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11下- 國 際 金 融 學
JCW 2010/08/20. NoDerives (ND) Creative commons Copyright.
▽ External Link ▽
(1). My forum: https://city.udn.com/61613/forum (3). It's fun: http://blog.udn.com/jctheoldman
(2). My blog: http://blog.udn.com/jcwang00/article (4). Relay Story: http://blog.udn.com/JC00
---------------------------Translate多語言翻譯器 ----------------------
國際收支為何總是平衡的?
要全盤瞭解國際收支,好像必須先閱讀國際金融學;本篇第三項有一本網上可閱的大學課本全書。
但是,先看這兩件………
(續前)
[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
1. 金本位制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可以自由輸出入國境,一國出現貿易逆差,導致黃金流出,則該國的貨幣供應量減少,物價降低,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貿易逆差得到改善。相反,一國出現貿易順差,導致黃金流入,則該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物價上升,出口減少,進口增加,貿易順差得到改善。
2. 紙幣本位的固定匯率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a.利率效應
b.實際餘額效應
c.相對價格效應
3. 浮動匯率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在浮動匯率下,一國政府不對匯率進行調節。出現貿易逆差,外匯需求上升,本幣需求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根據彈性論,當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時,貿易狀況得到改善。
[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措施]: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當出現赤字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外匯緩衝政策,指一國利用官方儲備的變動或臨時向外籌措資金來抵消超額外匯供給或需求,這種方法可以融通一次性或季節性的國際收支赤字。該政策受到儲備規模的影響,只適於規模較小的短期的國際收支赤字。
2. 財政貨幣政策,出現赤字時,可以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該政策可以降低商品和勞務的支出,從而降低進口;調整國內商品與國外商品的價格比,促進出口;提高國內利率,改善資本帳戶的狀況。其局限性:改善國際收支往往以犧牲國內經濟為代價。
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可以從三個渠道來影響國際收支:(1)收入效應。(2)利率效應。(3)相對價格效應。
3. 匯率政策,利用匯率變動消除國際收支赤字,主要取決於以下條件:
(1)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是否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
(2)本國是否有剩餘的生產能力可以利用,以便增加出口商品的生產能力。
(3)貶值帶來的本國貿易商品和非貿易商品的相對價格優勢能否維持一段時間,匯率貶值引起的通貨膨脹能否為社會接受。
(4)直接管制,包括外匯管制和貿易政策管制,管制是否引起貿易伙伴國的報複。
一、國際收支逆差的不利影響:持續的、大規模的國際收支逆差對一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不利於對外經濟交往。存在國際收支持續逆差的國家會增加對外匯的需求,而外匯的供給不足,從而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幣的國際地位降低,可能導致短期資本外逃,從而對本國的對外經濟交往帶來不利影響。
2、如果一國長期處於逆差狀態,不僅會嚴重消耗一國的儲備資產,影響其金融實力,而且還會使該國的償債能力降低,如果陷入債務困境不能自拔,這又會進一步影響本國的經濟和金融實力,並失去在國際間的信譽。如20世紀80年初期爆發的國際債務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債務國出現長期國際收支逆差,不具備足夠的償債能力所致。
二、國際收支順差的不利影響:持續的、大規模的國際收支順差也會對一國經濟帶來不利的影響,具體表現在:
1、持續性順差會使一國所持有的外國貨幣資金增加,或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生搶購本國貨幣的情況,這就必然產生對本國貨幣需求量的增加,由於市場法則的作用,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匯價就會上漲,不利於本國商品的出口,對本國經濟的增長產生不良影響。
2、持續性順差會導致一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因為如果國際貿易出現順差,那麼就是意味著國內大量商品被用於出口,可能導致國內市場商品供應短缺,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另外,出口公司將會出售大量外匯兌換本幣收購出口產品從而增加了國內市場貨幣投放量,帶來通貨膨脹壓力。如果資本項目出現順差,大量的資本流入,該國政府就必須投放本國貨幣來購買這些外匯,從而也會增加該國的貨幣流通量,帶來通貨膨脹壓力。
3、一國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容易引起國際摩擦,而不利於國際經濟關係的發展,因為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也就意味著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因其順差而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從而影響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他們要求順差國調整國內政策,以調節過大的順差,這就必然導致國際摩擦,例如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演越烈的歐、美、日貿易摩擦就是因為歐共體國家、美國、日本之間國際收支狀況不對稱之故。
可見,一國國際收支持續不平衡時,無論是順差還是逆差,都會給該國經濟帶來危害,政府必須採取適當的調節,以使該國的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得到健康的發展。
朱孟楠.廈門大學.國際金融學. 第一章 國際收支 第一節 國際收支和國際收支平衡表
[本條目相關文]:
* 第三章第三節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 12頁
* 我國國際收支誤差與遺漏分析 9頁
* 第三章國際收支理論講義 6頁
*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記賬方法 1頁
* 國際收支失衡及其調節的案例分析及作業 4頁
*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局部差額分析 2頁
* 國際收支 32頁
* 國際收支平衡 338頁
* 國際收支的記錄舉例 3頁
* 貨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1頁
* 更多相關文檔
*** *** *** ***
看了上述兩篇,覺得需要自我再教育,可以閱讀………
★(3). 朱孟楠.廈門大學.國際金融學 (全書網上可閱)
http://xmujpkc.xmu.edu.cn/gjjrx/inter-finance/1/1-1-1.htm
[原作者寫的課程簡介]:隨著世界經濟的日益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與金融自由化向更廣的層面和更深的層次發展,國際資金或資產交易的規模、速度、方式和影響,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在各國對外交易甚至整個世界經濟往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果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那麼國際金融就是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命脈。20世紀下半葉的世界經濟,尤其是80年代以來的國際金融局勢動盪不安,諸如資本的大規模投機、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外匯和黃金等重要儲備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以及像1997年的東南亞貨幣危機屢見不鮮,國際金融體系也在風雨中飄搖,等等。這些國際金融現象對當代各國的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此,研究國際金融,探析國際金融諸現象的發展變化規律,並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防範金融風險,保障國際金融安全,維護國際金融程式,促進世界經濟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金融學,作為研究國際金融諸現象發展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自20世紀60年代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從我國來看,國際金融的研究熱度始終不減,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的對外經濟往來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社會對金融專業人員尤其是通曉國際金融知識的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正是在這種趨勢下,廈門大學金融系在傳統的金融教育基礎之上,利用網路這一新興的媒介開發了網路金融系列課程。
《國際金融》網路教材是廈門大學網路金融系列教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課程的編著特點是力求精確地闡述國際金融學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吸收、借鑒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國際金融研究的成果,取眾家之所,突出國際金融學科的學術水準,注重國際金融乃至整個國際經濟領域的發展新動向,重視國際金融業務的介紹,理實結合,反映我國對外金融活動並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本課程的篇章結構是:第一章國際收支、 第二章外匯與匯率、第三章匯率變動與匯率預測、 第四章貨幣自由兌換與外匯管制、第五章外匯風險及其管理、第六章國際金融市場及其創新、第七章國際資本流動、第八章國際儲備、第九章國際金融組織與國際金融體系。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國際金融的內容不斷推陳出新,在編寫過程中雖盡可能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但由於編著水準有限,加之時間較為倉促,課程中難免有不妥、疏漏、甚至錯誤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 *** *** ***
收集資料至此,王老頭要失陪了 ----- 要去吃藥:治消化不良的。
=== EOF ===
請幫我鼓吹我的政治理念
A810CN★- 未 來 世 界 之 聲 2010-06-20
☆ 謝謝你的支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