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郵局關門 為何歷史學家擔憂?
2012/05/23 16:25
瀏覽5,114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美國郵政局宣布,由於電子郵件流行,傳統郵件大幅減少,該局每年虧損數十億元,五月起全國郵件處理中心將關閉一半。

美國現在還有人寫短箋、寄生日卡,一般家庭大約每兩個月收到一封私人信件,前年是每七周一封,而1987年時是每兩周一封。

康乃爾大學歷史教授薩克斯說:「我喜歡做歷史學家,部分原因是接觸老舊文件和信件時的感覺;過去我們寫信是給一個特定的人,會寫一些私密事情,但今天的臉書非常公開,人們可能不會說很多事。」

郵局關門與歷史學家的憂心並不直接關連,想保有「書香」、「紙的味道」是一些人感嘆紙本式微的主因,歷史學家也大致如此。

爾灣加州大學歷史教授韋瑟史卓說:「我們從前人的信件了解許多他們的想法和感覺。書寫信件式微,將影響未來的歷史學家。」但從電郵仍可了解前人,差的應該只是紙本傳遞的「老舊感覺」,譬如泛黃的紙張、褪色的墨水。

印地安納州波爾州立大學教授紐波德說:「未來老式的情書不會被放在閣樓上的盒子裡,而是在網路流傳,那是指…如果有人想看老式情書的話。」

至於作家之間,或與藝術家之間的書信往返,以後不可能舉辦「書信展」,你也看不到海明威龍飛鳳舞的筆跡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際
自訂分類:看世界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