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武穆心事 – 滿江紅岳飛寫懷
2017/02/07 10:28
瀏覽5,934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漢坊聽詩語】 舊愛新歡‧之十九

 作者: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漢光教育基金會顧問)

故事

那一年,昭襄王出爾反爾,在秦殿上並沒有拿出城池交換和氏璧的誠意,趙國使節藺相如持璧孤立殿堂,倚柱盛怒,激動得髮豎直衝帽冠,當下作好與玉石俱焚的準備。翻讀太史公《史記》中描述藺相如出使秦國的情境,正斜倚欄杆俯視出神的岳飛,也鬱鬱起自己的孤掌難鳴,直到簷外強風驟雨初停方回神過來。

他微微仰起頭,眼簾映入遠方的山川物色,隨即又凝向天空,半晌,終究壓抑不住內心憤恨情緒而長聲吟嘯起來,此時、此景,深信已無人能排遣他心底那股激昂赤誠的復國壯志。

憶念三十而立之年,因彪炳戰功獲天子青睞得以第二次朝見,高宗皇帝親書「精忠岳飛」四字賜贈,並令織匠繡成戰旗,命其用兵行師時作為大纛。人生功名追求,自此光寵顯赫,這些用命換來的榮耀,沙場上須血染多少的塵土。半生戎馬、披星戴月,南北征戰數千里,勤苦奔波為的豈是膚淺地做個大官?是為了不辱母親在背上所刺予「盡忠報國」的期望。

從年少師從武術名家周同先生,習得左右開弓之法開始,精讀兵書,熟稔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待熬到十九歲,等不及弱冠便毅然投效軍旅奉獻國家,立志要趁體魄強健時陣前殺敵,而非輕易虛擲氣盛的青春,徒增老年回首的悲嘆與遺憾。

如今,國家處在領土遭竊,徽、欽二帝慘受敵人擄掠恥辱未能洗刷的當口,眼見戰勢大好,勝券在握,朝廷內部卻因戰、和兩派論點,使得戰局無法推進,忝為臣子,只能坐視著國仇家恨而不得消解,難道國家的奇恥大辱將不見天日地延續下去嗎

他恨不得立馬領著岳家軍直搗黃龍,一舉殲滅金人的巢穴。在豪邁壯舉下,餓食金人肉;在談笑用兵間,渴飲金人血。唯有匡復失地,還原國家領土完整之日,才得以了無缺憾地心班師回朝。

〈滿江紅〉寫懷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釋義

滿江紅」為詞牌名,又名《念良遊》、《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則載曲名作《上江虹》,後改名《滿江紅》。至宋代始填入詞調。格調沉鬱雄渾,適用於抒發懷抱。

髮衝冠」指人在盛怒時,頭髪豎起而直衝帽冠。典出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瀟瀟」形容風狂雨驟的樣子。出自《詩經‧鄭風‧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三十功名塵與土」坊間版本多謂三十年的功名有如塵土,藉此暗喻報國壯志未能實現。就岳飛事蹟而言,「三十功名」宜作明指,實際是指岳飛三十歲那年,因戰功獲得皇帝賜予的權勢與殊榮。「塵與土」指的是戰爭過程中,沙場上揚起的塵土。整句意思乃指,這無上的功名,是以鮮血沾滿沙場塵土而搏命來的。

八千里路雲和月」指披星戴月,轉戰南北,踏過的征途足有八千里之長。

靖康恥」是指宋欽宗靖康元年(西元一一二六年)金軍攻陷汴京,次年二月丙寅日(三月二十日)擄走徽宗趙佶、欽宗趙桓二帝及皇室成員北去,至此,北宋滅亡。「靖康」為宋欽宗趙桓的年號。

長車」古代適於行越山野的兵車。

賀蘭山缺」賀蘭山在現今的寧夏省,宋朝時為西夏大白高國所統轄的領地,在此只是代指金人的巢穴。「缺」為缺口或空隙,此處作險隘的關口。

朝天闕」指出征的軍隊勝利凱旋而歸,即班師回朝的意思。天闕」為京城代稱,是皇帝居住的所在地。

爭議

已故中央研究院院士、前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余嘉錫先生,在著作《四庫提要辨證》中,針對《岳武穆遺文》率先提出〈滿江紅〉偽詞一說,此觀點一出,引發史學界譁然,此後八十餘年,正反兩面各自舉證堅持己說,但始終無法以更有力的證據進一步明辨漏洞之處,致使岳飛這闋詞作的真實性陷入膠著,而再添詞學公案一樁。

依據史料,該詞作最早出現於明代嘉靖朝內閣首輔徐階為岳飛著作所增編的《岳武穆遺文》內。從發現開始,因詞作代表岳飛本人的志氣節操,三百多年來無人懷疑過真偽,直到余嘉錫提出疑點,才開啟史學家的論戰。

持偽作看法學者除余嘉錫外,主要有夏承燾及孫述宇等教授,綜合論點有四:

一、岳飛孫子岳珂,耗盡三十一年心血所蒐編重刊的《金倫粹編‧家集》裡,為何沒有收錄此詞?而詞作卻突然出現在明朝中葉之後。

二、徐階整編的《岳武穆遺文》是從明孝宗弘治十五年,浙江提學副使趙寬所書寫的岳墳詞碑收入,但趙寬未曾言明詞作出處,而詞碑中同時提及岳飛的另一首作品《送紫岩張先生北伐》,已由明代學者證實為偽作。

三、岳飛欲剿滅的金人巢穴,位在吉林省的黃龍府,詞作寫的卻是當時隸屬西夏大白高國的領土賀蘭山,如果是岳飛親作,應該不會有這種錯誤。

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是人盡皆知的岳飛素材,仿真而寫並不困難,此外,詞作和岳飛的另一闋流傳詞作《小重山》風格差異甚大。

力主岳飛真作而提出反辯的史學家,以鄧廣銘、王曾瑜和李安為主,所持的觀點整合為四項:

一、據現有史料分析,岳霖、岳珂父子在蒐編《金倫粹編‧家集》時,確實有疏漏,如宋朝趙與峕編撰的《賓退錄》中收錄的岳飛詩作,亦不見於《金倫粹編‧家集》中,失傳後再現案例多如牛毛。

二、「賀蘭山」只是文學創作中的泛指,而非實指,如同詞作中「胡虜肉」與「匈奴血」,不是真指匈奴,而是女真,都是廣義的敵人之意。

三、這麼好的作品,作者有必要嫁名給岳飛嗎?如果是為了影射朝政而托名,那麼「靖康恥,猶未雪」這樣的亡國事實,是暗指明朝的哪樁事體?

四、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得知,作品應是岳飛三十歲前後有感而作,岳飛三十歲那年,身披殊榮,兵權在握,由九江奉旨入朝,行程超過八千公里,又三十歲置司江州,秋季多雨,詞中寫「瀟瀟雨歇」是真實表達了本人的感受。至於與《小重山》格調不同問題,因作於不同時間,格調當然不同。

總結

謎團的釐清很難,讓人心有一致的看法更難,何況是這一闋激發愛國鬥志的政治正確詞作,無論是岳飛真作也好,偽作也罷,出現以來,始終扮演「給力」的象徵,已深植人心,若再好好琢磨內容,上半闋因觀書有感而起,借景抒發悲憤之情,進而回顧自我軍旅報國生涯。下半闋對於內政紛擾阻礙未竟之志,只能將抱憾化作為國雪恨的復興聯想來表明心志。詞作確實符合岳飛史蹟的寫照。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翻成白話就是:「將假的當作是真的,真的就成了假的;把不存在的東西看作存在的,存在的也就變成了不存在的。」試想〈滿江紅〉流傳到今天,岳飛早就升格成中華民族精神的圖騰,或許被提出的疑點,相對有較高的說服力,但拋開種種真假,這闋詞敘述的是岳飛壯志未酬的心境一點不假,既然如此,真假對多數人而言,是否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詞人簡介

岳飛,字鵬舉,兩宋時期相州湯陰人,少時力量驚人,拜師弓術名家周同,年十九起共從軍四次,坊間傳述在第四度投軍時,母親以針在背上刺予「盡忠報國」四字。官至少保、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因「莫須有」謀反罪被高宗賜死,孝宗則為之平反,追諡武穆、追贈太師、追封鄂王,改諡忠武。至明朝神宗皇帝,加封「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廟法天尊岳聖帝君」而成為民間敬奉的神明。後人輯錄有《岳忠武王文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文學賞析
自訂分類:文化創藝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