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參加末代基測大考,他的在校成績向來排名前面,哪料這次大考因為太過緊張而畫錯答案卡,結果基測成績當然是不如人意。這孩子說,如果能考第二次就好。
他這麼一說,我想起多年前,兒子考國中基測當天因為腹瀉而未能好好應試,因此又參加了第二次考試,很慶幸當時還有二次基測,這讓容易緊張的孩子多了一次考試的機會。雖然有些人認為考兩次基測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壓力,但在兩次考試機會的選擇下,可以決定是要在第一次大考後就申請入學,或是放棄申請考第二次的聯合分發入學。
今年基測只考一次,聽起來是壓力減輕了,對初次上陣大考的孩子而言卻未必是理想的方式,然而,比起明年將上路的十二國教,壓力會更小嗎?就如「超額比序」這個名詞出現時,孩子的壓力只是有增無減啊。
超額比序比什麼呢?看了報導才了解,以基北區而言,是比志願序、多元學習和國中會考三項。我納悶了,志願序也要計分嗎?那是在比什麼呢?我看了一下「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志願序積分」列表(請參考連結),這真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比序呢!
如果是希望孩子能就近讀社區高中,那麼志願序會是一個令家長焦慮的未知數。近來聽到不少家長抱怨,他們完全不解十二年國教的內容,從一開始聽到的以社區為入學方式,以為就像是國中小入學一樣,讓孩子照學區分發就可以快快樂樂上學去,但後來發現入學方式似乎沒那麼簡單,聽說要採計在校成績,後來又說不用採計了,換成超額比序。
說起超額比序,家長只要聽到「比」這個字,心思不免慌亂了,因為在學習的路上,孩子什麼都不怕,就是怕比,這個要比,那個也要比,比來比去,比看誰可以達成所願。其實這就像一場另類的大考吧?只是難度也不比大考低呀。
如果十二年國教是必須比較算分數才能入學,那麼,這樣是不是太辛苦了?苦了家長,苦了學生,也苦了學校,這樣辛苦又何苦呢?希望這對學生或家長而言是一場苦盡甘來的拔河賽,而不是一齣有苦無處訴的實驗劇場。
(蘋果蘇打.2013.6.26)
參考新聞連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2735
參考連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7362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albertheijn2013/06/27 11:13人數太多就抽籤? 沒抽中的要到哪去? 老實說, 這樣還能說"真不知道教育部的大官們腦袋都裝甚麼", 真是了不起.
- 9樓. _Yen_2013/06/27 10:07
目前的比序方式真的把事情搞複雜了。
就按學區登記,人數太多就抽籤,不就解決了,真不知道教育部的大官們腦袋都裝甚麼。
- 8樓. 醉紅塵2013/06/26 23:54
最早稱做「聯考」,然後以教育改革為藉口,把名字改成「基本學力測驗」,到現在又為了幫上次失敗的教育改革找個下台階,於是,一群昏官與蛋頭學者決定將名字再改一次,這次叫做「國中會考」,但無論是聯考、基本學力測驗或是國中會考,反正永遠擺脫不了「考試」二字,就像民進黨到死都甩不掉台獨一樣。
啊不是說「免試」?那就照學區入學啊!問題是...誰敢這樣下決定?這是會丟烏紗帽的大事啊!既然都甩不掉「考試」,那不如一切回歸原點,全部都「聯考」不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嗎?真是一群蠢官!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
單單那個「免試」來說吧!前陣子北市不就兩位在學校擔任教師的媽媽為了讓女兒進北一女而竄改子女在校成績嗎?看吧!搞啥免試?這樣的事情都可以發生,那學校幫權貴人士的孩子改成績也沒什麼奇怪之處了!
現在更慘了!因為國中會考、因為採記在校成績,上補習班成了必然,然後又因為「比序」的緣故,還得多上一個才藝補習班,有時間還得很委屈的去當一下志工,如果家裡有權有勢,還得請老師幫忙安排個班級幹部來當一當,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就只是想進入「明星高中」而已,難道不是?
看看這「明星高中」四個字!造就了多少的災難給這群無辜的學子,既然甩不掉「明星高中」,那就把一切單純化吧!不要老是搞一堆五四三的,就直接回復到最初的「聯考」,不管你是誰,反正都要考試,聯考考不好,就算你在校成績第一名又怎樣!
仔細想一想,這「聯考」是多麼完美的制度啊!
- 7樓. 隨寫人◆ 祝我生日快樂2013/06/26 22:11
十二年國交將會帶給孩子或國家什麼
我無法預測
只是政策反覆、匆促上陣
絕大多數老師、家長、學生都不明瞭的狀況下實施
真的很讓人憂心
- 6樓. 方正平2013/06/26 11:57
大部份人在比序醬缸中,只想比贏,而不想為何而比。
這個週日,有幸和MBA畢業的侄子聊上一段。所謂的MBA,只是看到別人的成功,分析出成功的道理,然後告訴其他人為何成功。但真要複製別人成功的模式,永遠不會那麼成功!舉鴻海為例,它是全世界最成功的電子代工企業,但它已經找不到再成長的動能,這是市場的極限。若有人羨慕而複製郭台銘的成功之道,也僅能將市場瓜分,而不會和郭台銘一樣成功。
反過來說,若能追尋自己的本心,找出想要投入畢生的精力去做的事,儘管可能不能達到社會期待的成功,但至少在工作上能很開心地過完一生。
不管教改如何改,國教如何延長,只要父母們仍舊要孩子在比序醬缸中打滾,只想著如何讓小孩贏過別人的小孩,我敢說,他的小朋友永遠達不到社會期待的“成功”,而且也不會快樂。因為這社會,不是用考試成績來評定一個人,就算全國最會考試的第1名,進入職場也不過是個nothing。
父母們太過關心孩子的成績、太少關心孩子的本心。巴菲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賺錢,而咱們太多的大學生,畢了業還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 5樓. albertheijn2013/06/26 10:3312年國教是不歸路, 而且是台灣沉淪的不歸路. 我實在不懂, 競爭有什麼不對.
- 4樓. 蘇信2013/06/26 10:32
比序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因為大家都想讀建中和北一女!
所以?免試升高中?
改來改去還不是一樣的『聯考』,只是名稱改了而已!
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就是有些人想大家一樣的趴在地上,
不過他們的小孩卻是能一步登天!
政壇上一堆有頭有臉的人全是師範體系出身,
他們太知道怎樣讓自已的小孩不必經由競爭出頭。
而聯考就是他們的小孩必死窄門!
連蔣孝文都是由軍事學校檢覈進大學的,
李坤儀只能考上景美才在『十八標』的助力之下弄到倫敦政經大學的學位,
就可以知道聯考有百害但卻有一利『公平』!
現在的教改百害皆有卻是連公平都做不到!
面臨十二年國教的來臨,很多家長還是在意孩子能不能進入建北第一志願。
蘋果蘇打 於 2013/06/26 16:54回覆 - 3樓. 蘇信2013/06/26 09:16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台灣的教育已經被師資法搞出一堆既得利益分子,
要讓他們謚出嘴裡的骨頭太難了,
李遠哲一定會在歷史上留名,
不過不會是他想的『破除中國千年科舉制度第一人』,
而是把台灣搞爛的第一人!
PS:能讀私校就讀私校吧,
最少私校還重視品德教育,
公立學校?很多老師只能『只教不管』,
因為也由不得你管,管的結果就是人本出來開記者會!
說到品德教育,多數私校的管教確實比較嚴格。 蘋果蘇打 於 2013/06/26 15:44回覆 - 2樓. 蘇信2013/06/26 08:38
一個社會一定是建構在如同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
而這些『教改學閥』卻想把台灣改變成齊頭式平等的扁平結構,
也就是努力和不努力的人都可以享用同等的待遇,
那努力的人不就是呆子?
昨天剛出來資料的說是台灣的『平均薪資』倒退了十六年,
不倒退才怪,因為一堆『我是大學生』的人拉低了平均薪資。
PS:一樣是服務業有人年薪百萬,但也有人一年換二十四個老板。
蘇信談的問題又有待深入討論了。 蘋果蘇打 於 2013/06/26 08:47回覆 - 1樓. 蘇信2013/06/26 08:29
教改只是一堆『半瓶子晃蕩』的人搞出來的家家酒!
問題是家家酒可以說『不玩了』,
教改卻是拿我們的小孩當作『白老鼠』在玩,
從建構數學開始到師資法的建立全是一堆私心自用的人弄出來的。
不否認師資學分班的老師裡面有很多是想百年樹人的,
不過卻是更多只是想混個當職業的人,
既然已經改變了需要『最好的人當師資』那為什麼還需要蔣介石特許的『保護』?
(國中小老師只要大學畢業可以到九職等,碩士可以到十一職等,博士更可以到十三職等)
最慘的是一些只有教育行政職的人員也外放當校長之類的職務,
(前幾天新竹某校長酒駕還大言不慚的就是此類)(因為縣級督學最高大概只能到九職等)
有這種『老師們』大家還差什麼不了解比序?
PS:格主大概不是公務體系人員不了解職等的關係,
鄉鎮長大概是九職等,十一職等相當於少將,
十三職等等於中將。
大部份的高考及格的公務員一輩子的競競業業七職等退休是必然的,
能到九職等你家燒了好香。
泛綠拿出來的領高額退休俸的例子大多是教師退休。
希望十二年國教是一條穩當的路,而不是不歸路。 蘋果蘇打 於 2013/06/26 08:5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