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趙寧和我 回應格友WWS「趙寧與妻訣別書」而想起
2011/01/06 02:12
瀏覽1,249
迴響5
推薦18
引用0
2008年初秋高中學長給我封信,說趙寧已經走了。這我已經知道,只是當時感覺並不太深,反而是這封信讓我回憶起趙寧在學長和我高中那個階段所造成的影響是既深且遠。
當然都是「趙寧留美記」所引起的。這本書是當時社團裡文書組組長所貢獻的,是我們的小小圖書館的藏書之一,原本我要貢獻的是「三國演義」,不知道什麼原因被婉拒,或許是年紀的因素,不論是作者或是書的年齡都太大了,這個小圖書「館」﹝大概只有一小紙箱﹞收藏的差不多都是當代的,其中一本就是「趙寧留美記」。
讀這本書剛開始還不是心甘情願,第一作者沒聽過,其實當年聽過的作者也沒幾個;第二書名是留美,似乎也不怎麼有趣,我的成績只圖畢業,留學不在夢想的範圍,要不是捐贈者一直說好﹝好像除了說好也沒有其他的﹞,而主要的是也沒有其他的可以選。翻開之後大喜,因為有漫畫,字又排得很寬,所以一頁沒有多少字﹝和「三國演義」比﹞,一副很好「啃」的樣子。
好啃的書很多,然而啃起來像是甘蔗渣的也不少,而「趙寧留美記」品味起來卻是美滋滋的。
我和學長先後讀過決定拜在門下,做兩個不僅不記名,而且是連師父本人聽都沒聽過的徒弟。既然有所師承,也得學些、練些本領這是理所且當然的,練的功夫既非有益日後留學,亦非筆下文章、更非漫畫塗鴉,而是我們認定的脣槍舌劍,他人看來的油腔滑調。
當時我們以趙寧為榮,日後趙寧似乎並沒有以我們為榮,因為練了一段時間,誰都沒有因此撈到一個美眉。但是互相抬槓一旦上癮了,儘管沒有美眉,倆在一起亦是樂此不疲,深感在師父﹝怎麼可以用「茶房」稱呼﹞門下獲益匪淺,雖無日後圖霸江湖的雄心大志,但是度過高中苦悶的青春期確實是幫很大。
忽忽三十多載,學長的一封信又將這段歷史記憶打開;這是趙寧在我生命的前期留下的,而趙寧在這本書之後如何發展,又寫了哪一些作品我就不太注意了,直到回應格友WWS的文章─「趙寧 與妻訣別書」,寫完再看一遍之後,又發現自己的「天命」。
在「我想我知道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中寫道「‧‧,回顧來時路一切都有脈絡,也有因緣際會,這就是「個人」的天命」,「趙寧留美記」就是這麼一個現成的例子。
先後有兩次回應:
第一次,是趙小二而不是趙茶房
在台灣好像沒有稱服務生為茶房的,由趙寧留美記來看他是在餐廳打工,所以是店小二,但他就是創造了趙茶房這個專有名詞,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本事不止於端盤子,但是一輩子當定茶房,還沒人跟他搶。
第一次讀到他的留美記才發覺可以這樣寫文章,還可以在旁邊畫漫畫,漫畫還有打油詩助陣,真可以讓人看得心花怒放,留美記的「以苦作樂」的寫作態度對羊藤居是很有影響的,不信?去看看。
十分主張大家再將趙寧留美記拿來看看,不單要看好笑的,還有寫不到的滴淚處。
第二次,
趙茶房並不只是一位作家,甚至於是羊藤居學習的對象,在三十多年前。
以形式來講,除了沒有漫畫,散文、打油詩兼備;以生活經驗來看,故事都在國外開展,而且都是「基層」幹起;從表達方式自然都是苦中作樂,自娛娛人,娛人而又自娛。
當然在時代背景上那是那個年代的留學生,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台灣留學生,而羊藤居寫的是部分現代的移民生活,要想「學成歸國」,或許只有貨機可搭。
昔日我以趙寧為榮,他日趙寧以羊騰居為榮否?
想來已經等不到這個答案了。
當然都是「趙寧留美記」所引起的。這本書是當時社團裡文書組組長所貢獻的,是我們的小小圖書館的藏書之一,原本我要貢獻的是「三國演義」,不知道什麼原因被婉拒,或許是年紀的因素,不論是作者或是書的年齡都太大了,這個小圖書「館」﹝大概只有一小紙箱﹞收藏的差不多都是當代的,其中一本就是「趙寧留美記」。
讀這本書剛開始還不是心甘情願,第一作者沒聽過,其實當年聽過的作者也沒幾個;第二書名是留美,似乎也不怎麼有趣,我的成績只圖畢業,留學不在夢想的範圍,要不是捐贈者一直說好﹝好像除了說好也沒有其他的﹞,而主要的是也沒有其他的可以選。翻開之後大喜,因為有漫畫,字又排得很寬,所以一頁沒有多少字﹝和「三國演義」比﹞,一副很好「啃」的樣子。
好啃的書很多,然而啃起來像是甘蔗渣的也不少,而「趙寧留美記」品味起來卻是美滋滋的。
我和學長先後讀過決定拜在門下,做兩個不僅不記名,而且是連師父本人聽都沒聽過的徒弟。既然有所師承,也得學些、練些本領這是理所且當然的,練的功夫既非有益日後留學,亦非筆下文章、更非漫畫塗鴉,而是我們認定的脣槍舌劍,他人看來的油腔滑調。
當時我們以趙寧為榮,日後趙寧似乎並沒有以我們為榮,因為練了一段時間,誰都沒有因此撈到一個美眉。但是互相抬槓一旦上癮了,儘管沒有美眉,倆在一起亦是樂此不疲,深感在師父﹝怎麼可以用「茶房」稱呼﹞門下獲益匪淺,雖無日後圖霸江湖的雄心大志,但是度過高中苦悶的青春期確實是幫很大。
忽忽三十多載,學長的一封信又將這段歷史記憶打開;這是趙寧在我生命的前期留下的,而趙寧在這本書之後如何發展,又寫了哪一些作品我就不太注意了,直到回應格友WWS的文章─「趙寧 與妻訣別書」,寫完再看一遍之後,又發現自己的「天命」。
在「我想我知道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中寫道「‧‧,回顧來時路一切都有脈絡,也有因緣際會,這就是「個人」的天命」,「趙寧留美記」就是這麼一個現成的例子。
先後有兩次回應:
第一次,是趙小二而不是趙茶房
在台灣好像沒有稱服務生為茶房的,由趙寧留美記來看他是在餐廳打工,所以是店小二,但他就是創造了趙茶房這個專有名詞,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本事不止於端盤子,但是一輩子當定茶房,還沒人跟他搶。
第一次讀到他的留美記才發覺可以這樣寫文章,還可以在旁邊畫漫畫,漫畫還有打油詩助陣,真可以讓人看得心花怒放,留美記的「以苦作樂」的寫作態度對羊藤居是很有影響的,不信?去看看。
十分主張大家再將趙寧留美記拿來看看,不單要看好笑的,還有寫不到的滴淚處。
第二次,
趙茶房並不只是一位作家,甚至於是羊藤居學習的對象,在三十多年前。
以形式來講,除了沒有漫畫,散文、打油詩兼備;以生活經驗來看,故事都在國外開展,而且都是「基層」幹起;從表達方式自然都是苦中作樂,自娛娛人,娛人而又自娛。
當然在時代背景上那是那個年代的留學生,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台灣留學生,而羊藤居寫的是部分現代的移民生活,要想「學成歸國」,或許只有貨機可搭。
昔日我以趙寧為榮,他日趙寧以羊騰居為榮否?
想來已經等不到這個答案了。
迴響(5) :
- 5樓. 所謂的「學長」2011/02/10 18:18讓回憶隨飄
按台灣時間應該說晚安,從頁面看來,至少有兩位網友在看,容在下先自我介紹,我就是文中所謂的學長(正確的解釋是年紀較長卻學無所長的人)。
「大家再將趙寧留美記拿來看看,不單要看好笑的,還有寫不到的滴淚處。」前陣子也曾再看過,看到的是原來自己也有過年少輕狂的歲月,只是用人腦Google搜尋,即使是片片斷斷也很難有所獲。重讀之時,滴淚處,或許不致如颱風下的淡水河(沒看過黃河)滔滔不絕,但也笑不出來,最多只能唱唱<濛濛細雨憶當年>。
另外,版主高中時寫過一短篇小說<灰白的小巷>,毫無疑問已絕版多年,如果能再看到,就真的能夠體會什麼叫做「為賦新辭強說愁」。當然,如果您夠年輕的話,就不用費心去追尋這種感受,因為時候未到。
寫完<灰白的小巷>才知道自己也有蓋仙的基因,也推算出日後文壇必然也有一席之地,沒想到的是,似乎人人都有此基因而且在文壇中大家經營得繽紛五彩、熱情有勁,不讓羊藤居獨美於前。 得文知妙 於 2011/06/15 11:20回覆 - 4樓. 所謂的「學長」2011/02/10 18:03讓回憶隨風飄
(1) - 3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1/01/07 06:29靈了﹗
靈了﹗有的我也靈過﹐ 但有時又忘了。有燒香有保佑,上一次就是忘了燒。以後發文前都要給他好好燒。 得文知妙 於 2011/01/07 07:42回覆 - 2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1/01/06 16:44有師承
有師承下筆還是不一樣。趙寧去世的太早了。fyi., 還有您那加線又亮的地方﹐ 我按了好像不靈. - 1樓. Apple *2011/01/06 07:50粉絲
Apple中學時功課再忙每天必讀大華晚報. 趙寧的專欄是絕不漏看的.
後來他出國, 停了專欄. 但皇冠雜誌上繼續常有他的文章.
Apple也可算是他的粉絲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