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納蘭性德寫了多闕悼亡詞給他的夫人盧氏,"待結個,他生知己"
納蘭也寫了金縷曲給好友顧貞觀,其詞如下: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錙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英雄淚
君不見,夜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啄,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知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
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然重諾,君須記
納蘭雖是滿人,且為貴公子,但熱愛漢文化,視漢文人顧貞觀為他的良師益友,得知好友要營救流放在寧谷塔(大陸黑龍江)的吳兆騫,對朋友肝膽相照,古風俠心的納蘭奔走出資,5年後終於讓吳兆騫回到京城,並且聘吳為老師,教導弟妹.3年後,吳病逝,納蘭為他治喪恤孤,可謂仁至義盡.
顧貞觀也曾寫下<金縷曲>給謫戍寧古塔的好友吳兆騫,其詞如下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
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
數天涯依然骨肉, 幾家能夠?
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知如今還有
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
盼烏頭馬角終相救
置此札,君懷袖
西漢.司馬遷作史記<刺客列傳>戰國.豫讓為報答賞識他的智伯,後來智伯為趙襄子所殺,豫讓"漆身為癞""吞炭為啞"要為智伯報仇,他說:士為知己者死,死而無憾.
讀這些故事,念述作詩詞,總為他們的偉大情懷深深感動,震撼於古人是如何背景下願為知己者死,而現代人生活社交媒體發達,臉書好友一堆,現實生活中卻無人可傾訴心事,直嘆世間知己難尋.
我個人想法是朋友不是讓你傾倒煩憂的垃圾桶,也不是討論政治八卦的砕友,如果能走在人生路上,為同一美景感動,為某句詩詞同聲嘆息,有共同理想努力,一同老去的歲月累積下,一個互望眼神就知道對方心裏想法,那才是知己.
最後我要用簡媜在"我為你灑下月光"這段詞為這篇短文結尾
若還有一陣清風靈雨等在未來
若還能遇到梔子花淡淡地開
若還有一彎欲語還休的月牙掛在天空
還有一首詩一篇美文在眼眸間流動
若還有一個純真的你,浪漫的我
恰好走在同一條青春路上
則不妨用我們熟悉的納蘭性德詞句,與你相約:
老友啊老友~
"待結個,他生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