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廟宇建築技術的發源地 --- Agastya湖,巴達米--- 2011.02.07
慢慢走下巴達米石窟,伴著夕陽餘暉(唉!不要太浪漫,還是很熱….)、徒步穿越尋常百姓家門前的小徑,要去探訪 Agastya 湖畔的巴達米子民、十餘世紀前建立的神殿、日落後越熱鬧的傳統市集….。
圖 2011.02.07 下午行程
圖 搭卡車跟著父母到巴達米遊玩的女孩們
圖 徒步穿越尋常百姓家門前的小徑
圖 白牆上的椰子汁飲料廣告
圖 可以吃了嗎?路旁賣炸物的婦女
圖 老闆快一點啦!我那不讓我買零食吃的阿爸快回來了....
不知道是無心還是有意;巴達米石窟入口處旁,蓋了一座伊斯蘭風格的陵寢、 Agastya 湖畔的 Yellamma 神廟後方隔著一條街也建了一座清真寺;從印度歷史發展過程來看誰先來?誰後到?當下立判;如果一定要如此赤裸羞辱被征服者心靈上最神聖的淨土才叫 “贏 “,讓人不免感嘆當時征服者的短視:擴張了有形的疆域、失去被征服者的心!再對照印度境內印度教徒所佔的比率遠勝於伊斯蘭教徒的現況,真的是 --- ” 贏者未必贏、輸者未必輸 ”。
圖 一座伊斯蘭風格的陵寢就蓋在巴達米石窟入口處旁
圖 始建於11世紀的 Yellamma 神廟
圖 在此地區也住有伊斯蘭教徒
圖 午後寧靜的村落
圖 猜出來是月曆嗎?
圖 打扮的美美的小女孩
不趕行程,悠閒的穿梭在曲折的巷道間;在家門前曬馬玲薯片的阿嬤、玩遊戲的小男孩、背著柴火回家的阿伯、圍坐在一起話家常的阿公們、在屋簷下讀書的小女孩、打著哈欠的小黃狗、拉著母親莎麗一角豪啕大哭的小孩….;不約而同停下手邊的工作,仔細打量著這一群在村裡逛大街的陌生人,和善的眼神、微笑的面容取代了彼此間語言隔閡;突然從水溝竄出來的豬,嚇到了陌生人卻逗笑了這些司空見慣的村民…。
圖 在家門口忙著洗餐具的阿嬤
圖 喔!您們是外國人ㄛ....
圖 這裡把豬當流浪動物看待
圖 曬馬玲薯片
圖 來ㄛ!讓我請啦...
圖 隱身在水溝裡的豬
走著走著經過了收藏著區域內重要考古文物的巴達米博物館、大樹下的印度教小廟、來到 Agastya 湖畔,站在湖畔可以遠眺對岸山腰上的巴達米石窟與山頂的南城堡。湖面因夕照也露著閃亮的金黃色波光,岸邊階梯上除了有忙著洗衣的婦女、邊洗餐具邊嬉戲的小女孩,建於11世紀的 Yellamma 神廟、Mallikarjuna 神殿群 ( Mallikarjuna Temple Group ) 、始建於7世紀的不丹那達神殿群( Group of Bhoothanatha Temples 或 Bhutanatha )也靜靜的立於湖畔。
圖 衛星鳥瞰 Agastya 湖畔
圖 巴達米石窟就在對岸山腰上
圖 巴達米博物館
圖 大家一起來洗衣服
圖 阿姨有練過 請勿模仿
圖 現在知道莎麗有多長了嗎?
圖 終於洗完餐具了
圖 不要照了快下來幫忙啦 !
圖 阿妹!洗好了沒 ? 要等餐具吃飯...
圖 快!阿母來囉..
圖 聽我高歌一曲
圖 回家去晾衣服
圖 夕照
神殿群是由數座神殿組合成,在西元7世紀時開始興建,期間陸續增建,直到西元11世紀。供奉濕婆 Shiva 的 Bhuthanatha Temple 則是神殿群裡最大的神殿;神社與內廳是早期 Chalukya 王朝的建築風格,增建的外廳則是晚期 Chalukya 的建築風格,所以她也算是 Chalukya 王朝數世紀建廟工藝演進的代表作品。最新奇的是,這座神殿可不是泛泛之輩,在當地人眼中她可是有“ 專治眼疾 ”的特異功能,連寶萊塢電影都曾為此傳說改拍成電影。
圖 Bhuthanatha Temples 衛星鳥瞰
圖 Bhuthanatha Temple 在當地人眼中她可是有“ 專治眼疾 ”的特異功能
圖 印度廟宇建築技術的發源地
圖 Agastya 湖畔神殿林立
圖 神殿外廳地版上還雕有跳著獻神舞蹈的女性
圖 神殿內部之一
圖 印度廟宇建築技術歷史就是由這裡發生改變
圖 雨季的 Bhuthanatha Temple
神殿側邊的大紅砂岩巨石上刻有毗濕奴十化身(avatars of Vishnu)、耆那教(Jain)始祖、象神、濕婆、濕婆座騎難丁、林伽約尼 .... 等圖騰的小型石雕,類似神殿縮小版的雕刻也羅列其中。
圖 故事是從這面紅砂岩巨石發蹟
圖 十餘世紀前工匠的簽到簿
圖 巨石上刻有印度教神祈圖騰與獨立廟宇的小型石雕
右後方的獨立小廟則是依據石上雕刻的獨立廟宇 依比例放大後的實作
圖 毗濕奴十化身(avatars of Vishnu)的故事
圖 在現今印度廟宇中找的到的元素在這裡都可發現
圖 說它是一張設計藍圖也不為過
圖 當年工匠的筆記也還留在牆面
圖 這裡也是印度廟宇建築技術人才的搖籃
來到這裡可別把她當做是建廟工匠打發時間的創作,事實上是先有岩石上的石雕,後續才在湖邊依比例放大建了神殿;工匠把岩壁當做是設計圖紙,先在岩壁上雕出平面、兩度空間的構想藍圖,再根據藍圖蓋一間迷你的獨立小廟,成功後再放大比例蓋較大的獨立廟,失敗則變更設計,成功則據此再放大比例蓋較大的獨立廟;就在就這依序比例放大與創新的過程裡,培養出許多廟宇的設計與興建人材;一座座大廟也在印度土地上聳立起來。
圖 先有岩石上的石雕,後續才在湖邊依比例放大建了神殿
圖 工匠把岩壁當做是設計圖紙,先在岩壁上雕出平面、兩度空間的構想藍圖
圖 就在就這依續比例放大與創新的過程裡,培養出許多廟宇的設計與興建人材
圖 最原始的作品蘊含著最初的發想
圖 雖然樸實卻是原創
圖 湖畔的神殿開創了印度廟宇建築的新紀元
在此之前一座石窟、一株大樹、一顆巨石,立個刻上圖騰的石碑就是一座神殿,並沒有建廟的先例,直到十餘世紀前,在 Agastya 湖畔的偉大工匠們打造出獨立廟宇才打破先前的傳統 …。所以說這大紅砂岩巨石除了蘊藏著印度廟宇肇建的秘密;更訴說著“ 巴達米是印度建廟起源 ”的明證喔。
圖 在失敗與成功間慢慢摸索出蓋廟的技術
圖 神社內部
圖 牆上刻有代表溼婆的林伽約尼與其座騎難丁
圖 神殿外廳上的約尼與難丁
圖 如果不特別解說可能把她視為建廟工匠打發時間的塗鴉創作
圖 這樣看出來是被比例放大的作品嗎 ?
圖 濕婆的太太要求濕婆 日後工匠建廟雕刻濕婆時也一併要把兒子甘尼許雕上
圖 巨石下的小神殿
圖 神殿內牆上刻有關於毗濕奴的神話故事
影片 揭開印度廟宇建築技術的面紗
離開湖畔走回村落,夕陽也跟著回家了,巷弄間的民宅不時飄出烹調食物所散發出的香味,金飾店裡有點著油燈專心打造金飾的首陀羅冶金工匠,村裡印度教廟宇前的銅鐘也被巴不得讓神祈可以聽到的教徒敲出嘹亮的聲響,放學回到家還來不及脫掉制服就忙著嘻戲的學生,比我們還像觀光客的聖牛,沒有地位的流浪豬,都讓這條道路忙碌起來。
圖 快樂的兒童
圖 村中的公用電話
圖 闖空門的哈奴曼後代
圖 巷弄裡的人影
圖 原來是正在專心讀書的小女孩
圖 幫謀生工具保養的老嘟嘟車司機
圖 這樣就是一間燙衣舖
圖 木匠直接在家門口工作了起來
圖 金飾店
走出巷口即是人聲鼎沸的傳統市集,市集上擠滿日落後擺攤的商販與採買人潮:賣著生鮮果疏的婦女與客戶討價還價的聲響不輸廟宇前的銅鐘聲,蜜蜂也繞著散發出香甜味道的傳統印度甜食飛舞,賣現榨甘蔗汁的帥哥不忘殷勤的招攬這批從未見過的陌生人,走著走著已淹沒在市場店家播放的印度音樂與擁擠人潮中…。
圖 甘蔗汁好喝喔
圖 熱鬧的市集 ( 最遠處即為石窟所在的岩山 )
圖 點心攤
圖 應該算是童工老闆吧
圖 什麼都賣
圖 老客人算您比較便宜了...
圖 為什麼一照相就嚴肅起來
圖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圖 連蜜蜂都搶著吃的甜點
圖 做生意順便聊是非
圖 是在賣菜不是在擺陣勢喔!
- 4樓. 新天新地2011/07/06 19:25治安
請問印度治安應該不錯 是嗎? 那黃黃一塊塊的是咖哩嗎?謝謝您的來訪...
Q1 : 那黃黃一塊塊的是咖哩嗎?
A1 : 甜死人不償命的甜點..
Q2 : 印度治安應該不錯是嗎?
A2 :這個問題見人見智 , 就我個人的旅遊經驗都還 OK!
harmony 於 2011/07/07 11:17回覆 - 3樓. Vilas Lily2011/06/08 15:25真悠哉啊!
逛得悠哉
旁白也好笑.....
就不趕行程囉 .....
harmony 於 2011/07/07 11:19回覆 - 2樓. 章魚太太2011/06/05 14:28暑假囉
每次看你遊記都是燈光美,氣氛佳! 圖說還兼搞笑!令人嚮往!
接下來要去哪裡玩啊?
- 1樓. Banff Park2011/06/04 10:08Got to go to India some day
Got to say that you've made a terrific report about India. I appreciate for your enthusiastic effort.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for your encouragement!
I also welcome you to continue to work together to understand morethe face of India. harmony 於 2011/06/04 22:4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