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身輕如雲
2010/04/22 04:30
瀏覽1,783
迴響9
推薦149
引用0
 

2010/4/15()

身輕如雲,心生蓮影,放空一切,與佛相應。

我們常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但我們常常是休閒的時候想到工作,工作的時候想著休閒,這樣下來,似乎工作與休閒這二件事都沒有作好。尤其是在發覺了人身難得,歲月如梭之後,許多人開始很拼命的工作,不敢休閒,有更多的人從此就放下工作,拼命的休閒。拼命工作的人覺得休閒好像是墮落、怠惰,拼命休閒的人又覺得人生幾何,此時不享,更待何時?難道工作與休閒不能合而為一嗎?寓工作於休閒,或是寓休閒於工作,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嗎?

其實,休閒,是一種心的現象,是一種靈魂的狀態,是一個人和自己合為一體,當一個人和自己互相協調一致的時候,這才真正是休閒時刻。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說:「只有休閒中的人,才可以享受幸福快樂的美滿人生」。他認為娛樂的層級最低,遊憩居中層,最頂層的休閒內涵則是沉思。德國哲學家畢柏(Josef Pieper1965)認為「休閒應是指一種感覺的品質」,如果一個人看似悠閒,但卻為無事可做而煩惱,此時就不能稱之為休閒,休閒的獲得與否是由個人認定的。他並主張在休閒之中,養成認識世界之真相的能力。換言之,休閒活動乃是以沈思(contemplation)的方式,主動地探索世界之真實面的哲學工作。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首杜甫絕句裡,展現的是大自然中春光萌動的韻律:司空見慣的鳥、鷺、柳、天、住屋門窗,可視線所及的空間卻是寬廣、浩渺無比──西面是千秋積雪未溶的山嶺;東邊停泊著的是遠自萬里外的江蘇行駛過來的船呀!沈思是所有活動中最令人愉快的一種,是來自內在的價值,是最能夠自我滿足的一種活動。當詩人於禪定時放鬆身心,身輕如雲、心生蓮影,並且放空一切,入住於三昧,就會與佛相應,以小見大,以狹喻廣,以宏大的襟懷找到解開禁錮的方法。(資料來源:千手千眼話觀音──從生命與社會關懷的角度看心靈修持對輔導工作的重要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修行方法
上一則: 狗跳牆難爬樹
下一則: 食養人體魄茁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9) :
9樓. 溥新
2010/05/20 21:32
休閒於心靈
是的
心靈是休閒的狀態


工作效率會更好
繃緊只會惡性循環
祝福您
法界吉祥

寓工作於休閒
寓休閒於工作
放鬆身心禪定
解開禁錮見佛
祝 吉祥如意
ez2010/06/02 06:09回覆
8樓. ef
2010/04/27 00:07
適當的休息是為走更遠的路

不管再忙碌,還是要有充份的休息

畢竟人到了極限或疲憊之時,反而什麼都做不好...

若身、心、靈時時學會放鬆與自在

則又何事不能應對自如呢!


從分享開始,我們的世界將大不同...
從自己開始,用熱忱感染這個世界...

宇宙在循環
身心也要循環
工作與休閑應適當調節
工作順利
身心健康
ez2010/05/01 01:59回覆
7樓. gladys99
2010/04/26 13:57
對聯

雲窗霧閣事悠閒

山光水色不揚波

~雲淡風輕  自逍遙~

謝謝ez老師 圖文分享

風雨入林不礙事
換得清涼暑意消
滴答水聲伴我眠
夏日午後最偷閑
感恩對聯相贈~~
ez2010/05/01 01:54回覆
6樓. 烈日春風
2010/04/24 20:51
回應身輕如雲

好棒的聲、影,洗我倦困的身心

 udn 老姜的部落格 ,也是另類的大快人心

感恩支持與鼓勵喔~~ ez2010/05/01 01:36回覆
5樓. 雜糧麵包
2010/04/23 22:29
自由放鬆

休閒,是否就是一種自由放鬆呢?

身體肌肉得到自由放鬆、心靈精神得到自由放鬆。

祝 愉快休閒唷!

除了放鬆之外
智慧能更增長
休閑的目的就達到了
謝謝支持與鼓勵喔~~
ez2010/05/01 01:17回覆
4樓. 黃冠軍
2010/04/23 14:28
休閒

對於在忙碌的工商社會的人們而言,休閒似乎是一種奓侈品,

有人說有錢才會有閒,想想這句話還滿有道理的。

冠軍兄您好
休閑的方式有很多
有錢,有花錢的玩法
沒錢,也有不花錢的休閑
休閑之後
身心若能獲得舒緩
休閑的目的就達到啦~~
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喔~~
ez2010/05/01 01:15回覆
3樓. 岱靈
2010/04/22 13:50
謝之

很好

說到我缺點了

好累

玩瘋了

該靜心了


岱靈^_^
呵呵~~
有時
不正確的休閑
比工作還辛苦喔~~
ez2010/05/01 00:56回覆
2樓. 佛法的贈禮**忘了感恩!
2010/04/22 11:35
法喜

你好:謝謝分享!

好友說的是呢!

我也覺得沉思是最好的休閒

而這更好的是~~禪

我也常禪修,每次的身心都有體悟呢!

祈願 吉祥如意

西方人所達到的禪境
應該就是透過沈思的
所以
西方才有這麼多的哲學家
他們的境界也是很高超的
祝 法喜充滿
ez2010/05/01 00:34回覆
1樓.
2010/04/22 05:56
不迷惑
心容易被外物所迷,以真智慧觀心,不迷惑。
迷惑的心
只有真智慧能尋回
謝謝支持與鼓勵喔~~
ez2010/05/01 00:2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