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智慧台灣 扮演全球生活科技先驅者
2008/12/31 11:45
瀏覽1,96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鄒淑文】
 

馬英九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愛台12建設」,目的在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機會。其中,打造「智慧台灣」一項,希望台灣社會在優異的科技基礎下,讓國人享受科技帶來便利及幸福的生活,透過科技建設改變生活,逐步走向未來世界。希望在2016年,使台灣成為全球智慧生活科技應用生活型態的先驅者。

全球先進國家紛紛致力於思考發展智慧生活以提升人民生活水準,為此經濟部規劃2012年發展出20種智慧生活科技應用及服務,建構服務應用實驗場域,蒐集100萬使用戶的使用體驗作為改進的參考依據,以「生活應用在地化、應用服務產業化、服務產品全球化」為發展願景及目標。

推動智慧小鎮 建構真實測試環境

未來智慧生活的形貌主要包括「食醫住行育樂」等六大領域,「食」為安心食材、健康飲食、便利採購等;「醫」為遠距醫療、居家照護等;「住」為安全監控、便利控制、節能、自動化、科技管家、節能永續建材等;「行」為節能、智慧運輸、智慧車輛、行車導覽等;「育」為行動學習、互動學習、遠距家教、實驗教學、情報服務等;「樂」為觀光導覽、虛擬實境、行動娛樂、感知運動器材、隨選娛樂等。

為提高成功率,我國參考德國、日本以創新方式所發展應用服務,希望建構符合實際應用的真實測試環境,以測試應用服務並獲取使用者之經驗回饋以改良服務。計畫在台灣北中南東四地各建構一個科技應用開放試驗場域,以智慧小鎮及智慧經貿園區為推動智慧生活科技應用開放場域的兩大推動主軸,擬結合以計畫主軸為主要應用的業者及周邊支援業者共同推動。

普及寬頻網路 周延e化服務

「智慧台灣」的規劃,目的在落實文化創意與學習型社會,推動智慧化生活創新應用,及建設智慧化資訊基礎。為了達成智慧台灣優質生活的願景,我國寬頻匯流網路發展策略,以「普及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及「推動數位網路匯流」兩大面向採取6項具體措施:推動行動無線寬頻網路、加速下世代寬頻網路建設、普及物件連網之推動、數位匯流法規之整備、強化頻率與號碼等稀有資源有效利用及促進資通訊及傳播網路匯流。

我國優質網路社會主要以「建設安心、便利、建康、文化優質網路社會」,及「整備30M寬頻網路、智慧感知環境,完備優質網路社會發展環境;推動醫療照護、居家安全、娛樂、行車資訊與安全…等關鍵生活應用,解決民生需求。」為發展藍圖。為達到此願景,政府決定將寬頻匯流網路的目標訂為:2011有線及無線寬頻 (30Mbps以上)網路涵蓋率達80%,希望透過建構隨手可得的e化服務,使台灣順利邁向優質網路生活環境。

在寬頻匯流服務方面,根據統計,至2008年底,我國網路產品取得IPv6認證標章phaseⅠ51件,phaseⅡ26件,僅次於美、日,居世界第3位。在推動數位網路匯流及促進寬頻匯流服務發展方面,光纖接取網路 (Fiber To The Home/Building, FTTx)建置及廣電數位化扮演關鍵角色。據FTTH Council之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全球光纖家戶數為2,010萬,我國光纖普及率居全球第五名。為完備資通訊基礎建設、促進新服務與應用之發展及提升國家競爭力,我國將持續致力光纖接取網路之普及。

發展遠距健康照護 建立亞太健康生活典範

在遠距健康照護方面,為因應未來高齡化社會龐大健康照護需求,政府透過建立整合性、連續性遠距照護服務網絡,發展各種創新科技化照護服務,並運用資通訊科技將社區、居家、機構等照護模式與照護資源串連起來,以達到連續性照護,增進民眾的健康福祉,塑造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優質健康生活典範。

未來,我國推動具體執行方案包括,發展遠距健康照護服務解決方案,並建立可行之服務營運模式,以利後續複製擴散;建立遠距健康照護資訊交換標準與互通之機制;鼓勵跨專業資源連結,促進異業合作科技創新雛型試驗;建立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知識庫,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訓等。

優質生活新主張 多元互通居住環境

在智慧化居住空間部分,為讓產業科技的發展與民眾的生活更加契合,目前我國完成「我國智慧化居住空間八年發展藍圖」規劃,從相關基礎建置、應用推廣,與產業發展等方面入手,應用我國資通訊產業之優勢,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之多元與互通生活空間,以全面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並帶動國內建築、製造業與智慧化居住空間相關的服務產業之創新發展,建立國際競爭優勢。

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目標為提振資通訊產業,增進人民生活品質。因此,在推動方向上,我國第ㄧ個發展機會是以滿足多元使用者需求出發,推動國民智慧化居家服務的「需求隨選」 (On-Demand)環境,使國民可享受到各式各樣的優質服務。也就是在安全安心、節能永續、健康照護及舒適便利領域,發展多元的「需求隨選」智慧化居家服務及設備(包含智慧化家電、家具及建材等)。

我國智慧化居住空間四大發展策略分別為:一、進行持續性國民生活需求調查及服務展示推廣。二、培植整合型居家生活服務團隊並進行實證實驗計畫。三、推動智慧化設備與相關服務應用之整合發展。四、推動建築物綜合佈線系統,加速建築物導入智慧化服務。

藉由推展多元與互通之「O2 服務」概念,建構我國優質智慧化居住環境,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使建築能充分與智慧化硬體設備整合,並透過提供多元化服務,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