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公平正義」毀了台灣
在列子說符篇有段文字『魯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學,其一好兵.好學者以術干齊侯;齊侯納之,以為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悅之,以為軍正.祿富其家,爵榮其親.施氏之鄰人孟氏同有二子,所業亦同,而窘於貧.羨施氏之有,因從請進趨之方.二子以實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術干秦王.秦王曰:「當今諸侯力爭,所務兵食而已.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遂宮而放之.其一子之衛,以法干衛侯.衛侯曰:「吾弱國也,而攝乎大國之間.大國吾事之,小國吾撫之,是求安之道.若賴兵權,滅亡可待矣.若全而歸之,適於他國,為吾之患不輕矣.」遂刖之,而還諸魯.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讓施氏.施氏曰:「凡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子道與吾同,而功與吾異,失時者也,非行之謬也.且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用,無定是非也.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術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孟氏父子舍然無慍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在魯國有戶施姓人家的兩個兒子,一文一武,學文的到齊侯家擔任諸公子之師傅,學武的到楚王處做為軍正,一門榮華富貴好不風光。恰巧,鄰人孟氏一樣有允文允武二子,羨慕施氏家的成就,因此前往請教成功之道,也因此就依樣畫葫蘆將二子分別送往秦國、衛國想謀得一方富貴,豈料,去秦國不被重用,反受宮刑而回,去衛國的也被斷腿而歸,這世界的公平正義哪兒去了?為何空有一身本事,不受重用就罷了,卻因太有本事,秦衛兩國都怕孟氏兩子爲他國所用,竟都讓他們變成殘疾人士,孟氏捶胸頓足而到施氏家門嚷嚷,這世界何等不公平呀!同功不同果,到底如何才能還他們公道呢?
原來,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同功不同果只因時間不對,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用,無定是非也,公平正義是強求不得的,世界上就是無法真正做到任何的公平正義,因為時間不對,用與不用的選擇都在他人手上,只要有選擇與比較天地間就能有絕對的公平與正義,趙孟能賤之,趙孟能貴之,操之於人的都是別人說的算。況且伸手五指都不一致的長短,難不成要一刀切強讓五指都等長?以社會關察,冰凍非一日之寒所形成,不該企圖用人力做過度扭曲,人生從每人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有什麼絕對公平可言,為什麼我們都不能是王永慶的兒子或郭台銘的兒子,所以都該先承認命運都是唯一與不同。人生的境界用與不用,無定是非也,得志與否沒有呆定,也沒有一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一切無非機會與條件,條件對時,城牆也擋不住,機會來時,錢財往你身上砸,富貴上身也別奇怪!
前陣日子有博士應徵了台鐵的鐵路道班佐級養路工程類科,一名博士他擊敗近三千人,搶到月薪不到三萬元的「鐵」飯碗,未來將擔任「道班工」,要日曬雨淋步巡維修鐵軌,一時新聞大幅報導,都以人才被委屈與浪費來形容,但是在台灣如此不景氣條件下,委屈以求自保,先有工作能溫飽再做日後它圖不也是智慧的選擇? 然而這樣的世界公平嗎?某些人認為他搶走其他人該有的工作機會,但也有人認為他浪費國家資源,其實,工作不分貴賤,沒有學歷的可與不可,踏實做出成績也沒什麼不好的,公侯將相本無種,透過公平的基準點找出自己的努力,累積自己的基礎能力,鋪陳日後的機會,待時而動才是重要。
列子力命篇的結論說得好,「農赴時,商趣利,工追術,仕逐勢,勢使然也。然農有水旱,商有得失,工有成敗,仕有遇否,命使然也。」天下間每天萬頭鑽動汲汲營營的各類人群無不爭取著自己的努力與成功,士農工商各有不同條件,所有投入就是其「力」的呈現,但收成有無、功名得否,賺錢與否卻又常無法隨主事者的期望而必然遂願,這又是「命」的表現,有些人專靠好命,七字不好,八字好而得以享受富貴人生,但也有些非常有心,但可能越努力衰事越多,形成一種努力卻不一定有成果,甚至反而形成反作用的效果,也是本篇想把最熱門的「公平正義」一詞用「力」與「命」的角度來論理一番。
最近政壇突然刮起一陣「公平正義」風來,只因為有個國家領導人為了尋求其個人歷史定位,認為賦予他選票當選的群眾希望他能啟動社會改革的列車,雖然明知全世界的經濟大環境仍在吊點滴的不景氣加護看護氛圍,卻開始到處東刮西挖的大刀闊斧祭出三把大刀,往財團大戶,股市投資人、退休公務員及全民百姓弄出了許多大窟窿,從奢侈稅、證所稅、健保補充保費,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退休金一路讓公平正義的大火延燒,連總統國務機要費、首長特支費都成了箭靶,甚至連關老爺的物理治療都被輿論媒體追著打,看看現在的惡語滿天飛,難道不是公平正義惹的禍?
馬總統的公平正義說法,從出發點觀察其用心,確實看到他想成就公平正義的心,但寡人一個的心智,卻被各方幾乎視為笑柄,但這樣的社會氣氛卻可說是執政者咎由自取。就拿最新出爐的幾個例子來看,二代健保施行細則拍板定案,一度廣受議論、且看似改革有望的僑民停保復保規定,竟然悄悄回到停保後只要補繳三個月保費就可復保的基點,這和其他補充保費「基於公平性原則」而堅持的嚴格標準,相去何其太遠!而堅持不可能再討論的證所稅方案,卻是不會對外資以相同標準課稅,而形成了內外不平等的次殖民投資環境,搞得有錢人都把資金轉運出國改頭換面成為外資,台灣政經情勢,必將加惡化沉淪,投資人信心、企業界信心乃至整個社會信心的更加全面流失,國家競爭力亦更加低落衰頹,看來也是擋不住且無可避免的。
而且因為公平正義的大幅渲染,弱勢者紛紛挺身而出,要求社會還其公道,從勞工怕領不到退休金又羨慕而要求比照公務員的18趴退撫制度,到佔據台大校地的紹興南村老弱無力搬遷者要求台大妥善照顧老弱者,媒體與大眾害怕獨大的媒體壟斷,而要求政府拒絕旺旺併購蘋果媒體的購併交易案,甚至連在學校的學生都不甘寂寞強爭出頭,才有清大陳為廷同學在立法院大聲要求教育部長下台的怪現象,他們這群學運學生的訴求是什麼?一、大學教育要公共化,政府應該正常徵收資本利得稅,用以補貼貧困家庭的學生,讓他們可以跟富爸爸的孩子有平等的受教權,可以專心上學而不需要去打工,二、教育部長沒能接見學生代表,聽取他們不可漲學費等公平正義的要求,三、蔣部長不體恤第一線抗議的學生群奔走的辛勞,還行函各校要「關心」學運學生,甚至引起教官和家長的緊張與動作,執政者到處出包,而反對黨又不斷扯後腿,搞到台灣到處有文革的氣氛,不就是公平正義的思維正興起嗎?
經濟大環境不好,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弱勢,勞工怕失業不敢換工作,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遍地都是22K的低薪環境,資本投資者又覺得本勞外勞最低薪資無法脫鉤,讓企業不敢返國投資,因為公平正義的思維,人人怕吃虧,個個怕當傻子,人人無法向上提升,只好設法把別人也往下拉,難不成長期以來台灣社會就一路子都處在不公平對待的社會?台灣何時才會有不需要只會想比照別人福利的民眾,不會只想著政府的社會福利大餅而能獨力靠自己專長技能謀取安定生活條件的百姓。「公平正義」四個字價值多少?答案是無價,是共產主義的再現,是階級革命的再翻揚,如果人人無法向上,經濟無法上揚,人人沒有奮鬥向上的努力,只會眼紅別人現有的財富,只能靠著拉下別人來平衡自己不滿的情緒,這個社會將墮落向下沉淪,也印證莊子「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環境的來臨。
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敗者,俏敗者也,初非敗也.故迷生於俏,俏之際昧然.於俏而不昧然,則不駭外禍,不喜內福;隨時動,隨時止,智不能知也.信命者於彼我無二心.於彼我而有二心者,不若揜目塞耳,背阪面隍亦不墜仆也.故曰:死生自命也,貧窮自時也.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貧窮者,不知時者也.當死不懼,在窮不戚,知命安時也.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料虛實,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其少智之人不量利害,不料虛實,不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量與不量,料與不料,度與不度,奚以異?唯亡所量,亡所不量,則全而亡喪.亦非知全,亦非知喪.自全也,自亡也,自喪也.人生除了每個人被非自願誕生於世上的那一刻是唯一公平的時刻外,所有成長生存的過程其實都充滿了不公平,有人智慧高、有人八字好、有人先天足,總之,就已是不公平的開始,能夠認清前提才是解決問題的良好開始,政府如果太過著重形式上的公平,那是齊頭式的平等,削足適履式可笑的,後天的補救是懷有宗教家的慈悲胸懷,如果政府想用後天強迫方式要求全民達成公平地步,就會落入過去大陸人民公社,及集體農村的分配模式,除了統治階層沒人能有例外,最後就是懶人吃垮這個社會,其實,這幾年台灣不就被感覺出正走回頭路,除了要求公平外,竟然無法鼓勵優秀者因為創新努力而能擁有與眾不同的成果,所以,公務員只好尸位素餐,隨波逐流,學生工人只想以遊行抗爭爭取更多平等對待,放棄了對本身使命的努力與追求。政府不是天地間的仲裁者,失敗者能夠從挫折中體會教訓,也才有下次成功的可能,人人爭取出頭的社會才會鼓勵大家更拼成就與成長。別設計出對他人眼紅而集體拉人下水的制度才是唯一公平正義的正確選擇,當人人願意遷成他人的時候才是顯現公平正義的時刻,所以當社會還達不到富足康樂無虞的社會條件,千萬別因公平正義的命題而讓社會各種不同團體間因充滿矛盾而相互攻擊,互相比爛與拉扯,否則,就成了毀滅台灣的競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