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緣遇有感
2016/09/01 00:00
瀏覽2,485
迴響0
推薦130
引用0

    

溫哥華是個非常多元的地方,幾乎各種人種、文化以及語言都有,因此,安寧病房的病人也反映著這個事實:什麼人種的病人都有。

雖然,我自問已經非常「加拿大化」,交往的朋友,涵蓋各種族裔;當志工時,對於膚色不同、文化相異的病人,更期許自己要一視同仁,不過,遇到華人病友,親切感油然而生,對於台灣來的,那種同胞情更不由自主地又加深一層。這大概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所致吧絲毫勉強不得。

那個夏天的上午,整個安寧病房靜悄悄地。我已經探望過所有名單上的病友,除了450病房之外。

450病房的病人,根據床位分配表上的名字,應該是華人,而且是台灣或南洋來的,因為那個姓的拼法,不像香港的粵語或中國的漢語拼法。39歲的欣蒂(非真名)患的是胃癌,而且已經擴散至肝臟、肺臟等。根據資料:前兩天因為疼痛不止,才從癌症中心轉了過來。

雖然那個病人的姓氏和名字都極為普遍,我有種直覺,也許那是我認識的友人。但是,我值班的整個時間裡面,450房門深掩。我問負責的護士,她說病人虛弱,但有家人隨侍在側。又說病人是東方人,卻不知是哪裡來的。這時,剛好路過的營養師依凡聽到了,接口說她知道欣蒂來自台灣。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但是,眼看病房的門還是緊緊地關著,我只好回到志工辦公室去整理訪談紀錄,準備下班。

當我將訪談紀錄歸位,又到廚房轉了一下,確定一切就緒,正準備把志工辦公室的鑰匙帶回護理站,經過450病房時,發現房門開了一個小縫。我猶疑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去輕輕敲了敲門。得到裡面的應許後,我小心翼翼地進到裡面。

拉開床簾,先見到一位年輕少女坐在床尾。我點頭自我介紹後,她說病人是她母親;他們也來自台灣。我轉頭去看病人,只見一張蒼白枯瘦的臉龐,生命正在急速流失;似曾相識的依稀,卻無法給我確定的答案。突然,那清秀端莊的五官綻放出了笑容,羸弱的枯手指著我說:「XX,怎麼是你?」她竟然能夠叫出我的名字我有些震驚,卻有更多的汗顏 – 我恨我那個記性特差、不管用的腦袋。

於是我一面笑著跟她寒喧,一面急速「翻閱」記憶中的面孔和人名。突然,有來自坐在房間一角小陪伴床上的男人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潮。原來那是我原先沒注意到的病人的先生。

他的「出現」幫我的尷尬解了圍。他說我也許不認得他,不過,我一定見過欣蒂,因為她在本地華人社團的圈子裡面非常活躍,曾經參與過很多大型活動中的籌畫;而且他們夫婦也曾幾次去過台灣文化節

華人社區的活動,我偶爾也會出席、參加。經他這麼一提醒,我想起來了;原來,欣蒂不就是一、兩年前曾用她甜美的聲音、高貴的氣質、幽默的談吐,讓某個大型聚會増色許多的那位女士嗎?在那個場合裡,曾有朋友幫我們介紹過。就是這麼一次見面,對於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的名字,她竟然記得超強的記憶力真讓我佩服。

想歸想,我還是在床邊坐了下來,探問著她的病況。雖然,她顯然已病入膏肓,卻仍努力地擠出笑容,和我打招呼。她一邊緊緊握住我的手,一邊說:「好溫暖的手! 」 我這才注意到在有空調的房間裡,欣蒂蓋在毯子底下的身體縮成一團,好像怕冷的樣子。於是到保溫箱裏拿了一張溫熱的毯子,幫她蓋上。極簡單的動作,也是我份內之事,竟換來她的聲聲感謝,她的謙和有禮不禁讓我感動。

談了一陣子,看她有些倦容;在得到她首肯之後,我幫她做了能量調整。過了一陣子,看她沉沉睡去,我才告辭

當天晚上我輾轉床側,難以入眠;心裡怎麼樣也無法將那隻穿梭於人群中、飛翔在舞台上的花蝴蝶,和那位懨懨一息的末期病人畫上等號雖然知道「生老病死,人生之常」的至理,但是白天的這段緣遇讓我感慨忒深,也許因為是欣蒂平時表現的活潑、亮麗,與她輕輕的年紀,讓我無法相信她卻已經是死神召喚的對象吧?

其實,每個人都知道「人自從出生之後,就逐步走向墳墓」的道理,只是當我們年輕力壯時,都覺得「死亡」還是非常遙遠的事,大可不用操心或理會。然而,死神找的,卻不一定都是年紀大的老者;根據報導:也許環境的影響,罹患癌症等惡疾的年齡,有日益下降的趨勢,「年紀輕」根本不是護身符。

到了步入老邁之年後,雖然可能會有「體力略減,這裡疼、那兒不舒服」的感慨,但是我們也可能倚仗著平時養生得法、保健有方,而不去面對萬物都無法逃避的宿命。其實,年事漸長之後,身體器官的機能就開始衰退,雖然養生保健都有助於健康的增進、壽命的延長,卻是沒人可以保證因此就可以讓死神遲些上門。

也許我們迷信地以為只要盡量避開忌諱、不談死亡,閻王就不會找上身。但是,這種鴕鳥心態造就了長生不老的人瑞了嗎?

既然死亡無可避免,死神尋找對象也不分性別、年齡、種族、宗教、長相,與其自恃或忌談,倒不如一方面自在安詳地過活,另一方面卻及早準備死神的造訪;就如西諺說的”Die as we live, and live as we die.”(如何過活,就會如何死;要如何死,就該如何過活)

平時,定時運動,注意飲食,陶冶心性,注重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都是必要的;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人,吃想吃的東西,讀想讀的書,努力充實自己的生活,把將來可能的缺憾減到最低;也仔細、妥善準備身後之事,免得徒增子孫的困擾。同時,勿以善小而不為:站在本身的崗位,盡己所能,和睦家庭,幫助他人,回饋社會。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出有意義的人生,而不留空白。同樣重要的,培養對死亡的正向看法;明白「有生必有死」、「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的道理。如此,平時對死亡沒有畏懼,臨走之時就比較容易坦然接受。

更重要的,我們要及早簽立「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 或 Living Will),表明將來萬一病入膏肓時,希望接受安寧療護,在身心都得到妥善照顧的環境中,有尊嚴地安度餘生而拒絕「死亡套餐」的折磨。電擊、插管、氣切等無所不用其極的施用,為的就是苟延殘喘地再拖點絲毫沒有意義的時日。這種讓病人受苦,又無謂地浪費醫療資源的悲劇,不斷在各個醫院上演著但是卻絕對可以避免;就看我們有沒有這種智慧與決心

感恩與欣蒂的緣遇,讓我有機會再度反省、溫習這些重要的生死課題。我一方面祝禱欣蒂清淨自如地上路,另一方面祝福大家現在都活得精彩幸福,將來走得安詳自在!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上一則: 美麗的道別
下一則: 知足 感恩 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