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一所突破局限、開創新風的院校。憑著不斷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奮進,從一個夢想飛躍成為帶領社會前進的動力。不過是二十年間的事。香港科技大學在1991年10月招收第一批學生。今日已是世界頂尖的大學院所
如下
全球頂尖200所大學排名榜第40位(2010)《QS全球大學排名》
全球頂尖200所亞洲大學排名榜第2位(2010)《QS亞洲大學排名》
Kellogg-科大EMBA課程:全球課程排名榜第1位(2010)
改寫
民國百年竹北房地產面臨轉型經濟,有識之士察覺到竹北急需一所全新的大學推動房地產邁向新的時代,培育企業人才和科學家,孕育創新意念和科研突破,訓練工程師、環球商業管理人員及社會所需的領袖人才。
建商們的目標明確─創利,不落人後。創校,不能再靠別人。所以一開始,竹北大學就肩負起獨特的使命。
2012年初,建校籌備委員會成立,成員包括本地和外地建築業同業,政府和工商界投資客。致力要在短短五年內,建成一所實力雄厚的新學府。
達到目標,雖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相信在竹北賺到錢的建商和政客,會慷慨資助科大的興建,並協力建築工程,務求於2015年,即建成足夠2000名學生使用的設施。第二期工程預定在2016年底竣工,可容納7000名學生,提供全面的教學及研究實驗室、教室、辦公室、更多員生宿舍和體育設施。
從計劃、設計、建築、以至開課,前後只需花5年時間,比台大喊十年快一倍。然而,這可預期的驕人成果只是起步而已。衝破別人認為不可逾越的界限,使竹北受到舉世注目,進而引進更多人進駐竹北及開發更多土地,為台灣、亞洲,以至世界打開財富寶庫的大門,才是創利之道。
計畫
政客劃定一片爛地,建商先一甲一甲買下,銷售世界一級大學建校的美夢,配合炒作,把邊緣的爛地賣給保單幫的投資散客,先賺第一桶金。變更土地使用,校地先當商業區用地申請變更,到銀行搬錢蓋房子,再捐給竹北大學當校地抵稅換容積獎勵。大學變更完,旁邊的土地自然就增值,再向銀行搬錢蓋住宅和商店街,然後同時採預售或先建後售賣給自住客,記得因為是在世界一流大學旁,所以樓層可高一點,可多蓋一些樓地板,售價當然也可以開得高一點。
你說這跟現在的做法好像很像?我說真的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因為建商為了實現夢想,這一次是自己蓋了校舍,捐地創立了竹北大學。而且,學校旁的好地點,他還會惜售,不是你想買就買得到的。還有,這是縣政府的重大政策,已爭取納入愛台計畫。可不是烏托邦而已喔!要買請快一點,別人還在等呢!
當然又有人會說我在諷刺什麼,其實信者恆信,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只是,如果你是有識之士就請將這個計畫告訴認識的建設公司,請他們要加入的人也快一點排隊,慢了就分不到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