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9/2(三)晨:
金木水火土,地水火風譜,
五行對四大,無常虛空境。
「五行學說」是中國上至宇宙形成,下至人事關係等各種事物的理論基礎,亦是中國最基本的自然哲學之一。「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構成宇宙的「行」(註:行即運行之能之意),存在著相生與相剋的關係。就物質差異性分別,大體上也有金木水火土之不同,觀察週遭事物固然如是,以生物粗略譬之,骨肉,土也;血,水也;血液含鐵等礦物質,金也;溫度,火也;血氣之運行,身體之生長,木也。以氣候言,春天生氣盎然如木性之伸展,夏天炎炎如火性之燥熱,秋天蕭索如金性之肅殺,冬天酷寒如水性之陰冷,而金木水火其性之顯,不能不依附土,故另有四季土月(即辰戌丑未月)。(資料來源:四海龍王傳說)
釋迦牟尼佛所說地水火風「四大」之別,與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均是對於質能本身所具差異性之分類。「大」者,言其普遍無物不有的意思,包括物質,也包括精神。四大的屬性和作用是:
地大以堅固為性,能載萬物;
水大以潤濕為性,能包容物;
火大以溫暖為性,能成熟物;
風大以流動為性,能生長物。
若以人為例,人以皮肉筋骨為地大,血液唾精為水大,體溫暖氣為火大,吸氣呼氣為風大。其實一切萬物都是由這地水火風的四種性質所和合而成,也都是條件關係聚合的暫時存在,等到關係條件分散了,萬物都是要無常散壞的。所以,無常、緣起性空是一切法的實相。就像人死了,骨肉歸地,濕氣歸水,暖氣歸火,呼吸歸風,是為「四大皆空」。然而,即使人活著,四大也不斷地在變化中,地大不調,則肌體筋骨出毛病;水大不調,則畏寒;火大不調,則發燒,風大不調,則氣喘。輕則傷身,重則死亡,也是「四大皆空」。但是,這裡所說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空洞洞的空,而是說萬物的本身,並沒有可以特立獨存的實在自體,佛法稱這樣的存在為幻有、假名有、或世俗有。我們若能夠真正知道無常生滅、緣起性空的道理,必定會提昇積極向上向善的精神,達到人生至高至善的境界。(資料來源:四大分離「地、水、火、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9樓. 映月(休格)2014/03/19 01:11
佛教講聞,思,修,證,若沒有經過觀行的<修,證>,是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亦即無法斷煩惱.
- 8樓. 溥新2009/09/16 20:13可以離開許多執著
觀察五行 四大的聚散變化
深切體會緣起緣滅 可以離開許多執著
- 7樓. 王國良(阿國)2009/09/13 13:11應心存善念,應多做善事
人們應體悟無常的生滅與緣起性空的道理,應心存善念,應多做善事,則社會必會更臻於祥和的境界。 - 6樓.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2009/09/12 18:20不調皆是心的根源
在 大地宇宙 人 家庭都有五行 人的內臟 肝屬木 心屬火 脾屬土 肺屬金 五行相生或相剋 與佛家的四大相通 若都不調 身體發警訊 易經 道家 佛家都講修心 只是名相不同 都是這一念心 最終要有佛的正知見 心正則身安 再來轉動業力 業未消不能生福 很難契入這一念心佛法廣大無邊 學佛的路 可朔性很高 超越無限可能 佛是標竿 自個兒淺見 謝謝好文分享 祝闔家歡 - 5樓.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2009/09/12 01:08晚安
兄台吉祥
老祖宗的學說與佛經的智慧
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資糧
值得好好研究 探討
甚至了悟
在此先遇祝 教授
教師節 愉快
- 4樓. 春眠。人間如夢,2009/09/12 00:34^^
大哥對宗教的體悟挺有一番見解,也讓看的人跟著受益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 3樓. 牛兒2009/09/11 23:12...........
偶爾看看研究這個
也挺有意思的
- 2樓.2009/09/11 16:30酸
疑!金木水火土,那一個屬酸性呢!
藍星最近常被蚊子咬,一定也是酸性的啦~
該吃檸檬來解一下毒了!cc
祝天天都開心喔~
- 1樓. 湘野莫佬*~我跟親愛的去台北了~2009/09/11 10:12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八卦是老祖~~
湘野莫佬~(U莫~莫代誌)~~歡迎光臨~~敬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