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安,我總以為她婚期近了。
她打扮光鮮亮麗,薄施脂粉,時尚的髮型和穿著,讓三十多歲的她看起來彷彿只有二十多歲。這年頭,只要重視保養懂得穿著的女人,即便近中年也不顯歲月痕跡,反倒有一份成熟女人的風韻和年輕女孩的甜美青春。這種經年看起來神采愉悅的模樣常讓我誤認她是喜事近了。
「要請我喝喜酒了嗎?」我總是開心的問。
「沒有啦,沒這麼快啦!」安揮一揮手笑著。
我問這句話,也問了快十年,我甚至一度疑惑她是否已換了男朋友?但我不好意思多問,反倒是她自己會說起來。
「我和男友這麼多年來都過得快快樂樂的,幹嘛結婚呀?」她說。
這我不懂,難道要生活不快樂了才結婚嗎?好像也不是這樣……….
記得幾年前問她結婚的事時,她推說是男友經濟不穩固,想等兩人存夠了錢再結,後來過幾年又說她是想享受這種單身的滋味。我說,妳有男友行影相隨的,法律上是單身,但實際上有個伴了,這哪算什麼單身了?她說,這不同,至少沒有一紙婚約束縛,到時候有更好的對象出現時,可以說散就散,免去手續繁雜或困擾。這理由聽起來似乎有理,但卻讓人感覺她對這份感情不夠踏實和信任,好像隨時有瓦解崩盤的可能,她只是固盤等待而已。當然,這是她保護自己的方法,至於這是不是好方法呢?那也得看緣分,或許會變成對方不耐等待而先行離去也說不定呢!
後來聽她的朋友告知,安真的快結婚了,因為情人節時對方已正式求婚,安也答應了。我納悶,原來,近十年的光陰,還沒有正式求婚過?看來是考慮多多,有所遲疑吧?但這都不是重點,因為她的大喜之日仍是遙遙無期,在求婚之後毫無定案。見到安時,安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啦,沒這麼快啦!」
這次她告訴我,她和男友同居多年早已形同夫妻,「都老夫老妻了,想想也不需要結婚,就生活在一起了…….而且,我沒結婚就不需要去打點婆婆的事,多好!」
我說,還是不同,如果你們想要生小孩,那還是結婚比較理想。
她說她可以選擇不要生孩子。「反正,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她說。
結婚這事,沒什麼對錯,選擇也在當事人,只是我聽到的不是少數例子了,類似的想法的單身有伴女性越來越多,在外面說是還沒有結婚,但回到家卻早有如同老夫老妻的同居伴侶,她們並不恐慌年華老去,也不擔心經濟困窘,她們獨立自主,開心就在一起,不開心就分手說聲bye,如果突然想結婚了,就也開開心心結婚去,婚姻觸礁不合就離婚,這些相較過去傳統社會女性的隱忍、犧牲、不求自我追求享樂的價值觀已有大大不同。
不同世代對於婚姻愛情觀各有不同看法,但想來,現代女性期待追求更多自我空間和經濟獨立自主,是影響她們只想同居而不想結婚最充分的理由吧?
(蘋果蘇打.2014.7.16)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安然2014/07/31 22:40個人認為,如果雙方真的都覺得對方就是理想伴侶,通常很快就會結婚,不結婚只同居其實說明很多隱藏但無解或沒法面對的問題,通常是一方或雙方都有某種顧忌,或不是完全滿意對方,才不願作出婚姻的承諾。
安然
謝謝安然的來訪回應。
沒錯,戀人相識多年卻始終沒有結婚,是有些「無解」的因素吧?
我聽過一個例子,兩人交往十多年,終於結婚了,但是婚姻卻僅維持三、四年又離婚了....
男方說,不適合的部分依然是婚姻的阻礙......
蘋果蘇打 於 2014/08/01 00:06回覆 - 9樓.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2014/07/18 07:10
『同居』跟『結婚』不同,
結婚雖然是『一紙合約』,
畢竟對男女兩人的關係有法律上的保障。
何況,若兩人對『婚姻』有相同的『尊重』,
少年夫妻老來伴,
絕對可以維持幸福美滿的家庭(我的身邊都是這樣結婚25年以上的老夫老妻)!『同居』則是一場豪賭,
請恕我直言,
對女人來說,最後命運注定是慘輸!
為什麼?同居關係拖久了,
女人青春不再,
男人還會跟她『同居』嗎?
對一個不想負責任的男人來說,
恐怕他會比較想換個更年輕的伴侶!(聽過太多這樣的例子)您的女性朋友才三十幾歲,還年輕,看不到『未來』。
等她再過二十年,青春不再…… 那時,同居的男人還會在身邊嗎?如果說結婚不一定有保障,那同居是更難了。
沒有保障的同居生活,到了分手時,一拍兩散,
看起來是比離婚容易得多,但是相對的,
也因為分手沒有諸多限制,沒有法律上的制約,
所以對兩人關係上的保障更是微乎其微。
雖然婚姻未必能保障什麼,不過,因為有其約束力,
兩方多少還是會「停、 聽、看」一下。
蘋果蘇打 於 2014/07/18 13:00回覆 - 8樓. 浮生2014/07/17 16:16
很難說誰對誰錯
不過台灣社會不同於西方社會
沒有婚姻沒有子女者
年老真的會比較累
我們不是高稅負國家
很難期待社福部門有多大功效
- 7樓. Steiff Bear2014/07/17 13:19在歐洲不結婚而組成家庭的風氣盛行,小孩登記複姓,爸媽都有份,長久到老的例子很多。他們不在意那一張紙的差別。
- 6樓. the dreamer girl2014/07/17 12:03
我的觀念比較傳統
並不認同這樣的做法
單身或結婚只有兩種選擇
這樣的同居方式有違傳統的道德規範
會衍生許多的社會問題
並不值得鼓勵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 五漁村(Cinque Terre)
我年輕時也是比較傳統的想法,對於同居關係感覺是違反道德的,
但這些年來,看到許多人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我漸漸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對於心理還沒有準備好要結婚的人而言,或許免強簽下一紙婚約反而會後悔呢!
蘋果蘇打 於 2014/07/17 15:50回覆 - 5樓. 蘇信2014/07/17 08:42
我一個堂妹年輕時就已經是公立銀行的行員,
人又長得漂亮,身邊不乏追求者,
她也很享受這種感覺,等過了三十之後他的父母雖然很急,
但她還是依然故我,時間過得是很快的,
超過四十之後她被形容為『單身公害』,
女同事很明顯的對她退避三舍,男同事也是如此,
除了一些輕浮男子之外,
這些年她也快要退休了,一次碰面她很感慨的說,
沒丈夫、沒孩子、沒朋友回家不知道要幹什麼?
這難道就是我的人生?
蘇信的堂妹年過四十之後,『女同事很明顯的對她退避三舍,男同事也是如此』?
有這麼明顯的排斥嗎?不知原因是什麼?
我也有朋友年過四十還沒有結婚的,好像沒有遇到這樣的情形。
不過可能跟所處的工作環境或和同事的個性有關吧?
蘋果蘇打 於 2014/07/17 15:44回覆 - 4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2014/07/17 06:00西方文化的誤解
在西方國家,同居等於結婚,雙方享有結婚的權利與義務,譬如遺產繼承。
同居的人對外自我介紹會稱自己有男友或女友或 partner,只是不稱丈夫或妻子。當然,他們的分手,就不需要離婚這一道手續了。
- 3樓. 安歐門2014/07/17 01:34
天下事,事事有其代價,沒得兩全其美。
年輕時,崇尚自由,帥氣揮灑人生,
邁入中年,開始未必盡如人意,帥不起來了。
到了老年,沒伴(配偶、子女)的人注定孤寂悲涼。
單身的年輕時光確實是美好而自在的。
不過,人人皆會老去,沒有伴侶的老年也確實孤獨,
但話說回來,找個人作伴,即要甘苦同當,
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作伴可以撫慰孤獨,
身體健康狀況不好時,也要負起照顧對方責任,
若兩人健康皆不佳,對照顧責任較重的一方而言,體力、年紀皆難以負荷,壓力也很大。
蘋果蘇打 於 2014/07/17 15:36回覆 - 2樓. 麥芽糖2014/07/17 01:22只是不想結婚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2/10/03/cameron-diaz-marriage-kids_n_1935352.html
Cameron Diaz: 'Marriage Just Wasn't The Thing I Was Drawn To'
- 1樓.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2014/07/17 00:22
該不會是「婚姻恐懼症」作祟吧!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