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兵演兵到兵唱兵,到舞台上的臨時道具,到推手‧‧‧,走得很漫長、很艱苦,也很快樂!幾十年來,快樂或痛苦,成功與失敗,都懷念我一位恩師,常常用一句拉丁話來鼓勵我,那就是: 『一切的榮耀都歸於天主』!
陸軍 340師、49師,所有的老長官、老戰友們,我與你分享!謝謝!」
以下視頻就是已故老牌演員郎雄,在民國 80 年 12 月 7 日,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以「推手」這齣戲奪得最佳男主角──影帝頭銜的感言。
49 師我是聽過的,由於部隊整體戰力強,陸軍在民國七十年代規劃編成兩個機械化師時,49 師就是其中之一,並改番號為「機械化 249師」,是個響噹噹的模範部隊;至於 340師究竟到哪去了?
說到這兒郎雄很感慨地說:「我看現在的軍隊,都還沒有我們那時候民主。」
[註]民國 41 年 11月,陸軍 340師奉令裁撤番號,所屬人員打散建制,分別與 201師、 206師合併,另行編成第 49 師與第 51 師。(新一軍戰史P.80華文專業戰史雜誌)
郎雄被編入的就是 49 師,後來 49 師與 51 師再改番號為 249 師與151師,民國七十年代 249 師再改編成「機械化 249師」。
- 13樓. 芭芭辣2010/07/18 07:45郎雄己作古
讓我噓唏不已,你還真是孫立人之粉絲,家中一定有人識將軍夲人吧!
先父亦出身黃埔,他比孫將軍早幾個月來台。
記得孩提時曾問他「所有將軍中,你對誰最服氣?」
他環視週遭後,看了看我,輕聲地說出:「孫立人!」
「怎沒聽說過?」
「等你長大後就會知道了‧‧。」
「記住!出去別亂講,聽懂沒?」
當年父親那少見嚴肅的眼神,如今仍是歷歷在目。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10/07/25 10:15回覆 - 12樓. KEVIN2010/07/18 07:26兩四九下士班長
我是在兩四九師,退伍的下士班長,
今拜讀各位前輩所寫本師的傳承,心有戚戚焉,感謝!
當年,華同演習,就是我們龍虎師,到台北閱兵,,
一日甲兵,終生甲兵,,
- 11樓. 小子淺見,有影無?2010/07/08 10:26五十一師與四十九師的交接
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我隨五十一師由金門移防囘花東防區與四十九師交接,我是本營的打前站兵工士。當時接收的非常不理想,一堆缺損的裝備,卻又沒有後送師保養連的資料(依照我們在金門的處理方式,那些早該是報廢了),許多該有的戰備備料卻是什麽都沒有!按程序是得追查的,那時並電話聯絡其他各營,情況亦是不理想;但經過各營與師部參四科兵工官協調,據通知,對於所有欠缺、破損的裝備、零件全部以交方臨時手寫欠條概括承受(無正式送修單,無關防章,因他們部隊已移走了)。
當時我心裏非常的嘔,因爲我們在金門準備移防時,師長和師兵工官特別交待,要把最好的留下來給接收單位,對於缺損的一定要有正式而且齊整的送修單。結果囘到台灣來卻接了一堆破爛兒!
多少年了,我對當年的四十九師的感受而言,還是只有一個字。
謝謝造訪,您那時碰到的 49 師可能正值不太成樣、青黃不接時期吧?會打仗、會帶兵的老幹部有的還在坐黑牢,有的則冰凍在一旁啥事都不能插手哩!
有空 請到下列網址(含中研院近史所)參考參考:
http://blog.udn.com/cvn68/3673135http://boxun.com/hero/200907/xsj12/5_1.shtml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10/07/08 13:12回覆 - 10樓. 葉綠素2010/07/07 11:09真正的249師不是現在大家熟悉的駐地在林口的機械化249師
而是遠在馬祖莒光的莒指部
73年部隊整編,249師所屬部隊就地整編成莒指部,繼續戍守莒光的任務。只有師長帶了師旗回台灣成立機械化249師。
好久不見,謝謝補充!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10/07/07 18:24回覆 - 9樓. 鄭毅2010/06/07 07:10你停筆也太久了吧
近來可好?
謝謝關心啦,素材仍多,只是查訪、求證頗為困難,仍在努力中!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10/06/07 13:37回覆 - 8樓. JKTsai 老鼠嫁女兒2010/05/27 03:33Thank you and enjoy to read the stories
It is so impressive for so many stories in your blog. Thank you to restore the history for us. You are so respectful!您的鼓勵是在下繼續追尋的動力!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10/05/28 13:56回覆 - 7樓. 麥子2010/05/11 07:11借辛棄疾
今恨古,幾千般。
只因悲合是離歡?
江頭未是風波惡,
別有人間行路難。
- 6樓. 江湖外傳2010/05/04 08:13249師師長也令人感動
我現在感動的是249師師長會請郎雄聚餐,演講. 這樣的師長起碼是懂得何以教他屬下的士官兵. 有正氣的長官,自然就有正氣的部隊. 才能培養出"出生入死"的軍人.直到今天,在國軍高層的腦海裡,孫立人仍是不可多談的禁忌;過去孫將軍及其下屬受冤的歷程,是被刻意隱瞞的。
那位師長可能未必真正明膫,如果真正知道那些人(340師)那些事,又敢力邀郎雄,那就真如您老說的那般了!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10/05/08 19:38回覆 - 5樓. meet2010/05/03 22:54每一次
每一次,看到孫立人將軍的相片,都讓人感動。
鏘鏘好男兒。
真英雄也!!
- 4樓. 阿璋2010/04/16 10:38古月照今塵
這段故事其實在過去所有的歷史軌跡中都可以發現類似的
這段故事是實上至今仍在上演,繼續演人物或許不同但是戲碼都一樣,中外皆然
人類就是只有這樣,任何瑞智的領導者也是會走上這條路,誰也擺脫不掉
所以啊,學學范儷 張良 孫子比較好吧,自我消失就是了
陶朱公范蠡、張良等人能得善終,固然是看破共患難易,分富貴難的道理,但他們可都是在天下底定時選擇引退以自保,孫立人那時期的中華民國卻仍處於風雨飄搖的態勢‧‧。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10/04/16 23:4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