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未來是重要的事,解決問題則是緊急的事,焦慮感總是趨使父母落入緊急的陷阱,因此忘了重要的事。不信的話,看一看家庭角落經常上演的熱鬧情節:
兒子小杰告狀:「媽媽,哥哥打我。」
媽媽立刻抬頭大叫:「小光,你再欺侮弟弟,看我怎麼俢理你。」
小光隨即反駁:「可是他搶我的甲蟲卡。」
媽媽接著說:「小杰,不可以搶哥哥的東西;小光你也是,給弟弟玩一下有什麼關係。」
父母總以為這樣的互動是教導的必要之惡,問他們「目標是什麼?」幾乎不假思索的回答:「解決問題啊。」可是問題被解決了嗎?怎麼可能,不到20分鐘,衝突再度上演。因為父母的目的只是中止衝突,並沒有讓孩子從中學習,當然無法避免重蹈覆轍。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說:「每一個事件都是社會的縮影。」家庭與學校都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未來面對社會能力的場域,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家庭又何嘗不是。
衝突並非家庭專利,欺負弟弟的也不會只有哥哥。如果兄弟吵架,父母立刻出手干預,豈非剝奪孩子獨立處理人際的機會。可以想像,改天小杰上學回家,告訴媽媽:「我們班的阿泰打我。」媽媽是不是又要衝到學校教訓阿泰,或者拿起電話:「老師,阿泰打我們小杰,你一定要公平處理。」依此類推,成人以後的小杰回家說:「媽媽,我同事欺負我。」媽媽豈不是又得移駕公司幫小杰解圍,這不就是「媽寶」的養成模式嗎?
每一個當下的事件,都是孩子未來與社會互動的縮影,教導的目標是讓孩子學習面對未來的能力。換個角度,教導過程就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機會:
小杰告狀:「媽媽,哥哥打我。」
媽媽問:「哥哥打你,你有什麼感覺?」
小杰回答:「我好痛,好生氣。」
媽媽說:「當你覺得很痛、很生氣,你可以大聲對哥哥說:『我好生氣,哥哥你打我好痛,我不喜歡你這樣對待我。』」
不服氣的小光插嘴說:「可是他搶我的甲蟲卡。」
媽媽轉身問他:「弟弟搶你的甲蟲卡,你有什麼感覺?」
小光回答:「我很生氣。」
媽媽接著說:「我瞭解你的生氣,也認為你可以做一些事來表達生氣,我相信還有比打人更好的方法對不對?你試著大聲對弟弟說:『我很生氣,搶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我不喜歡你隨便拿我的甲蟲卡。』」
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引導未來,藉由事件讓孩子學習正確的人際互動,並練習情緒表達與描述事實,這正是21世紀最重要的競爭力,叫做說故事的能力。人不可能沒有過程就長大,不要期待孩子不用教導就做對,而是讓孩子在事件中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