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魅或復魅...什麼是“愛”?
文本
在西方宗教社會裡,“愛”是倫理價值中的至尊,“愛”可以透過“神–人”的關係,支配信徒的現世倫理態度。換言之,在人世間,所有倫理問題無法順利疏解時,“愛”就理所當然的成為消融矛盾對立的最終徒徑。因此,宗教的“愛”(agapee)觀被人稱義至今,其建立在嚴格恪遵律法的基礎上,如摩西五經中的十戒律法,沿襲至今仍然是至高無上的倫理準規,“愛”被詮釋提升到比律法公正原則更高的位置,並且為“愛”除魅(disenchantment),以神學命意將人類的愛慾視為原罪,認為人對於sex是無法自我控制的,歸咎人的“生有”本質就是罪人一個。
而與宗教“愛觀”相對的另類“愛"的復魅(Re-enchantment)詮釋,起源自西元前五到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饗宴篇》(Symposium)對愛(eros)的歌頌,做為西方愛情文化原型的eros,柏拉圖認為,真正愛的基礎並不是排除sex,而是超越對象的表像,是對於真理的追求。繼之,紛紛有哲學家、詩人、和歷史學家對於這兩種agapee與eros愛的典範,倡言其偉大的教誨,如尼采主張要把人從神的桎梏中,從一切犧牲、義務中解放出來,歌頌享受無縛自由的生命。歌德在《維特的煩惱》裡則新描現代浪漫愛的圖像。反思agapee和eros千餘年難以並行,現代人的情愛是該怎生消遣..就在"愛"不償還似可..但負了若干吟句裡黯然消歇嗎?亦或是學得杜牧風流?
再溯歸漢文化對愛的吟詠又是如何? 因為 “愛"的符號義內涵豐富多魅,所以在中國的哲學裡是一個禁忌和制約的話題。從中國文學及典籍所記載的文獻裡得知,漢文化對“愛"走入幽冥的描述皆以“情"字替代,寫情入微的濫觴是《詩經》的〈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另在《易經傳》中,「咸」、「恆」兩掛所暗喻的分別為男女相感之情及夫妻的人倫之情。在民間歌謠詩詞方面,舉凡情傷幽會之作,或誦畫眉之樂的的詩篇,最常使用譬喻的方式,怕說相思的含蓄表達,因而缺少對愛的意義或直觀的描述。
現代人對愛情弔詭的新解又將如何賞味呢?被壓抑的重返.. .除魅或復魅情慾的鉤索難了..相思落處..膩無聲.. 難知的是,那最深沈的道德銘刻,將憑誰寄予給你呢..
下一則: 情愛演化序列~雙F(Feeling& Friendship)陷入外遇...雙D(Discontented & Disillusioned)走出婚姻..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汜2008/11/19 21:52呵呵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提到愛總是只會想到愛情。包括流行歌曲也一樣,天天愛來愛去,我聽的頭疼死了。汗。愛已經被狹義了啊&&&
汗..愛死太多也不後悔ㄟ...
冏冏 於 2008/11/20 21:31回覆 - 4樓. 恆愛台2008/11/14 03:31關鍵在~~
在這個是非不明.資訊快速流轉的世紀末裡.....即時享樂,nothing you can do 的頹廢不安!
謊話一萬遍就是真理!澳鹹魚可以變沙西米.....對象又可以在兩極社會裡隨意解釋,唉~~
- 3樓. 郭貼2008/11/13 11:30魅影
愛為虛幻之影
無始也無終,記得為執著、不記得為愚痴!
問世間愛是何物?虛幻而已。入不了中有…
問出世間愛是何物?虛幻影之端。無關中有…
生有的愛是因緣;死有的愛是不斷生滅;中有之愛……
無需為愛而煩惱,但須明瞭此世之愛與永世之愛。
盡情為愛付出吧!
鍋貼無名小站別館http://www.wretch.cc/blog/epolestar - 2樓. 化身為宅女的無敵小鈴2008/11/12 06:09愛其實很簡單
你有看過花田少年史嗎?他有一集是做天狗恨的那集,那一集花田一路可是冒盡了風險,他回到過去遇到一位老師,老師的老婆就聽到他和他的老公在談愛情的事,老師的老婆就說:愛就是要緊緊的抱在一起。
愛真的很簡單,你的文章也寫的不錯也是另一種表達愛的方式喔!
無敵小鈴 http://blog.udn.com/cutemary520
- 1樓. 蘭襄2008/11/10 09:55早安!
理智清淨的愛才能解決問題,但要真做到實為難事。 愛情瞬息萬變,是妄心所現,所以分分合合都屬自然現象。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是阿!緣因眾生少信自心佛,所以妄想貪瞋煩惱纏..
冏冏 於 2008/11/10 18: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