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7(二)晨:
德智兩全,愛物兩捨,
四事通達,圓滿人生。
德勝智謂之「君子」,智勝德謂之「小人」。君子挾智為善,小人挾智為惡。故,為人應育其德,成其智,使德智兩全。
人在生前與死後,皆兩手空空,無所擁有,照理說應該沒啥可以割捨的。可是人在生後與死前,日積月累,可割捨之事物著實甚多。問題是,擁有容易割捨難。這種對世俗之眷戀,乃是人之常情。有是常人快樂滿足的來源,無是常人悲傷煩惱的火種。老子有曰:「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捨物可貴,捨情可佩,捨小愛成就大愛,能捨之人的境界是高乎常人一等的。(資料來源:捨)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這個管理學上著名的「木桶原理(Cannikin Law)」指出,一塊短木板對於木桶的容量有決定性的影響。
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有脆弱點,有的人德智不全,有的人貪執愛物,而痛苦和煩惱往往就發生在我們最脆弱的部分。人是不可分割的,根據木桶原理,我們實在應該從最嚴重的壞習慣出發,賣力清理我們的心靈弱點,通過智追求真,通過德追求善,通過捨追求美。只有在德智兩全,愛物兩捨等四種方位上面面俱到,通達無礙,才能建立真善美的圓滿人生。
Secret Baby Talk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gladys992009/07/20 11:50木桶原理(Cannikin Law)
後學再上網研讀木桶原理(Cannikin Law) 受益匪淺,看似理論,但應用及演變極為巧妙,
下面文字很受用
木桶定律”可謂是極為巧妙和別緻的。但隨著它被應用得越來越頻繁,應用場合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已基本由一個單純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這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木桶”不僅可象徵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也可象徵某一個員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則象徵著整體的實力和競爭力。 所以,在加強木桶盛水能力的過程中,不能夠把“高木板”和“低木板”簡單地對立起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高木板”,與其不分青紅皂白地趕他出局,不如發揮他的長處,把他放在適合他的位置上。
- 4樓. 溥新2009/07/17 11:16要努力在哪裡
擁有 是人最大的煩惱與痛苦的來源
想去掉[擁有]的觀念 先要能發現含有[我的]的心念
才會知道自己想要的真多 卻又是帶不走
才有機會領悟 要努力在哪裡
- 3樓.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2009/07/13 14:13本具
天然的性德是本具 因自心出軌而染濁 不斷回來清淨心就有德 同時就有慧 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在自性裡 心向外而不能彰顯
孔子說: 何謂君子 文質彬彬 文彩即質地都具足 這是道德上的修為 與佛家的性德有層次之分野 謝謝分享
- 2樓. 黃冠軍2009/07/13 14:00五育
以德智為首,可見品行道德實為智慧的表徵。 - 1樓. 王國良(阿國)2009/07/13 11:30凡事要捨得
「既以與人,己愈多」是佳句,施比受更有福,的確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