善任,至於是否看錯,有待後世論評。不過,這個問題的出現,多少隱含了「疾風勁草」的懸疑。「如果經國先生地下有知,想必會感慨萬千」。張先生這兩句話在姑存忠厚之外,不免微露春秋責備賢者之義。疾風之前,難得勁草,忍一時且觀下屆大選吧!

 

李登輝自認說謊?【張祖詒/前總統府副祕書長】

2013-04-14 中國時報

     最近前總統李登輝頻在媒體上曝光,先是監察院調查報告中涉及李的身世,指其生父是日本人,引起各界討論,甚至李與監察院長王建煊連續三天隔空互槓。繼又在新竹交通大學答覆大陸在台學生詢問,當年在省主席任上是否說過:「中國歷史沒有拋棄台灣,台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時,裝幽默地回應:「還在人家下面,不配合上面講話不好。」再則就核四問題表態,先說:「沒電要怎麼生活?」又說他「不會去公投」等,煞是熱鬧,顯示他雖年邁依舊不甘寂寞。

     但看李登輝和陸生的對話中,不知他是一時失言,還是自行招認了謊言?想當年他在省議會上所說的那兩句「名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感動了他所謂的「上面」,認可了他對國家民族的忠誠,順利提名他為副總統候選人。之後他青雲直上,卻節骨歪斜,以致眾多議論咸指經國先生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筆者在所著兩本書《蔣經國晚年身影》和《帚珍集》曾作詳細分析,質疑李不是善偽就是善變,他從未作何辯解。如今李登輝脫口而出、招認了那兩句話不是心中所願意講的話,而是配合「上面」所講的謊話,證實了李登輝是既善變又善偽、會騙人的政客。

     我比李年長五歲,事隔三十年,看到他終於道出真相,顯出原形,因此樂於寫出此感言,也算我的不甘寂寞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詩詞
自訂分類:古典詩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