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當爸媽是老師時(二)
2013/02/22 18:34
瀏覽280
迴響1
推薦2
引用0

 

保護孩子可以有許多方式但是把孩子留在自己所教的班級或者成績得獎會和自己工作直接有關是非常容易引起爭議的如果命題再不用迴避就不能怪全家就是你家的流短斐長了從某種角度看,一向講究倫理情誼的台灣校園較缺乏公民社會的規範缺乏對公共政策程序的堅持是教育人必需嚴肅面對和補課的,已經毋庸置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教師的生活態度上絕大多數比一般人更重視孩子的學業許多研究也都注意到我國教育人員子女進入公立大學的比率很高所以從小智育成績在同儕中出類拔萃其實是司空見慣的但是校園體系的封閉性也使得教育人員容易掌握學習或考試的重點教師的子女在學校成績優良幾乎是理所當然但也可能忽略了校園事物以外價值的探索。這到底是得還是失,值得大家反省。

 

古人講易子而教」,一方面去除角色衝突在現在更有利益迴避的效果自從98年以來以在校成績為參考的升高中職免試比率名額越來越高102年就是65%,而新北市更是直接以段考成績作為依據,在十五次段考中取六次為準,這麼高度敏感的事,為何教師和學校至今都未能慎重其事呢?

 

台北市政府已在去年下半年,針對國中教師有子女在該校就讀的命題或評分進行檢討和防弊,據我瞭解,幾乎所有老師都是支持的,因為不但可以防微杜漸,也等是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名譽。教育人員可以要求社會尊重我們的自律自主,但是建立客觀規範的努力仍然太缺乏,教師和校長都一樣,自尊心太強,一碰到他律的挑戰,就喊「被壓迫」、「被抹黑」或者「有責無權」;如果把我們的自尊心放低十公分,加一點公民社會的透明度在裏面,相信校園會更進步,也會得到社會更多的肯定。

 

易子而教是一定要的啦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教育文化
自訂分類:教育
上一則: 還有什麼是真的?
下一則: 當爸媽是自己的老師時(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寄居者
2013/03/01 13:54
易子而教還有一個好處
比較不容易發脾氣。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