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失戀後的空虛?「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是胸懷大志,懷才不遇?「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悴憔」?還是才藝出眾,伯樂難尋?
亦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曲高和寡無人理解的慨嘆?
寂寞是一片耐人尋味的風景
是落落寡歡?還是忙碌的反義詞?
是一個人的感覺?
還是存在與放逐的爭辯?
是獨上高樓?還是夜來聽雨聲?
是遺世獨立?還是愴然而淚下?
寂寞是一隻荒郊獨走的野貓
按耐不住蠢蠢欲動的飢腸與貪欲
在緊閉的窗外徘徊
在黑暗的巷子踽踽獨行
想暖暖的窩,一個軟語的呵護
孤單的身影,只有自己的跫音
寂寞是一段没有人聽的對白
想說卻無人可訴也没有人願意聽
找不到交會的眼神
卻有份孤芳自賞的自憐
像火的記憶,猶有餘燼的微溫
茫然無所寄,惟咀嚼一份蒼茫
而知心彷若校準音符的弦律
惟在幽闇時絲絲入扣底回響
後記-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寂寞
看到<寂寞>這個題目,相信不同年齡,不同生活領域的朋友們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這是很自然的吧!
是少年叛逆期感覺無人理解的無奈?是青春期稚情的憧憬嗎?
是少年維特的煩惱嗎?曾經王子跟公主的故事,讓多少人有夢最美!早年,曾流行寂寞的17歲的說法。
是中年更年期、空巢期或年老無所依託的失落嗎?
是失戀後的空虛?「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是胸懷大志,懷才不遇?「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悴憔」?還是才藝出眾,伯樂難尋?
亦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曲高和寡無人理解的慨嘆?
昔日,生活步調比較慢,因為人類社會没有今日那麼富裕,科技沒有那麼發達,消費、娛樂選擇没那麼多;没有今日工商的繁榮,影音媒體及通訊也没那麼發達;相對的,靜下來,面對自己的時間或許比較多。相對的,今日資訊爆炸、娛樂休閒的普及多樣,讓多數人工作、生活、休閒、應酬幾乎填得滿滿的了,「寂寞」的空間和意境應被壓縮減少了吧?
回味翻找自己高中時期及大學時期均都曾以「寂寞」為題發表過惕厲自我的論說及散文;再回首,已歷經數十年,此時的心境和對人生的認知,又是另一番體會。時移境遷,因人而異,總是有不同的滋味吧。
延伸閱讀
<心情風景>從陌生到相遇-給孤獨的靈魂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818498
<城鄉組曲>敲打生命的樂章──人生的主旋律和歌(你愛那一首?)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5875862
<城鄉組曲>活著—我們尋求生存之道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718733
<城鄉組曲>歲月‧電腦AI動態藝術的聯想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722457
<都會賞鳥>邂逅鵲鴝四喜兒-也談人生的喜和悲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467090
<城鄉組曲>古厝倩影、獨奏、長廊下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802093
<心靈觀想>白千層-年年深秋嘆白頭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260667
<都會賞鳥>水鳥映波光—大、小白鷺、蒼鷺及高蹺鴴(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系統要停擺......)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954131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