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問第一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2022/07/11 18:57
瀏覽577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憲問第一
憲問恥。
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子思(原憲)問孔子何謂『恥』。
孔子說:『綱常倫理的正道可以挽化天下的災劫。知道天下有正道時,卻不去推廣;當天下綱常倫理墮落時,卻不挺身而出去推廣正道,這是可恥的行為』
子思又問:『「克」,好勝、爭勝、忿忿求勝、好高務遠、自暴自棄;「伐」,心量不廣、誇大、自傲;「怨」,怨則招咎,怨則造孽、怨而罹窮,怨膺奇禍,「欲」,貪戀、嗔恨、無明、沉迷。克、伐、怨、欲四者調伏後可以稱為仁者嗎?』
孔子說:『這些對自己有益處,但對他人沒有幫助,所以稱為仁者,我不知他是否算是了。』
註一:恥,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心莫存邪念,莫做虧心事,羞愧之心,恥也。正人君子知恥,且會納雅言,以智慧化解一時無心的錯誤,這是很高超的情操。在生命中誰人無錯,但是重要的是知錯就是要能夠改過,而且我們也要原諒別人的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