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歷史系教授歐陽哲生的新書推薦
《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探尋胡適的精神世界》《傅斯年一生志業研究》
引用 作家生活誌訪問稿
在秀威已經出版《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探尋胡適的精神世界》、
《傅斯年一生志業研究》三本書的北大歷史系教授歐陽哲生,受中研院
之邀,於2014年六月時分來到台灣、進行為期兩個半月的學術研究。
連同這次,這已經是歐陽教授第五次台來了。 台灣各媒體最愛問遠道來客
對臺北(或者擴大為台灣)的印象為何?作家生活誌採訪小編──也
不可免俗地問了歐陽老師這道問題。
他表示對臺北印象很好,說到北京和臺北的差異,他以為臺北是中等規模的
城市,顯得相對閑適、小資情調;北京是超級都市,擁有2000多萬人口,
幾百萬輛車子進進出出,充滿擁擠、繁忙的景象。氣候方面,臺北多雨、濕熱;
北京乾燥、早晚溫差大。這次夏天造訪臺北,除了有點濕熱外,其他蠻適應的,
只可惜他畢生以學術為職志,在台多數時間都待在中研院做學術研究,鮮少外出
游玩。偶爾出去在臺北市區逛一逛,主要也都在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學術材料。
採訪當天,由秀威主編蔡登山陪同、前往中研院採訪歐陽哲生老師。顯得稍微緊張,
小編老拍到閉眼的照片,有些扼腕。但是教授一談到他的專業領域胡適,滔滔不絕
,果然是他的愛XD。
歐陽哲生的研究興趣是在五四運動史。所謂「五四運動」,就是北大一群學生
為了抗議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主權,而把德國在山東的利益轉讓給日本;當時
引起廣大群眾的響應,最著名的口號就是「外爭國權,內除國賊」。而「五四精神」
所代表民主、自由、法治、科學,也成為日後中國轉向現代化的重要指針。而五四
哲人包括胡適、傅斯年、嚴復等人已逝去幾十年,在今人逐漸淡忘這些哲人的同時,
歐陽教授覺得他的研究又能帶給這時代什麼樣的意義呢?
歐陽教授表示:「台灣對於胡適評價相當正面,但在大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曾
進行過大批判運動,對於他採取否定的態度,等到大陸改革開放後,大家才來
重新認識胡適。胡適對於今天的意義在於以下幾點:
一、通過胡適,可以感悟中國應該走的道路是走向世界,走向現代化,走向民主。
這是胡適所追求的方向,也應該是中國所追求的進步的方向。
二、胡適做為學者,最可貴的一點是『實事求是,莫作調人』的治學態度,也是
他提倡的科學態度,這對於中國學術來說是有正面影響的。
三、胡適思想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對中西文化採取一種包容的態度,人類文化的
必須互相交流,這樣對於民族文化、新文化是有幫助的。
第四點為胡適對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提倡個性主義、個性解放的,尊重自我,
發掘每個人的潛力,與現在潮流不謀而合。」
深入研究胡適,歐陽哲生老師開始注意到與胡適密切交往的幾個人物,如傅斯年
和丁文江。其中,傅斯年是胡適最推許的人物,傅斯年死後,胡適用了十幾個「最」
字來表揚傅斯年,這也加深了歐陽老師對於傅斯年的研究興趣,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開始收集傅斯年作品,經過五、六年的工作,在湖南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傅斯年全集》
(七卷),湖南教育版比臺北聯經版的《傅斯年全集》多了一百多萬字。 傅斯年全集.
歐陽老師編的傅斯年全集之其中一卷,全部七卷 歐陽老師說:「傅斯年一生對事業
有種追求,追求學術的進步、科學的進步,他是五四的弄潮兒,五四精神就是科學
與民主,對於這兩點,那時代的人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由於中國近代的環境,談
科學比較多,民主部分受到一定限制。傅斯年遂努力將科學在中國紮根,他曾寫過
一篇文章——《「五四」二十五年》,感嘆近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始終沒有很好
地走上軌道。傅斯年擔任史語所所長期間,也做出相當努力,將考古部分做成重鎮。
再者,傅斯年追求社會的進步,身為《新潮》雜誌的主編,他非常關心社會進步,
他認為中國沒有社會,只有國家。社會是被國家所重壓下的社會,人民
沒有社會生活、沒有社會意識。他在五四重建社會的目標,提倡個性解放、
婦女解放、提倡家庭制度的改革。到了三四十年代,傅斯年謀求一種社會的平等,
這點和胡適產生了差異,特別是強調『自由』,也因之傅斯年對於官僚資本、
豪門資本罵得很厲害,還曾當著蔣介石數落一頓。」看來,「傅大砲」之名果真
非浪得虛名。
對丁文江,台灣的讀者可能不太熟悉,但丁文江在科學、特別是地質學的貢獻
不容忽視,歐陽哲生老師編過一套《丁文江集》。說到丁文江、傅斯年和胡適
三人的交誼,人所皆知,那麼,他們三人的思想主張是否也一致呢?
歐陽教授表示:「三人的共同特點就是對科學很執著,對中西文化
採取包容態度。但政治主張三人卻各有特性,丁文江提倡蘇聯式的革命獨裁。
講專家治國、菁英政治;胡適提倡自由主義、民主政治;傅斯年提倡民主
社會主義,講究平等。丁文江、胡適在政治思想上的差異,導致兩人曾在
《獨立評論》這本雜誌上發生過一場爭論。」
身為歷史研究專家,歐陽哲生老師肯定是有一套自己作學問的方法,他的
[秘笈]是什麼呢?他說自己比較注意收集某個歷史人物的書信、日記,材料。
譬如研究胡適有個特殊狀況,書信整理比較薄弱,所以他整理胡適文獻工作
是從編輯胡適書信集入手,1996在北大出版社推出了《胡適書信集》(三冊)
,這是第一次有系統地整理胡適先生的書信。歐陽老師對於胡適日記也非常重視,
九十年台灣遠流出版社出版了《胡適的日記》(影印本),朋友送了歐陽老師一套,
他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利用這套書。而這次來臺北做研究,歐陽老師其中的一個
論題是有關胡適與日本的關係,他還特地把《胡適全集》中的日記部分又翻了一遍,
他認為《胡適日記》是瞭解胡適先生非常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對瞭解胡適私底下的
看法和他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很有幫助。
既然這麼熱愛學術研究,逛書店也成為歐陽老師平日的嗜好之一,這次趁著研究
空閒之際,也前往之前作家生活誌介紹過的「古今書廊」、「舊鄉居」、總書記、
茉莉二手書店等店淘書,光一套精裝書一擲千金就花了四五千元,更別說為了扛
這些書回家,除了用寄的以外,比較珍貴的書歐陽老師都打算用行李箱扛回北京,
他秀出他的小行李箱裡頭只有少少一兩套換洗衣物。看來學術界癡人,也不過如此!
秀威部落格
*** ***
張鳳 所著《哈佛問學錄~与哈佛大學教授對話30年》重慶出版集團出版
除在新華書店等...還可以在經常購書的各大網站購買,點開即是本書的購買頁面
http://item.jd.com/11782222.html
-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聯席主辦 澳洲專場 及榮獲世界華人作家筆會頒發「世界華人文學終身成就獎」2025-5-13晨 5-12晚美東 歡迎雲端光臨
-
熱烈推薦 哈佛大學 何為中國 國際學術研討會 王德威教授主持 葛兆光教授等主講 2025年4月18日 2PM 19日 9:30AM
-
熱烈推薦 封德屛社長 楊宗翰教授 雲端講座 北美作協華府作協主辦 合辦 人文磚暨華美人文學會25 年4 月5日 美國晨間 = 台港京滬 晚間10-12 點 歡迎
-
推薦 《傳記文學》2025三月號 簡宛 石家興伉儷的愛 學習與生活 張鳳敬念
-
推薦2025春夏祖焯教授 龔則韞博士雲端演講 及 郭松棻遺作落九花暢銷斷貨的直播 金山灣區華人寫作協會 華府作協 朱宥勳
-
張鳳應邀 訪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及蘇州科技大學等校講座開會交流《文訊》雜誌1月號--李秀臻報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 牧谷(Pokemon總動員)2015/03/14 22:53遺憾
歐陽哲在台期間閉門專心學術研究和論述
疏於對兩岸三地在文化、社會、和政治的正確觀察
他腦子裏存在的北京與台北的異同
只有人口的多寡
沒有注意到文化大革命和五四運動在兩岸所造成的不同後果
也沒有體會到北京的冷漠和台北香港的熱情
是美中不足
令人引以為憾的一點
- 7樓. 海朗平2015/03/14 07:20
五四運動是一把顛覆傳統的火炬
胡適、傅斯年⋯等是近代史的奇葩
- 6樓. 一畝桑田2015/03/13 11:57
丁文江最推崇徐霞客,
還為徐霞客寫年譜,
兩人年齡相差兩百多歲是穿越時空的忘年交。
- 5樓. Rinka2015/03/12 21:37。
歐陽先生的研究深入,對於文學史非常有貢獻!
問候好友~
- 4樓. 九里安西王(Julian)2015/03/12 10:50
去年回臺灣,參觀胡適故居時,一本平裝居然只賣台幣二十圓,買了胡適所有的文集,全部打包帶回來。
小舅是師大歷史系畢業的,我也曾在師大數學系讀過一個學期,所以我們也算是校友。
- 3樓. 悅己2015/03/11 13:29
歐陽教授這麽受臺灣學子歡迎
真是名至實歸!!
- 2樓. 東村James2015/03/11 10:16拜年
跟張姐拜個晚年,新春如意,平安健康
- 1樓. 多硯坊 (休)2015/03/03 15:30
簡樸輕裝
將空間留給寶貝的精裝書
果然是文人本色元宵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