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筆記10
2012/06/27 19:47
瀏覽15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幼兒語言發展的順序
1 出現單字的疊音詞:6~12 個月
2 喜歡問「這是什麼?」:1.5~2 歲,此為雙字句期的特徵
3 使用人稱代名詞:2~2.5 歲
4喜歡問「為什麼?」:2.5~3 歲
1.形成式評量?
指在教學中,老師為了解學生是否吸收,為教師教學改進,教學中進行,評量方式:如小考。
2.類化評量?
指帶兒童到各種不同場合,進行類化。 從類化的觀點來看,不論教師或者家長都應該常帶兒童到不同的場合,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
教學方式:類化新舊經驗結合來學習。
評量方式:動態評量(檔案評量:紀錄出去學習)、實作評量(如做麵包、修零件等等看去的場合與學的東西)。
3.標準參照評量?
考試是以事先訂定的標準為標準,如六十分通過、駕照。
4.常模參考評量?
指在一考試中,看出一個人的在團體中的排名,如班級考試。
5.預備性評量?
教師在教學前,要測試班上程度,給予適當教學。
如:要教導九九乘法,開學前先測試是否大家都會加減法。
6.安置性評量?
把程度相當的學生分配到同班。
例如:國中進入班級有些學校要先考智力測驗以玆分班。
7.總結性評量?
指這堂課的結束前最後一次考試,以測試學生學到多少。期末考。
8. 診斷性評量:診斷學生學習困難在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