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掙扎奮力求生的大陸浴場業
2011/09/04 16:29
瀏覽2,622
迴響1
推薦6
引用0
每個時代都有歷史的遺跡,建築物也許還在,卻早已換了名字,換了行業,換了主人.改革開放的浪潮席捲中國大陸,許多行業被迫另謀生路,長三角地區眾多燈火輝煌的大型浴場在掃黃的政策下,也難逃被浪尾波及的命運,政治上的開放卻變成浴場業關門的噩夢,這不是笑話,而是正在進行中的事實.
無錫不是惡名昭彰的浴都,但大型浴場卻也不在少數,名氣最響亮的首推興源路上的羅馬假日,可如今車水馬龍的盛況,卻落得幾乎是人去樓空的慘痛,要你明白的說支持它的存在,礙於死面子說不出口,說摧毀它又於心不忍,多少人靠它養家活口,叫人家何去何從!
浴場文化不是中國大陸的獨家特產,西方世界早在羅馬時代就已經盛行幾個世紀,但一旦加上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浴場文化,就和國際上的浴場文化隔隔不入了.浴場提供的不是溫泉,所以連非常習慣到溫泉消費的台灣人,在浴場面前只好止步,因為台灣人根本沒有到家或旅館外面洗澡的習慣,那麼進了浴場究竟要幹什麼?
按摩這二個字在大陸具有多重意義,簡單的說就是看你的要求了,大家心知肚明,把你送進包間,叫一個女孩子給你,你還會不知所措,大概也沒人能救你了.浴場雖然
從長三角地區開始,盛行半個世紀的大陸浴場文化,正面臨斷尾求生的轉型困境,大陸的浴場將緊隨歌舞廳的腳步,被殘酷的掃進歷史.【End】
赫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