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聲字的音義
2010/07/30 14:39
瀏覽3,036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形聲字的音義
「研六經以訓詁,括萬妙而為師。」
形聲字,顧名思義,有形也有音。所以它是由形體符號與聲音符號結合而成
的字。本師林景伊夫子(尹)說:「一邊主形以歸其類,一邊主聲以注其音」。
中國字的形聲字特別多,幾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形聲字。
例如:「江」「河」,都有「水」字旁,則這兩個字必與「水」有關;而一
個字注音「工」、一個字注音「可」,則此二字之字音,當接近「工」與「可」
。
讀者或許會問:「江」字的音是「將」,為什麼用「工」來注音呢?「河」
字的音是「和」,為什麼用「可」來注音呢?字音似乎差了很多。
不錯,因為字音在歷史上是會發生變化的。不但如此,字音因著地區的不同
也是會發生變化的。原來我中華民族發源於黃河流域,漢語也是由那裡出來的。
可是後來因為北方的戰亂,先民大舉南遷。隨著時間的發展、以及與異族溝通的
結果,語音就發生了變化。但是到南方的漢族子民,語音變化還少;在北方因為
異族的強勢以及文化發展之迅速,很快發生了極大的語音變化。我們現在所說的
國語或普通話,與早期先民的漢語,大大不同。
反而是,到南方的同胞,因為躲掉了造成語音變化的大趨勢,所以反而保全
了古音。例如剛才講的「江」字,我們都讀成「將」,在注音上沒有道理;可是
閩南人「江」「工」都讀成「剛」,則在注音上正好沒錯。
用南方方言證古音、用古音證南方方言,是語音學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和原
則。談起來非常有興趣的,以下慢慢地與諸位聊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