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Player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呂育綺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毛澤東當家時期的對岸共產黨,血洗武統圖我甚殷,軍事緊張且歷經兩次交戰狀態,後來止於宣傳統戰與文武恫嚇,當然蔣總統也不示弱,高呼反攻大陸口號還以顏色,誰怕誰,後面隨著大小三通兩岸交流,關係漸趨融洽,馬總統尤其史上「兩岸雙中」關係最好時刻,「馬習會」創造難能可貴重接觸歷史,但再隨著民進黨執政,形成統獨另一種漢賊不兩立,兩岸回歸老死不相往來兩蔣時期狀態,有過之而無不及,民間疏遠官方乃緊張,政治緊張則帶動軍事緊張連帶效應,軍事緊張則兵源缺口難題又浮上檯面,徒法不能自行,徒武器亦不能自發砲。

徵兵為主、募兵為輔台灣傳統兵役制度,已被全募兵始作俑者陳水扁及付諸實現的馬英九兩總統毀了,義務役期縮短,加以少子化必然同時少男化,足額徵兵雪上加霜,難上加難,軍中人事「抓龜跑鱉」,人員捉襟見肘,補缺也許只能挖東牆補西牆了!故而多年來台灣缺兵不爭事實,也不是國防機密,高級將領不可能缺,缺的永遠是基礎幹部如尉官與士官,最缺無疑是基層士兵。再瞧潛艦國造「爛尾艦」頭更大,潛艦國造小孩玩大車,人小鬼大,沒學會走路就想學跑步,閩南話說「未學走就要學飛」,蔡英文學蔣經國十大建設好大喜功,遺憾沒人家一成的本事,潛艦顧名思義潛入水底的艦,沉不下去與沉下去浮不起來,都不及格,前者出糗鬧笑話,後者會死很多人喔!主持潛艦國造計畫的黃曙光棄職潛逃,不陪「北七」政權玩了,動輒數百億預算,立委不給過就是中共同路人,9年來多少納稅錢被民進黨當沙灘貝殼糟蹋,將來務必詳查,國造潛艦IDS變無解藥的AIDS嗎?

我是女生免服義務役,沒體驗不知部隊營區苦悶,但我家唯一當過兵的老爸,一提軍旅就火冒三丈,罵歸罵卻仍津津樂道「愛屁」阿兵哥點滴,果然愈痛苦留念愈多,他說軍營一天都不想多呆,草綠服一秒鐘都不想再穿,要叫他再當一次兵他寧可自殺,百萬年薪也誓不回役,足見職業軍人日子多難捱,薪餉與勳章何者激勵大?見仁〈人〉見智〈思考〉也,國軍徵才怎可能既要馬兒肥,又要馬兒不吃草,然而民進黨政府喜歡挑釁解放軍,叫國軍承受接戰壓力,在野立委幫執政黨製造政績,立法幫軍人加薪,拉住既有軍心暨吸引新人報考軍校,行政院居然不領情,怪國民黨雞婆,放棄覆議卻要釋憲,預算也索性不編,別說沒窮盡救濟管道就聲請釋憲不合法,違規人認為罰單不合理就拒繳罰款也站不住腳,為執政黨作嫁的國民黨,真是狗咬呂洞賓!

士官直升軍官並非不可行,聽聞國軍正鬧「基層軍官荒」,國防部解套之道是對內發命令通告,陸軍有意開闢士官晉升軍官之另一條「終南捷徑」,只要遴選受訓10周就可直升少尉,尉官缺「內舉不避士」卻換來軍中一片譁然,批評頂頭高層搔錯癢處。

基骨軍官幹部不足確屬國防一大警訊,填土不實地基鬆軟,整棟大樓即搖搖欲墜不穩固,這是淺顯易懂道理。過去士官欲轉任軍官,必須取得官校學資方能晉階尉官,學歷鴻溝導致士官升遷無望,更回顧那古早年代,社會上目不識丁文盲充斥,軍中尤然,老兵棲息養老,所以產生一堆萬年老士官長,不過那批實戰經驗豐富的士官長,功高震主連隊長官通常不敢管,其輩動輒搬出老總統壓人─「老子在打抗戰時,你這乳臭未乾小伙子不曉得還在那裡〈還沒出娘胎〉呢!」白目連長很快就接到司令部「關切」電話,反倒尉級排長易被盯死死的,另外士官長只負責單純內勤業務,不用帶兵出操累的要命,免參加早晚點名,幾乎放牛吃草「編制內狀況外」悠閒,享類似「營區無冕王」殊遇,以致他們寧願士官長當做終身職。

ADDY9545
圖片取自:(FB 賴清德

軍隊打仗靠落實訓練,體能戰技本職學能,無可諱言這方面士官較厲害,教育班長示範動作尤其紮實標準,而且士官們已士級到頂,無緣掛扁擔尉階,認命吃苦耐勞,曬的黝黑身強體健。至於軍官,臨場反應領導統御或許較行,但畢竟知識不等於專業,養尊處優的「白面書生」光靠一張嘴領導,若言士官有勇無謀,軍官就是有謀無勇了。

按新規定,陸軍部隊35歲以下具大專學歷以上志願役在營士官,將可接受原兵科訓練取得預備軍官任用,附帶條件尚有體能鑑測合格、智力測驗成績達100分以上、近三年考績甲等。參照警官養成教育,有四年制本科班、二年制專修科班、數個月警佐班,結業統以巡官派任,來源包括在職警員或巡佐。可知短期陞官速成班警界早存在,公務體系亦有薦任、簡任升官等訓練,只差日後升遷積分採計有差別罷了,多管道升職可行性甚高,何必獨薄軍方?向來實施之四年半及一年十個月大專預官役,毫無軍旅閱歷仍幹得有聲有色,現職「排副士官」不行豈不怪哉!

缺軍官癥結恐在於其職業缺乏吸引力,年金改革讓職業軍人利空出盡,污名化使榮譽優越感喪失,欠缺總兵源才是整體問題,挖東牆補西牆,西牆補好東牆又破,根本無濟於事。兩位蔣總統對現役暨退除役官兵照顧無微不至,榮民證、戰士授田憑證、專設退役特考、水電車票及娛樂場所半票優待、比敘條例比一般公務員少奮鬥十年,物資匱乏農業社會,尤其大陸兵荒馬亂時,有錢未必買得到米糧,實物配給請農會服務到家,眷屬無虞餓肚子讓軍人戰場上無後顧之憂,貼心作法左鄰右舍都稱羡,鼓勵志願留營也採「即簽即升」制度,二年一約賣身契保證馬上升,前國防部長馮世寬是退將廟祝找來的,請問士官逕轉軍官有何不可?

另外,軍官養成不宜揠苗助長,少子化與志願役掀退伍潮,國軍需才孔急,軍士官基層幹部尤其短缺,前國防部長馮世寬當時又有操之過急新主意,擬議將軍官學校修業年限四年切半為兩年,俾解決軍官荒頭痛問題。

軍官發生斷層,後繼無人甚至現有人力不足,職缺乏人問津,事出必有因,少子化與募兵錯誤決策是缺額招募困窘主因,年金改革造成軍公教人心惶惶亦為重大因素。軍事訓練不輕鬆,趁年輕先苦後甘,付出代價將來解甲歸田有相對養老殊遇,年改卻造成其輩後顧之憂,軍營枯燥軍旅苦,從軍樂融融乃違心之論〈我爸說的〉,革命軍人除質疑為誰而戰與為何而戰,所謂是「為誰辛苦為誰忙」,重賞之下方有勇夫,兩位蔣總統鼓勵投筆從戎,志願役優惠措施不手軟,蔡政府與賴政府連這些基本福利都吝嗇「施捨」還砍,職業軍人心理當然不平衡,影響執干戈以衛社稷熱血報國意願。

長江後浪推前浪薪火相傳,人事新陳代謝有一定合宜速度,縮短軍校訓練期,訓期對折成效勢必也隨之打折扣,揠苗助長會導致稻苗不及長大,欲速則不達,急就章難成事反易壞事,很多事須按部就班,國防軍事豈能飢不擇食,寧濫勿缺應付性補足員額心態,官校生與士校生程度有別,強摘不夠成熟果實通常不甜,馮前部長之見顯然病急亂投醫。行之有年正期、專科、專修班,軍事院校取得正副學士學位,和警官或警察學校一樣,須報請教育部授予學位暨核備,故大學法四年為原則修業期限規定,法制不可因事偏廢,資賦優異跳級屬少數例外個案,不能成一般原則通案。

司法官正規訓練期程最長,仍不免培育「恐龍法官」與「胡搞瞎搞檢察官」!過去監所雇用管理員遴選,即考即分發,臨時管理員更是報到馬上排崗位執勤,養成教育不足,以致人犯脫逃、暴動和自殺狀況百出,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認不解決不行,雇員班才一期接一期密集開課受訓。聽說高中考警大本科的較守校規,現職考取則對軍事化生活管理不以為然,會嗆學校入學純為了當快速升遷跳板罷了,若非法令規定升官要具備官校學資,誰願來受訓吃苦,在校學業與操行成績不佳,頂多分發鄉間,薪水一樣,勤務反而單純危險性低呢!

總之,事前周全準備勝於檢討懊悔,四年制大學部培植中級軍官搖籃,國防部缺官,降格以求縮成「類專科班」,部長騎驢找馬,也就是「先求有再求好」,攸關學員前途長遠權益,學歷恐是待解棘手問題,國防部不可能要脅教育部「千山我獨行」特權,專科直攻碩士門窄難度高,將喪失招徠人才投入之吸引力。不過現在進修管道愈來愈暢通,邊就業邊充電,肯上進到處是機會。

師父領進門,修為在個人,學藝不精,出師陣亡屬咎由自取,但不教而殺謂之虐,平時訓練多,戰時犧牲少,沙場無情且殘忍,操練打混對敵嚐惡果,軍校專門負責訓練作戰,國防部忍讓「半生徒」子弟兵上戰場白送死嗎?傳統重實務戰技不重專業學識,軍人如一介武夫,速成班如若比照公務員考試晉用,簡易職前訓練輔以實用在職訓練,儘早赴單位實習接觸高科技武器,本職學能依資質優劣及兵種需要因材施教,亦極可行,服役年限則良心建議取消侵害工作權保障之強迫退伍不合理規定,以解套當下軍官補充不及燃眉急。

卓內閣捍拒軍人加薪,讓筆者想起已然當今聖上的當年賴內閣,為何不調薪因素由林全葉克膜改賴清德氧氣罩呢?下台前林全也拒給公教調薪,賴清德院長才走馬上任幾天,「賴神之箭」首發即射向軍公教調薪,調幅雖只聊勝於無區區3%,國人奇怪的不只是賴揆為何突佛心來著「發願」給公教加薪,民進黨籍行政院長關愛眼神居然投注到非其族類的公務族群,更感納悶的是為何林全前院長評估未來經濟情況並無調薪空間,甫才接任的賴揆評估卻樂觀允許,而綠委評論是不調決策對、髮夾彎要調決策也對〈民意支持後者〉,請問徐國勇發言人,調薪考量經濟因素由葉克膜改氧氣罩是何道理呢?

二個月不到經濟就好轉到足以調薪,是農曆七月好兄弟暗助,還是台灣物價指數與經濟景氣瞬息萬變,抑或「賴市長積怨」對氣象局很感冒的賴院長引用颱風菜價「預期心理」?昨天家貧如洗,今天家財萬貫,一夕致富好歹像貪污犯交代一下「不明財產」的來源吧!一下子通知病危,一下子又宣告病情穩定,到底是「林醫師」誤診嚇壞家屬,或「賴醫師」刻意隱匿粉飾太平?尤不可思議者,前後宰相奏摺相左,昨非今是南轅北轍,「英皇」居然全眾卿所言甚是「准奏」,朕意何以如此「天縱英明」,這很難自圓其說吧!假設半年後再度改組,新閣揆加碼到5%,您意下如何?

年改長鞭先抽得滿身瘀傷,然後拿張狗皮膏藥止痛,砍一塊錢、補償一毛錢,就如盜匪搶光身上財物,臨去丟下一百元讓受害者搭計程車,這種「盜亦有道」不要也罷!所以刪年金再略施小惠微加薪,「未來賴皇」的這般皇恩浩蕩,蔡賴兩皇互相矛盾的。軍公教調,國營事業及公股行庫搭便車跟進,退休公教族也沾光蒙利,調薪幾乎通通有獎〈民間企業買不買單隨意〉,吃公家飯的所得可謂水漲船高,筆者老爸每月約六百元18%優惠利息因年改即將歸零,調薪後「虧損」帳目勉強扯平,對賴揆「德政」的確感懷在心,理當樂觀其成,只是聞到濃濃政治味,未見政策形成專業性。

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接受壹電視專訪,預言年改上路民進黨一定很淒慘,確實沒錯,年金遭砍聽的不算,眼見為憑,當看到存簿入款縮水時,怒氣才會爆發〈脾氣也會磨平消退〉。林全是公認對公務員最不友善閣揆,然而賴清德恐亦算盤掛胸前,每顆珠兒都盤算著選票〈家父十分討厭民進黨就不太討厭賴〉,明顯政策買票暨未雨綢繆澆息年改怒火,這樣子施政著重選舉考量的內閣,不是選舉內閣什麼才是選舉內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