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的年度「漢光演習」,呈現在國人面前的幾乎是每天都有「凸槌」的狀況,經由電子媒體整天不停的播送,讓曾經是職業軍官與媒體人雙重身份的我,心中的感覺是五味雜陳;不過我還是要向所有參演的國軍官兵說聲:「辛苦了,加油!」你們的努力,內行的人看得到!
大凡上過新聞課程的人都曾聽講過「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句話,所以對媒體人來講,實彈演習中靶「不是新聞」而是應該的;因此打靶脫靶、裝備故障、失事出人命‧‧‧等等才是新聞,才值得採訪,否則「做出來的新聞像莒光日一樣,多沒深度!」
上述這種觀念存在於媒體圈已久也早已不是新聞了!最近更有人說:「好好給他打都打不到了,那真正打仗時還靠得住嗎?」
雖然此言,乍聽之下言之成理,但我還是要以肯定的態度向國軍致意;畢竟連第一流醫院的大牌名醫,也不見得能百分之百醫好病人,我們又如何能苛責「先天不良」──役期縮短到一年多,「後天失調」──訓練場地不足動則得咎、民代過度關說人事與訓練、採購與後勤保養合約的國軍呢?
兵學,是結合天文、地理、人文、哲學、物理與化學等科學為一體的學門,因極其廣泛與複雜,所以不論古今中外,獨獨這一行沒有學位可授;有的學科三年可以頒授出博士學位,但在承平時期的軍人,想獲擢升為將軍卻往往要奮鬥個二、三十年而不見得如願。
因此,對軍事涉獵愈深者愈不敢自稱專家,更遑論只服過二年兵役的多數男性媒體人,與未曾當過兵的女記者了!
畢竟,寫文章、動動口罵軍方容易,要把人生最青春的黃金歲月奉獻給軍旅,又有多少局外人避之唯恐不及?
- 6樓. 123酷媽2007/06/02 09:53粉絲啊
看過大陸拍攝的「沙場點兵」嗎? - 5樓. 孫立人的粉絲2007/05/26 18:10兵隨將轉
如果孫立人沒被構陷,台灣的軍風絕對經得起考驗!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 4樓. 月光河2007/05/26 14:30套用一下
"沒有失職的小兵,只有失職的長官〞
小兵們只能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但主導成敗的關鍵在長官。
訓練方式、操作工具,無一不是操縱在長官手裡。
- 3樓. 夜讀五車書2007/05/24 09:33把點放大.卻沒整體來看
我是簽三年半賣身契的中尉軍官退伍的.
雖不敢說了解國防及軍旅. 但看軍旅的觀點應該不會比那些記者遜色.
戰爭是一門藝術. 演習是場模擬的練習. 如你所說難免有失常的場面.
只是記者沒啥好報. 就把單一點放大來看. 這對國軍不公平~!
我覺得三軍聯合操演才是意義所在~!
這方面的表現居然沒記者整理歷年的操演來看.
我覺得評論倒不公平~!
- 2樓.2007/05/24 03:00避免戰爭
不管怎麽樣, 我們都要祈求避免戰爭, 减少敵對, 那麽多軍隊預算本來都可以致力于民生的.
- 1樓. 等待雨季2007/05/21 22:20感動
終於有人幫我們說句話了
不過當軍人不容易呀
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