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華陀五禽之戲」重編注釋序
2010/11/12 12:43
瀏覽4,601
迴響4
推薦12
引用0

「華陀五禽之戲」重編注釋序 

筆者自1992從郭廷獻老師學習「華陀五禽之戲」,持續練習了兩三年,但是實在因為招式太多,演練一趟至少需要花費30分鐘時間。由於現代人生活比較緊湊,晚睡晚起,在朝九晚五的生活步調中總覺得無法安排出連續的這30分鐘時間,於是日漸疏懶,終於停練迄今。 

1993年家用攝影機正好發展到高畫質的Hi8系統,經過同學們再三的敦請,郭廷獻老師終於欣然接受建議,親自演練「華陀五禽之戲」及「太極拳」,由筆者掌鏡把郭廷獻老師嫡傳的巧夫完整記錄下來。可惜筆者並非專業攝影師,而且只用一架家用攝影機,所以只能架在固定的位置拍攝,無法面面俱到掌握每一個細節。 

在筆者的攝影機中,總共拍攝郭廷獻老師親自演練「華陀五禽之戲」三次,分別是由郭廷獻老師獨自演練一次,與同學們一起演練一次並單獨指導同學演練各一次,至於「太極拳」則僅演練過一次,是與同學們一起演練的。當時,筆者曾經把Hi8系統的錄影帶轉拷成當時通用的家庭VHS系統錄影帶分送給郭廷獻老師及同時受課的同學,如今算來已經超過18個寒暑,只是不知道是否還有人繼續保存當時的錄影帶?不過無論是Hi8系統,VHS系統,都已經被更新穎的科技所淘汰,也都已經找不到可以播放的設備了,而更令人扼腕的是郭廷獻老師不可能再親自演練,令人不勝唏噓。 

1993年之後筆者因為工作及家庭兩頭忙碌,就沒有再見過郭廷獻老師,對於郭廷獻老師的一切活動也從未參與。但是,因為工作領域及保存的習慣,當年錄製的錄影母帶則一直放置在防潮箱保中存迄今。2008年,正巧家中添購了一架DVD錄影機,就動念把1993年郭廷獻老師親自演練的「華陀五禽之戲」Hi8系統帶拷貝成當時最佳影像品質的DVD光碟(因為Hi8系統的最高影像品質只有420 TV-line,而DVD的影像品質可以達到500525 TV-line,然而影像重製,在最佳狀況下也只能重現原有品質,絕對無法創造出高過原有影像品質的產品),可是真正的難題卻是尋找可以播放Hi8系統的錄影設備,幾經波折,終於找到唯一一台還算可以正常運作的攝錄影機,筆者希望經由數位典藏的方式把正統的「華陀五禽之戲」路數完整保存下來,今後如果再要複製亦不會造成影像品質的衰減與失真。由於錄影帶的年代久遠,在錄影帶的起頭及結尾處曾經承受較大的機械拉力,所以當錄影帶在其他機器上重播時因為同步信號差異而造成影像抖動,幸好只發生在影片的起頭及結尾處,對於內容沒有影響,算是萬幸。 

1993年之後,筆者也曾在不同的場合中見到一些教授「華陀五禽之戲」的教練,帶領學員演練「華陀五禽之戲」。每位教練的招式都各有一些獨特之處,也都各有自己的一番體悟及解說,回頭再看郭廷獻老師在1990年出版的「華陀五禽之戲圖解」一書,總共182頁,其中關於「華陀五禽之戲」的路數解說共有130頁,介紹84個有名稱的獨立動作,使用121張照片及1萬字左右的文字說明進行解說,平均每一個動作只有一兩張照片及一小段文字(平均每一個動作只有120個字的解說文字),這種師徒間口耳相傳的技藝,就像理髮師、泥水工、彫刻師、按摩師……等等傳統技藝一樣,是由師父進行口耳相傳,在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條件下,依徒弟的個人資質把技藝傳承下去,有青出於藍的,當然有更多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絕對無法排除發生「魯魚亥豕」[1]或「郢書燕說」[2]的舛誤。 

由於「華陀五禽之戲」只是一般的健身運動,習藝者多不願意精益求精,盡力講求動作之正確完美。同樣的心態,教授者也不願意採用魔鬼訓練的方式要求習者一板一眼地演練。因此,在這種鬆散的學習條件下,筆者深感此一傳統技藝所將面臨的危機並非無法傳承,而是經過鬆散的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之後,原有的傳統技藝已經失去其原始的面貌,最後在社會上流傳的可能是某一位最大眾化,受課學員最多的「華陀五禽之戲」教練的個人心得而已。更有可能會產生山頭林立的情形,說不定未來會有各式「華陀五禽之戲」某某門派的局面,太極拳就是一個最鮮活的例子,各門各派各自發展,各自授徒,至於孰強孰弱,唯有從武術比賽的勝負中獲得肯定。但是「華陀五禽之戲」既無法對練較量,也沒有其他可以驗證成果的評量標準,最後可能會是只有統一的招式名稱,卻沒有相同的演練動作,然後產生流派,形式,功效,詮釋,註解的種種紛爭,結果必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關於「五禽之戲」的源流,在【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及【三國志魏書二十九方技傳】等古籍中均記載「五禽之戲」是漢代名醫華佗所創。而在當下的網路【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 2008-08-20)中記載:『1982628,中共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發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共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另一種版本是動作原本連貫一氣,為求易於教學與記憶,分別以五種動物的型態來命名,流傳於台灣地區,名稱保持為史書記載的「華佗五禽之戲」。這種版本的套路,原本傳自於四川青城山的道士,後因國民政府的官員張鏡影先生(華陀門第七十七代掌門)習得,於1949年以後張先生隨國民黨政府撤至台灣之後,以師傳徒的方式在台灣地區流傳,目前依舊是以師傳徒的方式教學,傳承的體系以華陀門為組織名稱。』 

筆者在2000年曾經閱讀中共國家體育總局編排的【五禽戲】,其操演方式是不相連貫的單一動作,計有「熊勢戲」,「鶴勢戲」,「鹿勢戲」,「虎勢戲」及「猿勢戲」等5戲,每戲又分4-8勢,總共有26勢。至於【維基百科全書】所稱流傳於台灣地區的「華佗門五禽之戲」,學習人數極廣,但文書史料極少,除了1990郭廷獻老師出版的「華陀五禽之戲圖解」一書之外,只有教育部體育司在19759月編印的『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二集】』中由程家鼎[3]先生撰寫的【中國武術原始運動之根源-華陀五禽之戲】,是最詳盡的記載,其中有段文字敘述:『惟「五禽戲」薪傳不多,且經二千年來,變更演進,各代不同,原為虎,鹿,熊,猿,鳥五種運動單行法,而後以虎踞,鹿頸,熊經,猿臂之形長,歸納於鳳,雞,鵬,雀,鵲五種飛禽之形態而以連續運功之。』算是對動作連貫一氣的「華佗門五禽之戲」的演化做最完整的文字交代,特將該文內容附錄於本書之首章,請讀者自行參考。 

筆者筋骨僵硬,連盤坐都很吃力,所以無法正確演練「華陀五禽之戲」中的許多動作,拜電腦及數位科技之賜,數位影像可以逐幅剪輯,筆者以郭廷獻老師1990年出版的「華陀五禽之戲圖解」一書為骨幹,再從1993郭廷獻老師親自演練「華陀五禽之戲」的連續動作中逐一擷取分解動作,使原書中只有起始或結尾動作的照片,擴充成為有連續演變的動作照片,讓習者可以知道正確的路數,而非如天馬行空般的自由發揮。或許有人要問,是否應該放任「華陀五禽之戲」如過去兩千年以來的情況一樣自由發展比較好?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觀點,筆者不願意妄加論斷,也不想給與意見,畢竟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只能以有限的文字及繪圖或者單純用口耳相傳的方法傳承。如今,筆者正巧有郭廷獻老師的著作及親自演練的錄像,在此因緣際會之下,筆者不過是想把郭廷獻老師傳承的技藝忠實的紀錄而已,把既有的歷史凍結住,不要讓郭廷獻老師所傳承的「華陀五禽之戲」成為「傳聞」[4],不要讓「華陀五禽之戲」成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技藝而已。 

關於「華陀五禽之戲」的優點,郭廷獻老師在1990年出版的「華陀五禽之戲圖解」一書已經有許多介紹。較早,教育部體育司在19759月編印之『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二集】』中由程家鼎先生撰寫的【中國武術原始運動之根源-華陀五禽之戲】亦有非常詳盡的說明,請讀者自行參考。 

1999-11-16民生報第4版台北市太極導引文化研究協會理事長張良維發表的文章:【馬王堆導引圖溯源千年養生史】中寫到:『……,關於馬王堆導引圖的研究報告,大致有下列幾個要點:一,肢體運動與呼吸法當中,有蹲,跪,坐,立等姿勢。有部份圖形是具體模仿動物身形,如猿,熊,鶴與水鳥等;……。在這些報告之外,我願意就個人對導引術的認識,以及長期身體力行的經驗,提出幾點補充的意見,激發大家作更廣泛的思考。第一點:它的每一個動作應該是連續動作中的一個動作;換言之,四十四個圖形即代表四十四種功法,並且,每一種功法中,都各有特定的呼吸方法;第二:運動功法裡,蘊含著肢體旋轉的重要概念;第三:從各種圖案的動作裡,特別強調活動踝,膝,胯,腰,椎,頸,腕,肘,肩九大關節;……。』 

由於各人資質及體質不同,筆者只知道「華陀五禽之戲」的動作大開大闔,可以鍛鍊到全身各大主要關節及連接的肌肉,另外有幾個特別的動作是專門針對頭,臉部位的細小肌肉群,是一般健身運動所沒有的動作,練後通體舒暢,功效如何只能靠讀者自行體驗了。 

重篇的內容因為這幾年編寫鑑識技術書籍而停頓,將在最近積極進行,或許會陸續POBLOG內,敬請期待。關於郭廷獻老師1993年親自演練的「華陀五禽之戲」影片,筆者正設法壓縮上傳。 

金台寶識於 民國991115 



[1]「魯亥豕」【ㄌㄨˇ ㄩˊ ㄏㄞˋ ㄕˇ 

抱朴子˙內篇˙遐覽:「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意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 

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似,豕與亥相似。』」後指因文字的形體相近而致傳抄或刊刻錯誤。 

紅樓夢˙第一二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樂得與二三同志,酒餘飯飽,雨夕燈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 

「魯亥豕」亦作「亥豕魯」。 

以上摘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郢書燕說」【ㄧㄥˇ ㄕㄨ ㄧㄢ ㄕㄨㄛ 

郢人在給燕相的信中誤寫「舉燭」二字,而燕相則解釋尚明,任賢之義。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穿鑿附會,扭曲原意。 

韓非子外儲說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摘自策略中文成語及諺語詞典)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濼陽消夏錄四:「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書燕說,固未為無益。」,「故持論彌高,彌不免郢書燕說。」 

亦作「燕說」。 

以上摘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3]-關於程家鼎先生的記錄很少,所能查到的有關新聞是1984-07-28聯合報3版奧運採訪記者包勇敏洛杉磯二十五日專電:『【本報奧運採訪記者楊申春橙縣廿六日電】洛杉磯奧運聖火今天經橙縣安納罕傳抵富勒頓,住在柯汶納市的華裔小朋友程鴻蘊,手持聖火跑了一哩的路程。他是繼李苗月蟾,陳婷婷,李豔馨之後的第四位南加州聖火隊華裔隊員。目前就讀私立瓊斯基督教小學五年級的程鴻蘊,父親程國成十五年前由台來美,是位針灸醫師,母親吉妮是美國人,他平日就喜歡運動,尤其是在爺爺程家鼎教導下,習了一身空手道功夫,二磅重的火炬對他而言,顯得游刃有餘。』 

另外,在【全國書目資訊網-國家圖書館】的查詢中發現由臺北市真善美出版社出版,程家鼎先生曾在1976年撰寫【健康長壽修行法】(館藏地:國家圖書館)及1977年選譯【古法治療疾病的導引術24則】(館藏地:屏東教育大學圖書館),所以筆者推測這位程家鼎先生是位長年旅居海外的習武要人,與「華陀五禽之戲」亦有深遠之淵源。 

 

[4] -春秋處理歷史材料,分為所見之世,所聞之世,所傳聞之世,依此三世遠近而有不同的措辭。對於年代久遠,由傳聞而得知的事,記載得比較簡略,稱為「傳聞異辭」。公羊傳˙隱公元年:「何以不曰?遠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休˙注:「所見者,謂昭,定,哀已與父時事也。所聞者,謂文,宣,成襄王父時事也。所傳聞者,謂隱,桓,莊,閔,僖,高祖,曾祖時世也。」後泛稱歧異不一的傳述言辭。 

以上摘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傳聞異辭」條目 


 

有誰推薦more
迴響(4) :
4樓. jeff
2010/11/16 13:47
前輩 : 您在youtube的影片仍無法看到,就等您有空時接影片切割再傳上來了.

五禽之戲是一很好的導引述,需要像您一樣更多的前輩能無私的分享與討論,才不會越來越失去原有的相貌.

我會常來您這拜讀您的重編注釋的.謝謝!

Dear Jeff:

五禽之戲已經分章上傳youtube,同時在本blog分章發表連結,歡迎點閱。

tired man2010/11/17 21:36回覆
3樓. Reed
2010/11/15 08:40
2樓. jeff
2010/11/14 23:17
補充前面留言:

維基百科關於大陸與台灣五禽之戲的部份,最後是我修訂的.另外台灣大百科網路辭典裡,我也補充了"華陀五禽之戲"的詞條.或可供您參閱.

對您的重編註釋非常期待!
1樓. jeff
2010/11/14 23:05
金前輩:您好!

很可惜您放置在youtube的影片無法觀看,不知與後來1990年郭廷獻先生的教學錄影有差別嗎?或該如何看到您拍攝的影片呢?

我對五禽之戲相當關注,也蒐集了一些資料,另我有在youtube放上張鏡影先生當年演練五禽之戲的錄影,以及郭廷獻先生早年演練五禽之戲的錄影;或許您有興趣一看.我的部落格理業有一些不成熟的討論,歡迎您來指教:http://jefftsou.pixnet.net/blog

Dear Jeff:

拜訪您的blog才知道您在五禽之戲上所下的功夫,無論在那一方面,您都應該是前輩。

在youtube放的影片位址是:http://www.youtube.com/watch?v=rYwu8X5_2aI,請試試能否看到。

雖然已經儘量壓縮,但是檔案還是太大,而且時間很長,所以被截斷。

目前正在找分割軟體分割後再上傳。

本人因為雜務極多,重編工作已經停頓3年多,最近希望繼續,不過可能進度會慢。

原本是擔心五禽之戲傳統技藝面臨鬆散的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的危機而失去其原始的面貌,不過拜訪您的blog才知道您的努力,反而覺得自己有些續貂之意。

不過原本的計劃還是會繼續,敬請期待。

並感謝您的努力,才知道有更多的耕耘者!

tired man2010/11/16 01:32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