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長年往返二岸工作的朋友飲茶,閒聊中提到大陸滴滴現在的發展盛況,讓我想起當年在上海巔峰時間搶計程車的經驗,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可是再對照國內,最近熱燙的新聞卻是Uber即將在台灣消失,反差真大。
今早剛好看到中國時報一篇李開復的報導:「錯過Uber,台灣會很危險」。對於李開復從科技發展的角度和觀點評論Uber退出台灣的影響,我是深感興趣的。可是讓我錯愕的是新聞底下的讀者留言,竟一面倒的粗俗負評:「廢文」、「××」等等不雅攻擊,或是「台灣沒有計程車會危險,我聽你在××」。
我困惑的是這些留言者是居於什麼基礎發言,是把通篇報導看完,但不認同李開復的觀點,因此有感而發;還是只看到編輯下的聳動標題,基於「愛台灣」的前提一定要修理一下;又或者根本連看都不看,所有報導一律給予負評,顯示自己高人一等。
社會事件人人可以評論,人人也可以有自我意見,然而事件總有專業與非專業的角度,非專業言論做為八卦、閒聊無可厚非,至於專業言論難道不值得我們這些非專業者參考學習嗎?我不懂網路生態,卻察覺網路言論存在著一種「不管專不專業,我想說就可以亂說」的假平等。
李開復藉著Uber事件提醒台灣,忽視未來自動車、無人駕駛以及共享經濟趨勢的隱憂,這是科技本位的角度。不同專業領域者當然可以有不同評論角度,但不該張飛打岳飛,亂打一通。Uber對於法律的衝擊,基於國家治理固然該有現實的做法,然而圍堵之後,接下來呢?台灣要如何因應共享經濟的時代呢?大陸不要Uber,可是他們有滴滴,台灣不要Uber之後有什麼?或者要什麼?
前幾天參加朋友公司春酒,席間又是數位與兩岸的話題,我們這群數位移民世代的職場人,不懂科技,卻對網路發展的衝擊感到惶恐;遊走二岸,既放心不下台灣,又無法自欺欺人的鄙視對岸。幾位當老闆的朋友共同的感慨是受到電商趨勢的威脅,生意越來越難做,其中一位老闆抱怨大陸有「支付寶」、「銀聯網」,台灣呢?想起詹宏志當年對政府厲聲控訴發展「第三支付」的怠惰,危機果然來臨了。
馬雲說:「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當網路上無知的攻擊漫天飛舞時,類似李開復這樣的苦口婆心,恐怕難以興起漣漪吧,而我們的未來或許就在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中,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