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主題 | 內容 | 講者人選 | |
第一天(週六) | 10:00-10:30 | 報到、分組 | 小組成員互動 現場空間、閱讀資源探索 | 研習營工作人員 |
10:30-12:00 | 志工與公益平台經營分享 | 各區域資深志工組織經驗分享 |
| |
12:00-13:30 | 午休 | 用餐、小組成員互動 |
| |
13:30-15:00 | 講座:創意閱讀經營 | 1. 瞭解不同讀者群的心理特徵 2. 閱讀社群經營 3. 閱讀的跨領域延伸 ※ 學員需自攜一本推薦書 |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 |
15:30-17:00 | 講座:閱讀引導 | 1. 何謂兒童哲學式的觀點 2. 如何與孩子對話 3. 讀書會的長期經營 |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 | |
17:00-18:00 | 小組時間 | 小組討論與心得分享 | 研習營工作人員 | |
第二天(週日) | 09:30-10:00 | 報到 | 小組成員互動 | 助理 |
10:00-12:00 | 工作坊(I):閱讀引導與活動 | 說故事技巧教學、練習: 1. 初階:閱讀素材選定;聲音、表情與肢體練習 2. 進階:道具的輔助運用 |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講者群 | |
12:00-13:00 | 午休 | 用餐、小組成員互動 |
| |
13:00-14:00 | 講座:閱讀氛圍經營 | 1. 想像一處喜愛的閱讀空間 2. 閱讀空間經營經驗分享 3. 讓活力持續的關鍵要素 | 曾淑賢館長 國家圖書館館長 | |
14:00-15:30 | 工作坊(II): 小組討論 | 如何營造閱讀氛圍: 1. 什麼是閱讀氛圍 2. 觀察:人、空間與環境 3. 實做:佈置、形成團體、創造活動 |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講者群 | |
15:40-17:30 | 工作坊(III): 分組呈現 | (每組8分鐘) 1. 各組說明因應閱讀環境現況所進行的討論及策略方法 2. 票選(共同票選最可行服務案例) 3. 結業式 |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講者群 | |
中華電信基金會【點‧台灣】電子報推出8月「創意閱讀專刊」, 裡頭有豐富的「閱讀種子研習營」介紹和報導,還有一部分的學員分享,歡迎大家點閱或訂閱,延續參與時的感動和熱情喔
【點‧台灣】電子報 8 月專刊: http://www.clicktaiwan.com.tw/media/tw/epaper/20110810/index.htm
中華電信 Blog:請點我
誠品基金會 Facebook 粉絲團:請點我
課程內容下載:http://www.eslitefoundation.org.tw/2011EFCamp/index.html
活動緣起:2008年誠品書店啟動「閱讀分享計畫」迄今,已經陸續將各界所捐贈的書籍送達超過450個據點,而隨著受書點的訪視、移動圖書館的巡迴停駐,瞭解到光是提供書籍資源,而缺乏志工、閱讀活動,甚至是閱讀空間的經營能力,閱讀推廣的工作將無法走得長遠。
誠品基金會整理以往的經驗,設定「捐贈書籍─志工培訓─閱讀活動導入─閱讀空間改善」的長期推廣模式,並號召社會資源的共同參與。而這次研習營活動正式在滿足基礎的書籍資源後,進一步充實志工閱讀推廣能力的階段性計畫。
除了以「閱讀分享計畫」既有的受書點為基礎外,同時將結合中華電信基金會「數位好厝邊」計畫,邀請正要啟動或已具有閱讀推廣經驗的在地夥伴共同參與,期待藉由在地閱讀種子的培訓,強化聯繫網路,使日後各項推廣計畫的發動能獲得更大的效益。
主辦單位: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中華電信基金會

因拍攝文建會「新台風」短片結緣的吳導演引薦我們參加南部場研習,地點就在中華電信高雄訓練分所,一進門有張熟悉的面孔吸引住目光,那是每年都會來參加故事媽媽研習的巫瓦(美英) ,舊地重遊(「2009全國故事媽媽戲說紅毛港」曾經住過這裡)還能遇見老朋友,真是太幸運了!

夥伴們完成報到的手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畫一張「我的名牌」貼在身上,這時便可窺見每個人的繪畫能力,我呢?力求簡單自然,幾筆交差趕著欣賞別人的作品。

接下來的暖身活動以小組方式進行,透過簡單自我介紹和夥伴訪問,選定個人故事繪製成海報走秀介紹,每個故事主角都化身成大明星了!

午餐後精采課程正式豋場,柯華葳老師從一本書的書名、作者、封面帶給讀者的訊息,到書內的文字、繪圖、隱含的觀點等,由表面到深層的帶領我們認識閱讀的趣味。備受爭議的漫畫類圖書則要選擇有「知識性」和「精緻性」的。

書是公平的,「一本書壓根不理會到底是誰在讀它,也絲毫不在乎有沒人讀它。在閱讀天地裡,所有讀者,一律平等」(非普通讀者,p.49)
- 端看你讀了沒
- 端看你讀懂沒
- 端看你用了沒

林偉信老師以「如何帶領『兒童哲學』式閱讀討論」為題,輕鬆幽默的讓大家領略原來哲學是一門「提問的學問」→思考+討論。說 / 聽故事的功能不僅如此,可藉由許多延伸活動,更積極的引導孩童學習一些閱讀的基本能力,包括學習如何掌握文本的「大意」、如何理解文本「主題」及如何詮釋文本所含的「寓意」。希望大人們不要扮演智庫,而是以問問題的方式刺激小朋友思考,並站在兒童的高度與之進行討論。

課程結束後的小組時間裡,進行當日課程的回顧與交流,每位夥伴都踴躍的發表今天在課堂上學到的和印象最深刻的事。

第二天學員分成A、B兩組,在不同的教室學習「閱讀引導與活動」,B組由洪意萍老師帶領,她告訴我們志工主要角色是陪伴、引導而不是教學,應具備知識、技能、態度中尤以態度最為重要。
閱讀志工運用好文本、提出好問題、帶領好活動、經營好互動,形成好討論。提問是主動學習的基礎,透過好問題可以引發「知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高層次思考,高層次思考就是閱讀帶領者所要培養的討論能力。
以繪本故事《點》為主軸,請學員練習提出「知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高層次思考問題。
好問題應是:
一、依據文本內容的問題
二、這問題與文本的核心價值有關
三、這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改變我們原先的看法
提出好問題的方法:
方式一:以合作思考的提問方式(帶領者或學習者均可提問),找出文本核心價值。
方式二:參考國際教育評估學會(IEA)提出之閱讀理解評量指標,可分為
直接理解歷程→層次一:直接提取 層次二:直接推論
解釋理解歷程→層次三:詮釋、整合觀點和訊息 層次四: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元素 提出一~四層次之問題,引導小孩聚焦文本閱讀、討論內容。
方式三:依據自然思考流程以焦點討論法(ORID)之提問層次提問,此題問是以情境感受為依據。可分:O→客觀性層次、R→反應性層次、I→詮釋性層次、D→決定性層次。
A組成員由楊淑貞老師帶領進行焦點討論法(ORID)方式,楊老師以「偉智的暑期進修計畫」故事告訴大家,只要把故事帶給讀者或聽眾,經由開放式討論讓他們自己形成觀點,不要妄下結論或斷言。
「偉智的暑期進修計畫」故事大意如下:
小男孩偉智跟鄰居高先生說,自己最近忙著要讀完100本書的暑期進修計畫,因而得到高先生的讚許。為了不吹破牛皮,偉智從圖書館借回20本「字很大、圖很大、頁數很少」的書,把書名全背下來,準備找高先生吹噓一番。但是繞了一大圈沒遇到高先生很失望,書名又忘得差不多了,只好回來重背一次。
後來終於遇到高先生,偉智如數家珍的背了20本書名,高先生給他獎金和糖果,大大讚揚他非常好,並要他分享其中的一本書,偉智摸摸頭無言以對,高先生說:「沒關係,讀很多書的人通常都會有這種問題」,高先生還以為他不知道要分享哪一本書才好。
偉智錢也收了、糖果也拿了,感到壓力真的來了,只好拿起最薄的那本書開始看,一邊看還一邊喊著:「那是大野狼,不是你奶奶」(你猜他讀的是?小紅帽,答對了!),偉智把20本書全看完後,走路有風的到處與人分享自己讀的書。
從故事延伸:
偉智是個怎樣的孩子?
高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如果請你用一句話表現這個故事,你會想到哪句話呢?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從民眾到圖書館目的、圖書館吸引人的原因,分析閱讀空間的元素:人、書、傢俱,如何規劃圖書館空間,及創意的閱讀空間案例介紹。
獲取好書資訊的來源:國家圖書館 全國新書資訊網 每日預告書訊、台北市立圖書館、兒童電子圖書館、好書指南、童書久久、金鼎獎、文建會兒童文化館、Tumble Book。

結束課程後,照例回顧本日所學,交流彼此意見。二天豐富的課程,對於未來有何期許呢?學員們以自由書寫、15分鐘不停筆、筆隨心走方式,寫下三年(實現夢想)後的情形,再由其中找出三項重點寫在便利貼上。
假想已是三年後那個成功的自己,回頭問現在的自己和夥伴一句話。有人寫了:
遇到挫折怎麼辦?
為什麼想推動閱讀呢?
怎樣持續夢想?

「創意互助行動咖啡館」教大家將夢想化為行動,從設立宗旨、規劃服務內容以及第一次集會時間,吸引有志一同的夥伴加入,不論是精神上鼓勵、人力的支援、物質上的贊助,都教人覺得實現夢想最重要的是知道從如何開始和努力實踐。


1樓. 巫瓦2011/08/16 22:562011閱讀種子研習營(南區場次)
小魚媽媽:
感謝有你,有你真好!每次活動後,總是妳在最短時日內把研習記錄鉅細靡遺的整理出來,並大方的與十方好友共同分享。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到了,吸收到了!
妳是大家的楷模,大夥兒彼此共勉,在推動閱讀的路上相互打氣。
台南 巫瓦
言重了,如果能發揮更多效益、將課堂上學到的分享給更多人,豈不是美事一樁! 小魚媽媽 於 2011/08/18 08:42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