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誠
2010/07/10 18:13
瀏覽8,04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語譯:只有天下至誠的人因為沒有人欲之私,才能夠盡到自己的本性。

朱熹:

「天下至誠」,謂聖人至德之實,天下莫能加也。

「盡其性」者,德無不實,故無人欲之私,而天命之在我。

呂純陽祖師:

聖人見出自性,處事至誠。其道,天下不能及;其德,天下不能益。

惟有天欲,天下為公;無有人欲,唯道是親。

行道察而行之,施德為之無不當,故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也。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語譯:

能夠盡到自己的本性,就能夠盡眾人的本性度化他人。能夠盡眾人的本性度化他人,就能夠盡萬物的本性度化萬物。

朱熹:

人,物之性,亦我之性,但以所賦形氣不同而有異耳。

有善於己,然後可以責人之善;無惡於己,然後可以正人之惡。

呂純陽祖師:

教人盡性,先盡己性,己性盡已,不難教他人盡性。

仙佛教化世人,惟自性自度,非仙佛能度。

故修行之人,惟有至誠,無絲毫私念,纔能盡其自性。

故曰:「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也。

物,萬物也,則六道眾生也。

六道眾生皆有佛性,不能盡人之性,焉能盡異生及萬物耶?

故盡人之性畢,才能盡物之性,故曰:「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也。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語譯:

能夠盡萬物的本性度化萬物,就可以贊助天地的化育。可以贊助天地的化育,就可以達到利人愛物、萬物一體、天地一家,與天地並立為三。

呂純陽祖師:

贊,猶助也。「與天地參」,謂配天與地而為三也。

參,與三同。

吾若能先盡己性,己性盡已,教人盡性,教人盡性畢,則能盡物之性,盡己、盡人、盡物皆畢,則可以助天地間萬物之化育矣。

化育者,能使萬物自然生長之謂,則道德經所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也。

若能如此,則吾人之性,可以配天與地而為三,故曰:「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