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用..............黏土
2010/02/17 18:06
瀏覽71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一)黏土的生成
(1)黏土的生成與主要成份:
黏土佔全地殼75%,由分解的長石(火成岩或玄武岩)而來。唯一種矽砂和氧化鋁的水合物,其化學式為Al2O3 2Si02 2H2O。(長石化學式為Na2O Al2O3 6SiO2)在經歷幾百萬年來的風化(侵蝕)作用,逐漸分解成為要顯微鏡方可分辨的細微顆粒(粒度約在千分之一毫米)。在自然的過程裡,水再和這些顆粒化合形成黏土的晶粒。其晶粒的形狀大致是呈平的或頁狀,這就是黏土具可塑性的原因之一。
(二)黏土的種類
黏土的種類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1)一次黏土(殘留黏土或稱原生黏土):
在母岩的原地形成,並未經水、風或冰河所遷徙;質純而白。磁土即屬於此類黏土。
(2)二次黏土(次生.漂積或遷徙黏土):
由母岩遷徙而來,藉由水、風或冰河遷徙到低漥靜止處;如湖泊、大海。因此含多種礦物類的雜質,如鐵、錳、鉻、、、、等。使黏土有色燒後呈黃至棕、紅、綠不等的色澤。如陶土屬於此類黏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