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前的免基地站RTK定位技術
何謂RTK定位技術(即時動態測量)
台灣地區現行測量的方式除使用傳統儀器(全站儀..)之外,就是使用RTK技術進行測量為最常見的方法,所謂RTK即時動態測量:
是一種結合GPS動態定位與即時性兩個特性的GPS測量法。能在純動態的情況下,只要持續追蹤四顆衛星且不發生週波脫落,就可於最短時間內(如80-90秒)解算座標。這種快速的測量方式,不但縮短了施測以及免除後處理作業的時間,增加施測量,而且還能達到公分級的精度。所以是一種作業效率很高的測量方式。
其原理就像目前最流行的GPS汽車導航系統定位,只是其定位精密度並不高,誤差會從好幾公尺到幾十公尺之遠。
傳統RTK定位技術的基本架構
RTK的架構基本上由參考站X1、移動站X1、通訊設備X2等三個部分組成:
一、參考站(基站)部分
置於已知點上,主要是和移動站作同步觀測,將接收的相位資料以及改正數資料傳送給移動站。
二、通訊設備部分
通訊設備,例如無線電,配備在參考站的部分,是用來傳送參考站接收的相位觀測資料和改正數資料。在移動站方面,也配備同樣的設備,用來接收從參考站傳來的資料。
三、移動站部分
在移動站的部分,因為即時動態測量是相對定位中,利用相位資料進行差分計算的測法,在到達待測點並接收參考站傳來的資料後,週波未定值解算出來的情況下,就可進行計算並且很快的求出待測點座標,而且能達到公分級的精度。
傳統RTK定位技術的缺點
RTK隨著移動站對基站的距離增加,會影響定位時的精度。所以長距離時,無法達到其在短距離施測的成效,施測距離大約僅能限制在6公里左右。再則進行RTK施測時,需要兩台接收儀和通訊設備,對於沒有或缺乏這些設備的單位或機構來說,要使用這些儀器則會對經費以及人員造成不少負擔。
台灣當前的免基地站RTK定位技術(網路RTK、e-GPS、Civil-Net)
網路RTK技術是傳統RTK技術的延伸,是利用多個參考站的方式,將數個位在已知點的參考站,彼此間用網路加以連結,形成一個由參考站和網路所包覆的區域(網型),而這個區域即為改正區的範圍。由於這些參考站是座落於已知點上,而且長時間接收衛星觀測量,因此對網型中天線相位中心、多路徑效應等誤差,皆可在系統中予以去除,並且加快週波未定值的解算。
台灣目前可用的免基地站RTK定位系統
免基地站RTK定位技術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並建置有完整的GPS參考站網(http://www.egps.net/)
,而在台灣目前有:
(1).土測局自93年起陸續建置的GPS參考站網:全國性電子
化 GPS(e-GPS)衛星定位基準網,(但是目前僅開放給公
家機關及學術單位使用)。
(2).95年起由森泰儀器建置完成的【Civil-Net】
系統目前已全面開放使用,並提供限量名額免費試用中,
最重要的是他們並無限制使用對象,並且是24小時開放連線
的。(http://www.sokkia.com.tw)
台灣Civil-Net免基地站RTK定位技術的優點
‧RTK基站服務網24小時全年無休:不同於政府架設的基站網, Civil-NET是民間架設的RTK基站服務網絡, 24小時提供服務,全省25個參考站構成Civil-NET參考站網,您在台灣的任何角落,只要手機能通的地方,就能收到RTK的修正訊號。不再考慮人員問題,不再需要準備一堆儀器,不再攜帶大量器材。公司內的木樁,鋼釘,鐵鎚,噴漆,旗布的用量將大幅減少。
‧TWD97及TWD67座標都可通
‧任何一點都可當成控制點
‧ 100%無線操作,免除接線困擾
‧縮短作業時間增加產能降低成本
‧擴大有效作業範圍提高精度
‧參考資料:清雲大學網站‧逢甲大學李嘉霖碩士論文‧森泰儀器有限公司網站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