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家環境的變化,燈飾的選擇也日益多樣化。從現代燈飾到古典燈飾,無論是吊燈、壁燈、桌燈還是落地燈,每一種燈具都能為空間增添獨特的氛圍。在這個燈飾設計日益受到重視的時代,消費者對於燈具的選擇變得更加講究。
LED燈的普及使得燈飾價格更具競爭力,並且環保燈飾也成為了消費者的新寵。無論是在燈飾網購平台上,還是在燈飾批發市場,選擇合適的燈具品牌和風格已成為每位消費者的共同追求。燈飾推薦和燈飾評論的出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依據。
在室內燈飾方面,燈飾配件的選擇同樣重要,這些小細節能夠為整體風格增添亮點。而戶外燈飾則不僅僅是實用,更是提升居住品質的關鍵。從燈飾安裝到燈飾維修,專業的服務讓消費者無後顧之憂。
隨著燈飾展覽的舉辦,設計師們分享了最新的燈飾靈感,激發了更多創意。在此背景下,燈飾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性,智能燈飾的興起更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在這個燈光璀璨的時代,讓我們一起探索燈飾的美學,為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與光芒。
燈具知識目錄
吊燈尺寸挑選多大才適合?
壁燈安裝高度要注意哪些事?
桌燈挑選設計風格要注意哪些事?
落地燈高度如何設定?
LED燈 CRI值是什麼?
古典燈飾色調搭配要注意哪些事?
室內燈飾配置要注意哪些事?
戶外燈飾如何跟景觀調性一致?
智能燈飾控制方式要注意哪些事?
燈具 色溫挑選哪一種?
確定燈具的主要用途(如閱讀、裝飾、工作等),以選擇合適的類型。
亮度:
根據空間大小和用途選擇適當的亮度,通常以流明(lm)來衡量。
色溫:
色溫影響空間氛圍,通常有暖白光(2700K-3000K)、中性白光(4000K)和冷白光(5000K-6500K)可選。色溫通常以開爾文(K)為單位,低色溫(如2700K-3000K)會產生溫暖的黃光,適合營造舒適和放鬆的氛圍;而高色溫(如4000K-6000K)則會產生冷白光或藍光,適合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環境。例如家庭客廳色溫挑選在2700K-3000K之間,這樣的色溫能夠營造出溫馨、放鬆的氛圍,適合家庭聚會或休息。辦公室色溫挑選在4000K-5000K之間比較好,因為較高的色溫能提高工作效率,讓人保持清醒和專注。這樣的選擇能夠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來調整燈具的色溫,達到最佳效果。
效能:
選擇高效能的燈具,如LED燈,能夠節省能源和長期成本。
設計風格:
燈具的外觀應與室內裝潢風格相匹配,增強整體美感。
安裝位置:
考慮燈具的安裝位置,確保其能有效照明且不影響空間的功能。
燈具材質:
不同材質的燈具在耐用性、清潔和外觀上有所不同,根據需求選擇。
調光功能:
若需要調整亮度,可以考慮選擇具備調光功能的燈具。
維護與更換:
確認燈具的維護難度及燈泡的更換是否方便。
預算:
根據預算範圍選擇合適的燈具,考量性價比。
這些要素能幫助您選擇出最適合的燈具,提升居住或工作環境的舒適度。
吊燈 尺寸挑選多大才適合?

挑選吊燈時,您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空間大小:
根據房間的高度和面積選擇合適的吊燈尺寸,舉例來說,假設餐廳的面積為20平方公尺,長4公尺,寬5公尺,吊燈的直徑約為房間寬度的1/2到1/3。餐廳寬度為5公尺,則吊燈直徑可選擇約80-150公分。吊燈的懸掛高度應該距離桌面約75-90公分,確保不會妨礙視線,對於面積20平方公尺的餐廳,選擇直徑約100公分的吊燈,懸掛高度約80公分,能夠達到既美觀又實用的效果。
風格搭配:
確保吊燈的設計與室內裝潢風格相符,例如現代、古典、工業等。
亮度需求:
根據使用空間的功能選擇適當的亮度,考慮流明數量以達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色溫選擇:
根據空間氛圍選擇色溫,暖白光適合營造舒適氛圍,中性白光則適合工作區域。
吊掛高度:
確定吊燈的安裝高度,避免妨礙行走,通常建議距地面至少有2.1米的高度。
材質與顏色:
選擇耐用且易於清潔的材質,顏色應與房間其他裝飾協調。
調光功能:
若需要調整亮度,可以考慮選擇具備調光功能的吊燈。
燈泡類型:
確認燈泡的類型(如LED、白熾燈等),以便選擇合適的燈具。
安裝方式:
確認吊燈的安裝方式,是否需要專業人士來安裝。
預算考量:
根據預算選擇合適的吊燈,考量其性價比。
以上要點能幫助您選擇出合適的吊燈,提升空間的美感與功能性。
壁燈 安裝高度要注意哪些事?
壁燈的設計多樣,能成為空間中的裝飾亮點。無論是現代簡約、復古風格還是藝術風格,壁燈的各種造型和顏色可以與家居風格完美融合,增添美感,提升整體氛圍。
壁燈還能提高居家的安全性。在夜間,安裝在走廊、樓梯或浴室的壁燈能提供必要的照明,幫助居民避免跌倒或碰撞,特別是對於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壁燈可以創造不同的氛圍。透過調整光源的亮度和色溫,能夠營造出溫馨、放鬆或活力的環境,適應不同的生活需求,如閱讀、聚會或休息。
壁燈安裝相對簡單,不需要大規模的改造,便能迅速提升居家空間的功能性和美觀性。因此,安裝壁燈不僅能改善照明效果,還能增強家居安全性和裝飾性,成為提升居家生活質量的重要元素。
挑選壁燈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燈具使用在哪一種空間
光源是否令人感到舒適
燈具的色溫是否適合周遭的氣氛
燈具的設計風格是否跟室內風格相符
燈具的安裝位置是否能與生活動線配合
燈具的材質與顏色與裝潢風格是否搭配
燈具調光操作是否方便
燈具使用的燈泡使否能營造出好的氣氛
確認燈泡的類型,是否使用LED、白熾燈等不同類型燈泡,以便選擇合適的燈具。挑選壁燈的燈泡類型時,可以根據燈泡類型、亮度需求及色溫,找到最合適的燈泡,假設你想在客廳安裝壁燈,燈泡類型包括LED、白熾燈和螢光燈。對於客廳,建議選擇LED燈泡,因為它們能效高、壽命長,且提供即時亮度,適合日常使用。亮度需求方面,根據客廳的大小,選擇適當流明數的LED燈泡。一般來說,300至800流明的LED燈泡適合用於客廳,能提供充足的照明。色溫選擇方面,選擇色溫時,考慮想要的氛圍,像是暖白光(約2700K至3000K)能營造溫馨的環境,而中性白光(約4000K)則適合活潑的聚會氣氛。
燈具所需要電源是否安全
燈具性價比方向作為預算考量
燈具性價比方向作為預算考量
桌燈 挑選設計風格要注意哪些事?
挑選桌燈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確定桌燈的主要用途,如閱讀、工作或裝飾,選擇符合需求的款式。
亮度:
根據使用需求選擇適當的亮度,通常建議選擇可調光的設計,以便根據需求調整。
色溫:
色溫影響氛圍,暖白光適合營造舒適的環境,中性白光則適合工作和閱讀。
設計風格:
確保桌燈的設計與室內風格相符,如現代、古典或工業等。假設室內風格屬於現代簡約風格,桌燈挑選以簡潔的線條、明亮的顏色和功能性為主,通常使用中性色調,如白色、灰色和木色。桌燈設計款式,選擇一款具有簡約設計的金屬桌燈,燈具顏色為黑色或白色,搭配簡單的圓形燈罩。尺寸約45-60公分高,能夠與桌面平衡,並提供足夠的光源,簡潔的金屬桌燈,能夠與整體設計協調,增添現代感,同時保持空間的整潔與舒適,這樣的搭配不僅實用,還能提升整體美感。
高度與可調性:
考慮桌燈的高度和可調性,確保光線能有效照射到所需區域。
燈具材質:
選擇耐用且易於清潔的材質,顏色應與桌面和其他裝飾協調。
燈泡類型:
確認燈泡的類型(如LED、白熾燈等),選擇能夠提供所需亮度和色溫的燈泡。
電源方式:
確認桌燈的電源需求,是否需要插座,或是否選擇可充電的設計。
安全性:
確保桌燈的設計穩固,避免翻倒的風險,特別是在有小孩或寵物的環境中。
預算考量:
根據預算選擇合適的桌燈,考量其性價比和長期使用的成本。
這些要點能幫助您選擇出適合的桌燈,提升工作或居住空間的舒適度與功能性。
落地燈 高度如何設定?
挑選落地燈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確定落地燈的主要用途,例如閱讀、裝飾或輔助照明,選擇符合需求的款式。
亮度:
根據使用需求選擇適當的亮度,確保光線足夠,通常建議選擇可調光的設計。
色溫:
色溫影響氛圍,暖白光適合營造舒適的環境,而中性白光則適合工作和閱讀。
設計風格:
確保落地燈的設計與室內風格相符,如現代、古典或工業等。
高度與可調性:
考慮落地燈的高度和可調性,以便將光源指向需要的區域。以客廳閱讀區為例,客廳的天花板高度約為2.7公尺,並且有一個舒適的沙發區域,沙發高度約為45公分,落地燈高度選擇,最適合的高度範圍為150-180公分,這樣可以確保燈光能夠照亮沙發區域,並且不會太低而造成視線阻礙。此外,選擇具有可調燈頭的落地燈,這樣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光源的方向,方便在閱讀或其他活動時獲得最佳照明,提供靈活的光源和舒適的閱讀環境,提升空間的實用性和舒適度。
燈具材質:
選擇耐用且易於清潔的材質,顏色應與周圍環境協調。
燈泡類型:
確認燈泡的類型(如LED、白熾燈等),選擇能提供所需亮度和色溫的燈泡。
電源方式:
確認落地燈的電源需求,是否需要插座,或是否選擇可充電的設計。
穩定性:
確保落地燈的基座穩固,以防止翻倒,特別是在有小孩或寵物的環境中。
預算考量:
根據預算選擇合適的落地燈,考量其性價比和長期使用的成本。
這些要點能幫助您選擇出適合的落地燈,提升居住空間的舒適度與功能性。
LED燈 CRI值是什麼?
挑選 LED 燈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以流明(lm)為單位,選擇適合空間需求的亮度。一般來說,越高的流明數表示越亮的燈光。
色溫:
色溫以開爾文(K)表示,暖白光(2700K-3000K)適合營造舒適氛圍,中性白光(4000K)適合工作環境,而冷白光(5000K-6500K)則適合需要高亮度的場合。
功率:
雖然 LED 燈耗電量較低,但仍需確認其功率(W),以確保符合電源設施的要求。
壽命:
LED 燈的壽命通常長達 15,000 至 50,000 小時,選擇壽命較長的產品以減少更換頻率。
顏色顯示指數(CRI):
CRI(顏色還原指數 值越高,顏色還原越真實,通常選擇 80 以上的 CRI 值以確保良好的顏色表現。CRI值是一個衡量光源對顏色真實還原能力的指標,範圍從0到100,CRI值越高,表示燈光下物體的顏色越接近在自然光下的顏色。如果家庭選擇LED燈用於廚房,CRI值選擇在80以上的LED燈,這樣可以確保在燈光下,蔬菜水果等食材顏色,看起來更自然,讓人能更好地判斷食材的新鮮度,提升烹飪的準確性和食材的吸引力。
調光功能:
若需要調整亮度,選擇可調光的 LED 燈,並確保與現有的調光開關兼容。
燈具設計:
根據室內風格選擇合適的燈具設計,考慮燈具的材質和顏色。
效能標籤:
查看效能標籤,選擇高效能的 LED 燈以節省能源和電費。
品牌與評價:
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查看用戶評價以獲得可靠性和品質的保證。
價格:
根據預算選擇合適的 LED 燈,考量其性價比和長期使用的成本。
這些要點能幫助您選擇出適合的 LED 燈,提升居住或工作空間的照明效果。
古典燈飾 色調搭配要注意哪些事?
確保燈飾的設計與房間的整體風格協調,例如古典、巴洛克或維多利亞風格。
材質選擇:
常用的材質包括金屬(如黃銅、古銅)、玻璃、水晶和木材。選擇質感良好的材質,以增添奢華感。
顏色搭配:
燈飾的顏色應與牆面、家具及其他裝飾品相搭配,通常選擇暖色調或金屬色調更能體現古典風格。如果是古典風格客廳,牆面使用暖米色,搭配深木色家具和金色裝飾品,燈飾選擇金色或古銅色的古典吊燈,這些顏色能夠與深木色家具相呼應,增添奢華感。燈罩選擇柔和的布藝燈罩,顏色可以是淺米色或奶油色,這樣能夠與牆面的暖米色搭配,營造出溫馨的氛圍。燈飾上的細節如水晶或玻璃裝飾,可以選擇透明或淡琥珀色,這樣可以增加光線的折射,讓空間更加明亮而不刺眼。在古典風格的客廳中,選擇金色或古銅色的燈具,搭配柔和的淺米色燈罩,能夠與空間的主要色調協調,增強整體的優雅與溫馨感。
燈光效果:
考慮燈具的光源類型(如白熾燈、LED等)及其亮度,確保能提供適合的照明效果,營造出舒適的氛圍。
尺寸比例:
確保燈飾的尺寸與空間的比例相符,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整體美感。吊燈應距離地面適當高度,桌燈則需與桌面高度匹配。
功能性:
考慮燈飾的實用性,是否需要可調光功能或其他特別需求。
維護與清潔:
選擇易於清潔和維護的燈飾,特別是有水晶或玻璃裝飾的燈具,可能需要定期清洗以保持光澤。
挑選古典燈飾時,應注意風格協調、材質、顏色、燈光效果、尺寸比例、功能性以及維護便利性,以確保燈飾既美觀又實用。
室內燈飾 配置要注意哪些事?
室內燈飾搭配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確保燈飾的設計與室內整體風格相符,如現代、古典、工業或田園風格。室內燈飾的配置應根據空間的功能、大小和風格來進行合理安排。如果是現代風格的客廳,主燈選擇安裝配置一個大型的吊燈或吸頂燈,作為客廳的主照明,提供均勻的基礎照明,適合日常活動,並在沙發兩側放置落地燈或桌燈,提供局部照明,適合閱讀或休閒時使用。使用壁燈或LED燈帶裝飾書架或藝術品,增強空間的氛圍,創造柔和的輔助光源,考慮安裝調光開關,讓燈光亮度根據需要調整光線強度調整,適應不同的活動或情緒需求,在現代風格的客廳中,透過主燈提供基礎照明,輔助燈增強局部光源,氛圍燈提升空間感,再加上調光功能,能夠創造出既實用又舒適的照明環境。
根據不同空間的需求選擇適合的燈具,如閱讀燈、氛圍燈或工作燈,確保實用性。
亮度調整:
考慮燈具的亮度,選擇可調光的設計以適應不同情境的需求。
色溫選擇:
根據空間功能選擇合適的色溫,暖白光適合休息區,中性白光適合工作區。
燈具尺寸:
根據空間大小選擇合適的燈具尺寸,避免燈具過大或過小影響視覺效果。
搭配顏色:
燈具的顏色應與牆面、家具和裝飾品協調,提升整體美感。古典燈飾的色調搭配應該與整體室內風格協調,以增強空間的優雅感。
光源位置:
確定燈具的安裝位置,考慮光源的方向和範圍,以避免陰影或光線不均。
多樣性:
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燈具(如吊燈、壁燈、落地燈等)來增加層次感和視覺趣味。
品牌與品質:
選擇知名品牌的燈具,查看產品評價以確保品質和耐用性。
預算考量:
根據預算選擇合適的燈具,考量其性價比和長期使用的成本。
這些要點能幫助您在室內燈飾搭配上做出明智的選擇,提升居住空間的舒適度和美感。
戶外燈飾 如何跟景觀調性一致?
挑選戶外燈飾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防水與耐候性:
確保燈具具備良好的防水等級(如IP65或以上),以抵抗雨水和潮濕環境。
材質選擇:
選擇耐腐蝕的材料,如不銹鋼、鋁合金或特殊塑料,以延長使用壽命。
光源類型:
考慮使用LED燈具,因為它們效能高、壽命長,適合戶外使用。
亮度與光線範圍:
根據需要的照明效果選擇合適的亮度,並考慮光線的擴散範圍,以確保整個空間都能均勻照明。
風格與設計:
確保燈具的設計與戶外環境和景觀相協調,增強整體美感,戶外燈飾應與景觀調性一致,以增強整體美感和功能性,比如說花園或庭院景觀調性,屬於自然、田園風格,燈具材質選擇使用木材、銅或不鏽鋼等自然材質的燈具,這些材質能夠與花園的自然環境相融合。選擇簡約造型設計,如圓形或方形的地埋燈或小型的落地燈,避免過於華麗的設計,燈光色溫選擇暖白色燈光(2700K至3000K),這種色溫能夠營造出柔和的氛圍,讓花園更具親和力。地面照明部分,在步道旁安裝低矮的地埋燈,照亮行走路徑,同時不干擾植物的生長,整體光線焦點,聚焦於特定的景觀元素,如雕塑、噴泉或特別的植物,增加視覺焦點,選擇太陽能燈或LED燈具,既環保又能降低能源成本,在自然、田園風格的花園中,選擇自然材質和暖白色燈光的燈具,並合理配置燈光以突顯景觀特色,能夠有效地使戶外燈飾與整體景觀調性一致,創造出和諧的戶外環境。
安全性:
確保燈具的設計不會造成絆倒或其他安全隱憂,特別是在步道或庭院等區域
智能燈飾 控制方式要注意哪些事?
挑選智能燈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兼容性:
確保燈飾與現有的智能家居系統(如Google Home、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等)兼容。
控制方式:
了解燈飾的控制方式,包括手機應用、語音控制和遙控器,選擇最符合您需求的方式,例如客廳是家庭聚會的主要場所,語音控制可以快速調整燈光,手機應用則可設置不同的燈光場景以適應看電影、聚會等不同活動,客廳控制方式,可用語音控制加手機應用 ,選擇支持智能助理(如Alexa或Google Assistant)的燈具,並下載相應的手機應用。 臥室則需要舒適的氛圍,遙控器方便在床上調整燈光,定時開關可設定在早上或晚上自動調整燈光,提升作息規律。 控制方式,可使用遙控器 加定時開關,選擇配有遙控器的智慧燈具,並設置定時開關功能。廚房部分需要明亮的照明,手機應用可隨時調整燈光亮度,自動化場景可在烹飪時自動調整燈光,增強操作便利性。控制方式可選擇手機應用加自動化場景,透過手機應用控制的燈具,並設置自動化場景。根據不同居家空間的功能需求,選擇三種組合控制:
光源類型:
選擇合適的燈泡類型,如LED燈泡,因其節能且壽命長。
調光功能:
確認燈飾是否具備調光功能,能根據需求調整亮度和色溫。
顏色變換:如果需要多種顏色選擇,確保燈飾支持RGB顏色變換。
安裝簡便性:
選擇易於安裝的產品,部分智能燈飾可能需要專業安裝。
安全性:
確認產品是否具備過熱保護和短路保護等安全功能。
價格與性能:
設定預算,根據產品的功能和性能選擇性價比高的燈飾。
品牌與評價:
選擇知名品牌,查看其他消費者的評價,以確保產品品質和售後服務。
更新與擴展性:
考慮未來擴展的需求,選擇可持續更新和擴展的智能燈飾系統。
這些注意事項能幫助您選擇到合適的智能燈飾,提升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適度。
原文首發:探索燈飾世界:燈具如何挑選?讓家居生活更添光彩!!(大智品味)
圖片來源:pixabay、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