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李屏賓台北金馬影展主席11月18日追贈補頒華慧英攝影大師最佳彩色攝影獎金馬獎獎座程明仁特報
2025/11/19 12:56
瀏覽145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李屏賓台北金馬影展主席11月18日追贈補頒華慧英攝影大師最佳彩色攝影獎金馬獎獎座 程明仁特別祝福推薦報導
新聞稿照片圖檔圖片由 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 非常感謝
李屏賓台北金馬影展主席11月18日追贈補頒華慧英攝影大師最佳彩色攝影獎金馬獎獎座 程明仁特別祝福推薦報導
新聞稿照片圖檔圖片由 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 非常感謝
失去約57年近58年的金馬獎獎座,終於回歸華慧英攝影大師
1967年第五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原應由中央電影公司製作出品的「我女若蘭」影片攝影師華慧英與林文錦二人共同獲獎,但因當時中央電影公司的疏失漏掉了華慧英攝影師攝影指導,導致這隻金馬不見了漏頒,經 約57年近58年後,由電影界人士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秘書長呂俊銘、影評人程明仁發起與演員:石雋、馮海、唐威、韓湘琴、導演:鍾孟宏、曹瑞原、陳誌華、劉益東、周騰、薛少軒、編劇:梁良、製片人:范健祐、林輝勤、楊鴻志、林添貴、攝影師:陳武雄、秦鼎昌、陳志軒、林見坪、袁慶國、張宜敏、古廣源、林文錦、錄音:杜均堂等人聯合聲明向當今的台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提出申請追頒給華慧英攝影大師,終於獲得回應頒贈並於金馬獎官網已公開更正獲獎人為華慧英、林文錦二人,終於校正回歸,以正視聽 。今天11月18日由現任第62屆主席李屏賓頒獎給華慧英攝影大師最佳攝影獎獎座,由華慧英的大女兒華珊代父親領獎座 。今年正好是華慧英攝影大師百歲(1925-2025)紀念,於11月18日在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舉行的「2025華慧英百歲紀念會」中頒發,電影界很多人出席參加,共襄盛舉,紀念會中播放華慧英的電影作品「龍門客棧」、「俠女」、「刺蠻王」等片段與大家分享、這個金馬獎獎座可說是紀念華慧英攝影大師的最佳獻禮,活動圓滿成功。
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從拍攝民國38年1949年《擠》[ 周彥導演、周彥編劇、羅及之攝影、華慧英大師為攝影助理]電影中片頭拍攝以及夜景畫面起,建立了他從事電影攝影的工作心法。「技術要努力學習,創意是天賦下」進行電影攝影工作。華大師敬業法則在工作信念層面是「工作要有道德,忙碌就是幸福」;工作心法層面是「「技術要努力學習,創意是天賦下」。由於華大師一生在每個職位職務工作崗位都遵循其敬業法則,所以時時展現如前述專業、認真、縝密、精實、雅美、智慧、堅毅達到令人佩服尊敬信賴的地步!!!!!!
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導演曾說:「活動影像,稱它為畫面。畫面透過攝影機,運用技術來達到攝影藝術上的創作意念。電影攝影的作品,不妨稱它為視覺韻味,而視覺韻味在於一個妙字。若將它用女性美來作比喻,是她的儀態、風度和氣質。不是珠光寶氣、奇裝異服,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賣弄,這才是電影攝影藝術的真、精、美」。
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導演曾在所著回憶錄奉獻電影事業影視事業的畢生紀錄【捕捉影像的人 華慧英攝影步途五十年】專書中,發表對二十一世紀中華民國電影發展的期許:「二十一世紀到了,我們這一代努力耕耘的二十世紀電影到了該交棒的時候。期盼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電影超越時代,追上科技,以理想去創造膾炙人口的好電影,透過活動影像,捕捉未來世界,願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電影是一個燦爛的時代 。」華大師對二十一世紀中華民國電影發展殷殷期許,大師哲人雖已遠而典範事功永恆永續!!!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嘗言:「工作要有道德,忙碌就是幸福,這是我的信念,也可以說是牛的精神。我有一幅名畫家李可染先生畫的「五牛贊」,這幅畫繪有五條不同型態的牛之外,我特別喜歡他在畫上題的詞句,摘錄如下:牛也 力大無窮 俯首孺子不逞強 終生勞瘁 事農而安,不居功 性情溫馴,時亦強犁 穩步向前,足不踏空 皮毛骨角,無不有用 形容無華,氣宇軒宏 吾崇其性,愛其形 這些詞句,不就是工作要有道德,忙碌就是幸福嗎?因此我特別喜歡李可染先生繪的這幅「五牛贊」。」
大師華慧英在撰寫【老時童年】(2009)ISBN 9789860199727 自序時也體悟由於他工作的關係,他的人生相當於一部中華民國電影發展史。另一為【老時童年】(2009)ISBN 9789860199727 ,係華慧英大師民國98年2009年參加當時桃園縣第2屆「全民寫傳記」活動,獲選而出書並附作者訪談光碟,大師華慧英當時也希望因此能讓【捕捉影像的人 華慧英攝影步途五十年】紀錄歷史的意義更趨完整。對自己一生的描述非常通透愷切意賅,在【老時童年】(2009)該書正文結尾寫道:「人生真的是一個圓,這個圓是以「愛」為圓心,用「毅力」做半徑。很高興我畫得很圓」。
李屏賓台北金馬影展主席11月18日追贈補頒華慧英攝影大師最佳彩色攝影獎金馬獎獎座 程明仁特別祝福推薦報導
新聞稿照片圖檔圖片由 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 非常感謝
失去約57年近58年的金馬獎獎座,終於回歸華慧英攝影大師
1967年第五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原應由中央電影公司製作出品的「我女若蘭」影片攝影師華慧英與林文錦二人共同獲獎,但因當時中央電影公司的疏失漏掉了華慧英攝影師攝影指導,導致這隻金馬不見了漏頒,經 約57年近58年後,由電影界人士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秘書長呂俊銘、影評人程明仁發起與演員:石雋、馮海、唐威、韓湘琴、導演:鍾孟宏、曹瑞原、陳誌華、劉益東、周騰、薛少軒、編劇:梁良、製片人:范健祐、林輝勤、楊鴻志、林添貴、攝影師:陳武雄、秦鼎昌、陳志軒、林見坪、袁慶國、張宜敏、古廣源、林文錦、錄音:杜均堂等人聯合聲明向當今的台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提出申請追頒給華慧英攝影大師,終於獲得回應頒贈並於金馬獎官網已公開更正獲獎人為華慧英、林文錦二人,終於校正回歸,以正視聽 。今天11月18日由現任第62屆主席李屏賓頒獎給華慧英攝影大師最佳攝影獎獎座,由華慧英的大女兒華珊代父親領獎座 。今年正好是華慧英攝影大師百歲(1925-2025)紀念,於11月18日在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舉行的「2025華慧英百歲紀念會」中頒發,電影界很多人出席參加,共襄盛舉,紀念會中播放華慧英的電影作品「龍門客棧」、「俠女」、「刺蠻王」等片段與大家分享、這個金馬獎獎座可說是紀念華慧英攝影大師的最佳獻禮,活動圓滿成功。
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從拍攝民國38年1949年《擠》[ 周彥導演、周彥編劇、羅及之攝影、華慧英大師為攝影助理]電影中片頭拍攝以及夜景畫面起,建立了他從事電影攝影的工作心法。「技術要努力學習,創意是天賦下」進行電影攝影工作。華大師敬業法則在工作信念層面是「工作要有道德,忙碌就是幸福」;工作心法層面是「「技術要努力學習,創意是天賦下」。由於華大師一生在每個職位職務工作崗位都遵循其敬業法則,所以時時展現如前述專業、認真、縝密、精實、雅美、智慧、堅毅達到令人佩服尊敬信賴的地步!!!!!!
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導演曾說:「活動影像,稱它為畫面。畫面透過攝影機,運用技術來達到攝影藝術上的創作意念。電影攝影的作品,不妨稱它為視覺韻味,而視覺韻味在於一個妙字。若將它用女性美來作比喻,是她的儀態、風度和氣質。不是珠光寶氣、奇裝異服,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賣弄,這才是電影攝影藝術的真、精、美」。
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導演曾在所著回憶錄奉獻電影事業影視事業的畢生紀錄【捕捉影像的人 華慧英攝影步途五十年】專書中,發表對二十一世紀中華民國電影發展的期許:「二十一世紀到了,我們這一代努力耕耘的二十世紀電影到了該交棒的時候。期盼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電影超越時代,追上科技,以理想去創造膾炙人口的好電影,透過活動影像,捕捉未來世界,願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電影是一個燦爛的時代 。」華大師對二十一世紀中華民國電影發展殷殷期許,大師哲人雖已遠而典範事功永恆永續!!!華慧英電影攝影大師嘗言:「工作要有道德,忙碌就是幸福,這是我的信念,也可以說是牛的精神。我有一幅名畫家李可染先生畫的「五牛贊」,這幅畫繪有五條不同型態的牛之外,我特別喜歡他在畫上題的詞句,摘錄如下:牛也 力大無窮 俯首孺子不逞強 終生勞瘁 事農而安,不居功 性情溫馴,時亦強犁 穩步向前,足不踏空 皮毛骨角,無不有用 形容無華,氣宇軒宏 吾崇其性,愛其形 這些詞句,不就是工作要有道德,忙碌就是幸福嗎?因此我特別喜歡李可染先生繪的這幅「五牛贊」。」
大師華慧英在撰寫【老時童年】(2009)ISBN 9789860199727 自序時也體悟由於他工作的關係,他的人生相當於一部中華民國電影發展史。另一為【老時童年】(2009)ISBN 9789860199727 ,係華慧英大師民國98年2009年參加當時桃園縣第2屆「全民寫傳記」活動,獲選而出書並附作者訪談光碟,大師華慧英當時也希望因此能讓【捕捉影像的人 華慧英攝影步途五十年】紀錄歷史的意義更趨完整。對自己一生的描述非常通透愷切意賅,在【老時童年】(2009)該書正文結尾寫道:「人生真的是一個圓,這個圓是以「愛」為圓心,用「毅力」做半徑。很高興我畫得很圓」。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魔法壞女巫:第二部】期間限定「電影主題裝置區」邀閨蜜踏上黃磚道拍美照程明仁特報下一則: 華慧英電影導演攝影大師百歲冥誕紀念系列之三敬悼永懷參與作品分享追思紀念特輯 程明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