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做滿月的習俗
2012/09/17 11:24
瀏覽77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出生滿一個月叫「滿月」(也就是人家說的 彌月 ),一般男嬰在出生後的第三十天,女嬰則是第二十九天,滿月時所做的慶賀稱「做滿月」,有些人是選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長大後會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樣孝順父母。
這一天要剃掉嬰兒的頭髮,稱做「理胎髮」。理胎髮的規矩很多,要先備妥蔥、紅鴨蛋、紅雞蛋、石頭、金鎖片、銅錢放在浴缸內,嬰兒剃髮前須先沐浴,並用紅雞 蛋及鴨蛋在嬰兒頭上輕輕滾動三次,取其「紅頂」,希望他平步青雲、功成名就;蔥取聰明之意;紅雞蛋有再生、繁殖及圓滿之意,也希望長個雞蛋臉;紅鴨蛋希望 他長得高壯的寓意。而蔥取意「聰明」、石頭取意「壓膽」,期待小朋友頭殼快快長硬,如同石子般堅硬、健壯;金鎖片及銅錢取意財運及好運、「大富大貴」。
這一天,要做雞酒油飯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這天產婦的娘家會派產婦的兄弟,給外甥送「頭尾」。所謂「頭尾」指的是嬰兒從頭到腳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銀牌或金鎖、手鐲、腳鐲、鞋襪 等。這種「頭尾」,在以前非常講究,尤其是有錢人家,一共要送「做滿月」、「做四月日」、「做週歲」等三次,其中以做滿月和做週歲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還要送蠟燭和「紅龜粿」。現在生孩子時一般朋友也會送衣物來,所以就另作「油飯」和「米糕」以為答禮,也有人用「酥餅」與「湯圓」為答禮的。對方為了表示回禮,就把少許的米放在鍋、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嬰兒健康。
嬰兒出生的第三天及滿月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還要準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後,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節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為止。

(摘自: 彌月試吃 討論區)



參考文獻:
1婚姻禮俗區
2守護小小生命,創就遠大未來
3彌月之喜

資料來源:璇璇好孕到






 彌月禮盒
全站分類:興趣嗜好 烹飪烘焙
自訂分類:彌月蛋糕
上一則: 生育的習俗-滿月介紹
下一則: 蛋糕的由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