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教育(12)
- 2007/05/26 21:48
「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結構理論 1. 本我(id) 指人格結構最原始的部分,其中蘊藏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衝動,主要分為兩部分,即「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及「死...
瀏覽:6,588迴響:3推薦:6 - 2007/04/29 14:08
「至始至終守望著你的心願,就會有實現的一天。」~李安 這是我在一篇訪問李安的文章中,特別有感觸的一句話。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要活得亮麗動人,活得死氣沉沉,本來就是端看自己的選擇...
瀏覽:871迴響:0推薦:5 - 2007/04/24 22:49
再多的震撼,也抵不過最後小女孩的無助內心吶喊。 曾經在路上看過白化症的小孩,他蒼白的臉頰,有著不是他這般年紀的怯弱害怕,是否我也曾經加入冷眼旁觀的行列,甚至帶著看異形的驚訝,看著白化症者。看完這部紀錄...
瀏覽:2,271迴響:1推薦:3 - 2007/04/19 21:32
一、 建構主義有哪三大原則?此三大原則的形成和那些心理學理論有關? 1. 在建構論中提出三大原則,而這三大原則必須共存,才不會使建構論的意義產生扭曲。 第一原則:主動原則...
瀏覽:5,910迴響:1推薦:3 - 2007/04/19 21:30
1. 試比較表現導向和學習導向 無論是表現導向或學習導向的目標結構,皆可能對學生的歸因及其成就相關行為造成影響(Ames & Archer,1988;Dwecks,1989;Elliott & Dwe...
瀏覽:14,430迴響:0推薦:4 - 2007/04/19 21:28
最近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是學習與發展產生假設推測的動力根源。所指的是一個特定的距離—從孩子能獨立解決問題,到獲得成人或該文化中有能力份子的...
瀏覽:1,701迴響:0推薦:3 - 2007/04/19 21:23
一、 名詞解釋 1.assimilation同化、accommodation調適、equilibration平衡 ‧ 適應(adaptation):皮亞傑認為智力是一種生命適應的形式,而皮亞傑...
瀏覽:39,477迴響:0推薦:3 - 2007/04/19 21:18
一、名詞解釋: 1. 學習條件(learning conditions) (一)內在條件(internal conditions) 指的是各類學習之不同的先備技能與不同的認知處理步驟。 ‧支...
瀏覽:7,436迴響:2推薦:4 - 2007/04/19 21:04
1. 解釋正增強、負增強、懲罰之意義並舉例 正增強:行為表現後得到酬賞,行為也因此強化,此酬賞為正增強。 舉例1:索取統一發票(行為)中大獎(正增強),以後每次購物皆會要統一發 ...
瀏覽:11,939迴響:1推薦:4 - 2007/04/13 14:12
『 面對諸多的挫折與失敗,很多人會停下來,怨嘆自艾;每一回別人不看好他能完成時,反而是他往前走的起點。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在碰到挫折的時候,也會躊躇不前,然而,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這不是因為...
瀏覽:1,008迴響:1推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