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粉和黃連解毒湯是我身體內外有受傷、出血、發炎時最常使用的中藥,三黃粉主要用於外用,而黃連解毒湯則只能內服。
我的三黃粉是請中藥行配黃柏、黃連、黃芩的生藥粉1:1:1所組成,所謂生藥粉是指由中藥的飲片直接磨成粉,不含科學中藥的澱粉賦形劑,因此可以直接外用在傷口上。記得有次切菜時,切到拇指,我一路從廚房奔跑到房間拿三黃粉撒在大量出血的拇指處,並用衛生紙壓住止血。此時我才發現,從廚房到我房間的沿路上,就像是命案現場,沿途都是血。大約按壓五分鐘後,終於止住了血,疼痛也較為緩和,之後我總是用優碘消毒,再撒上三黃粉,很快傷口就能結痂長出新肉。我的經驗是、若沒有三黃粉,只用優碘,很難快速止住大量出血,傷口的癒合也無法如此快速,每當有傷口光用優碘無法癒合時,我便會趕快撒上三黃粉,一天撒三至五次,當天就能結痂。另外像是燙傷,用三黃粉也能快速清熱、消炎。若是傷口化膿或是皮膚起水泡,撒上三黃粉還能燥溼、收水,使其乾燥。
黃連解毒湯 (性寒) 是由黃柏、黃連、黃芩及梔子所組成的科學中藥。由於科學中藥含澱粉,因此不能外用於傷口。由於我吃到刺激的食物,食道和腸胃會出血。每當有此狀況,我總是使用香砂六君子湯 (性溫,中藥裡的胃藥) 或平胃散 (性溫,中藥裡的胃藥) 加上黃連解毒湯 (性寒),治好我的食道及腸胃發炎及出血。若單獨服用性寒的黃連解毒湯,會造成身體愈來愈虛,導致鼻涕倒流、肺積水,但加上比例高於黃連解毒湯的香砂六君子湯或平胃散 (性溫),即可護住陽氣,讓寒藥不會造成身體的副作用。
每次去看中醫,中醫師總是給我寒藥高於溫藥的配方,結果我吃了,人愈來愈虛,不但治不好我原來的病,還導致鼻涕倒流、喉嚨愈來愈痛,身體內的發炎出血也無法改善。但是當加上比例較高的香砂六君子湯 (性溫,中藥裡的胃藥) 或平胃散 (性溫,中藥裡的胃藥),此時所有的消炎寒藥便能開始發揮作用,邁向康復之路。這是因為身體的陽氣一旦被寒藥消滅,沒有了陽氣,人便失去了復原的能力。 很遺憾的是,台灣的中醫師喜歡開寒藥高於溫藥的配方比例,治喉嚨痛時,開一堆寒藥,不但喉嚨痛沒治好,反倒開始鼻涕倒流和肺積水。若一開始寒溫藥的比例拿捏得當,其實只要吃二到三次就能痊癒,根本不需要服用一週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