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0002 佛教徒早晚課誦本的由來及內容
2009/10/03 21:49
瀏覽1,589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一、現在流傳之課誦本,原為唐朝「義淨」法師奉太宗皇帝詔示編輯;歷經各朝各代之翻印流傳,其後之祖師或有增刪;但時下通行版本內容,因有繆誤之處,已完全依照佛陀指示予以更正增刪重新印行流布,使原義完整流傳。

大眾可至下列連結下載PDF檔案,隨時受持讀誦,能得了悟經藏之精華。

【佛制如法修行晨間課誦儀軌】下載網址:

http://yuan-li.myweb.hinet.net/PDF/00004.pdf

【佛制如法修行向暮課誦儀軌】下載網址:

http://yuan-li.myweb.hinet.net/PDF/00008.pdf

 二、現下流傳所謂『大悲咒十小咒』是不正確的說法、佛子不可再作此稱呼。諸法平等,並無高下大小之分。三寶弟子要統稱為『如來諸品咒』。

另外『般若波羅多陀羅尼經』簡稱『空觀心經』。這是一部如來要啟發弟子的﹝空觀心﹞的法門。不可只稱作「心經」,也不可以稱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空觀、悲心觀、智慧觀」,此三觀是了悟佛法必備的觀念。能了悟空觀,方能知道各佛土世界在宇宙中的相對位置。

佛制【般若波羅多陀羅尼經】下載網址:

http://yuan-li.myweb.hinet.net/PDF/00032.pdf

三、「晨間課誦」及「向暮課誦」儀軌當中的【讚偈】為義淨法師所作,現依如來教,予以修改,更加使其文義如法。

四、『迦欄聖眾菩薩』是菩薩名號的正確漢字稱呼。自三國曹魏時期智性法師記載【迦欄護教因明經】時,與「僧伽藍」一詞混淆,誤植為「伽藍護教因明經」,由是「伽藍聖眾菩薩」一詞誤用迄今,蒙佛陀指正以『迦欄佛』及『迦欄聖眾菩薩』方為正確的佛號及菩薩名號。而「僧伽藍」簡稱「伽藍」,是指「僧院」的意思。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佛制【迦欄護教因明經】下載網址:

http://yuan-li.myweb.hinet.net/PDF/00033.pdf

五、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佛名正確全稱為【南無藥師辟協琉璃光明王佛】,別名【南無藥師琉璃光佛】乃是因佛陀悲心順應玄奘、義淨等翻譯藥師經之佛號名稱。

〈「辟協琉璃」就是「丈青色琉璃」。〉

佛陀指示諸佛子不要再繼續誤稱為『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因為此一名稱之始作俑者為禪宗「神秀」祖師門下傳人「道謙」禪師於西元九○八年傳法時,為求入世才開始稱呼此一佛名。佛陀指示此一名稱不如法。詳見以下兩本【藥師經】。

佛制【東方藥師七佛如來本願功德經】下載網址:

http://yuan-li.myweb.hinet.net/PDF/00007.pdf

佛制【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下載網址:

http://yuan-li.myweb.hinet.net/PDF/00030.pdf

六、有關如來諸品陀羅尼咒之經典出處,各經典原文及佛陀制定之釋義,隨附於儀軌之後,與課誦本合訂成冊,供大眾參研,佛陀希望『大眾熏修求深明』。也就是深入明瞭佛法,依佛所教,如法修行。我也將分別在此網誌上為文向大眾說法。

七、各種開始讀誦經典前必先誦之真言,依序已經由佛陀校正,佛子應當遵循─『佛制安土地真言』、『佛制普供養真言』、『佛制淨口業真言』、『佛制淨身業真言』,依此刊印正確佛經。

時下所謂「淨三業真言」及「淨意業真言」,此兩者均為佛子妄自增作,大眾不要再誤解佛法而誤用之。

八、現今流傳之課誦本錯誤版本中「大慈菩薩發願偈」,實為『大慈彌勒菩薩發願救度眾生文』,出自【佛說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現存大藏經中已失漏此段經文。佛陀已予校正。文中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乃因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安樂國土即是位於金星之上,乃是所有佛國當中,距離毘盧遮那佛〈一切諸佛之清淨法身,其體現即為太陽〉最接近,讓六道眾生往生該處,學習菩薩道,待證菩提之佛國。六道中除天道外,餘五道眾生往生此處皆成為天人,待證菩提。並不是說佛與佛之間,有高下等次之別。

藥師辟協琉璃光明王佛之淨琉璃世界琉璃莊嚴國土,即是位於木星之上。而金星位於地球〈即娑婆世界〉之西方,木星位於地球之東方,極樂世界與淨琉璃世界是距離娑婆世界最近之佛國,故稱十方三世。如果別的佛國上的眾生稱呼十方三世,其三世指的就是包含其鄰近世界,而不是一定都是這三個世界。此為「空觀」。

九、五方佛的正確佛號及其佛土世界位置

東方【阿閦鞞佛】〈木星〉,南方【寶相佛】〈土星〉,    西方【阿彌陀佛】〈金星〉,北方【成就佛】〈海王星〉,中央【毘盧遮那佛】〈太陽〉。

十、《五教一家定宗趣

正法時期,近乎同年代,原有「佛、道、回、天主」等四教及「儒」一家學說。

「佛教」,乃是「然燈佛」降生娑婆世界為「悉達多」,以人的身份修行成佛,示相給眾生當榜樣,度化眾生,再證得「釋迦牟尼佛」。其傳世經典為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大藏經」。

「道教」,乃是『浮龍因菩薩』降生娑婆世界為老子「李耳」,度化眾生,證得「拘那含牟尼佛」果位。其傳世經典為「道德經」。

「回教」,乃是「柑輔琳菩薩」降生娑婆世界為「穆罕默德」,度化眾生,證得「青吳佛」果位。其傳世經典為「可蘭經」。

「天主教」,原為歐陸社會所形成,其傳世經典為「舊約聖經」。直到五百年後,聖母瑪利亞生下耶穌基督,才推崇聖母瑪利亞為教主。而「聖母瑪利亞」乃是「吉雲菩薩」降生娑婆世界,度化眾生,證得「輕昇佛」果位。

「基督教」,乃是「清擂菩薩」降生娑婆世界為「耶穌基督」,度化眾生,證得「梵王佛」果位。其傳世經典為「新約聖經」。其降世年代,正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五百歲,轉為「像法」之時期。

「儒家」,乃是過去「無憂最勝吉祥佛」現前「常精進菩薩」降生娑婆世界為孔夫子,名「丘」,字「仲尼」,度化眾生,再證得「不空成就佛」。又化身「常精進菩薩」。其傳世經典為「春秋」,「倫語」只是其中一篇。

道教、回教、天主教、基督教、儒家,其教理都包含在佛陀所說的佛法當中。

十一、何謂【五濁】惡世

梵語 paňca kaşāyāh。又作五滓。指減劫(人類壽命次第減短之時代)中所起之五種滓濁。即指:

(一)劫濁:減劫中,人壽減至三十歲時饑饉災起,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減至十歲時刀兵災起,世界眾生無不被害。

(二)見濁: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使人不修善道。

(三)煩惱濁:眾生多諸愛欲,慳貪鬥諍,諂曲虛誑,攝受邪法而惱亂心神。

(四)眾生濁:又作有情濁。眾生多諸弊惡,不孝敬父母尊長,不畏惡業果報,不作功德,不修慧施、齋法,不持禁戒等。

(五)命濁:又作壽濁。往古之世,人壽八萬歲,今時以惡業增加,人壽轉減,故壽命短促,百歲者稀。

十二、【正法、像法、末法

佛陀是不生不滅的,就無所謂壽命。

「正法」:佛陀降生世間,為此世間之人道及十方法界菩薩乘說法之時期,謂之「正法」時期。

「像法」:佛陀以人身示相至於滅度,進入涅槃,人道、畜牲道、阿修羅道眾生僅能造像瞻仰,憑空憶念,謂之「像法」時期。

「末法」:乃是劫末之時,饑饉、疾疫、刀兵,賢者皆已得度,無人得以傳聞佛法,謂之「末法」時期。

現在流傳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乃係因流傳之經典繆誤,令人產生誤解。


民國十年歲次辛酉天台山觀月比丘「興慈」編纂重訂『早晚二課合解』,此為近年來十方常住僧首次對晨暮課誦本之編輯釋義。


民國九十二年,菩薩戒優婆塞「真彥」奉佛所說,依教奉行,奉師大德高僧「達傳」於泰山大覺禪寺再作校正;於民國九十六年由本師釋迦牟尼佛完成校正驗收,待機印行流布。

【佛坐金蓮下鷲峰,法海寶藏徧十方;僧現四眾興佛教,三寶常住度眾生。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接下來的部落格文章,我會先從「晨間課誦」及「向暮課誦」的如來諸品咒及其所出處的經典輯要,一一為大眾說法,再依如來所教,引導諸位大德深入了悟大乘經藏及各項儀軌。

願大眾法喜充滿,福慧增長!

菩薩戒優婆塞 真彥 謹識於台北縣泰山鄉大覺禪寺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