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篇 第14章
2010/06/30 12:24
瀏覽1,39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學而篇 第14章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主旨:物質享受有限,精神之發揮無窮;故孔子以君子好學的精神來勸人研究學問。孔子說明君子當精神重於物質,重道務,勤修己,方屬好學者。
學問為濟世之本,孔子處處勉學道之士要低心下氣,虛心學習,因境界愈高,其功夫下的愈深,好學乃是好道的基本功夫,其他像勤敏做事、言語謹慎、重然諾、虛心求正,更是每一起心動念要把握的重點。物質及精神兩大需求誰都無法避免,重視物質者為凡夫;重視精神者,必然能往聖哲之路邁進。
註釋:
無求飽:無求,不必強求。無與毋通。飽是肥美饜足的意思。
安:華麗舒適的意思。
敏於事而慎於言:敏,靈活快速。慎,謹慎。
就有道而正焉:就,親近。有道,有道德的人。正,請教其是非。
好學也已:好學,忠實學習為人之道。
語譯:
(一)孔子說:「君子對飲食不必定求甘美,住家不必定求安適,勤敏地做事,謹慎的說話;能親近有道德的人來指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算是勤於學問了。」
(二)孔子說:「學道之君子,對飲食的要求,但盼能充飢止餓即可,不可妄求佳餚飽饜。對於居處,則但求能避風雨即可,不得妄求安適堂皇之屋,方屬安貧樂道、克己明理之修道者。而於進德修業間則當勤敏從事,謹慎言語、重然諾。於敦品勵學、問道、行道的過程中,則需常接近有道之人,請求仁者的指正,方能使自己的修為更上層樓,能如此用心的學習,可以說是真正好學之人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