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氣的原理》自96年3月出版迄今,已四年有餘,《圖解氣的原理》將原書的章節做了一番調整,並改正了一些錯誤,最主要的是,商周的美編團隊花了很多心血製作了許多精美的圖表,由於增添了圖表的說明,使得書中的理論更加一目了然,讀來極為順暢。「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讀了本書,你將明白「氣」到底是何內涵,同時也可以瞭解中國養生術的原理,獲得追求健康長壽的智慧。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8965
序 言
何謂養生?一言以蔽之,「預防勝於治療」是也。在健康之時每天花一個小時練功,對照生病之後每天花一個小時復健,前後兩者在生理、心理上的感受有著天壤之別,相信各位讀者都會做出智慧的選擇。
養生的原理為何?蘇東坡在《上皇帝書》中他闡述養生理論:「人之壽夭在元氣。」中華文化有一項最寶貴的資產,那就是「養氣」的方法,「養氣」即是培養自身的能量。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生命之所以能夠維持存活,必然需要外界能量的供應,總之,任何養生行為的宗旨皆在「調整身體的能量」,疾病來自能量的失衡,唯有瞭解如何鍛練身體的能量,養生才有憑據。
如果疾病是我們人生旅途中勢將遇到的猛獸,我們應該如何捍衛自己呢?拙作《氣的原理》以及《內經呼吸養生法》即是在探討氣的運作規則,讓我們瞭解如何武裝自己、免受疾病攻擊,而且還可以找到青春長駐的方法。這兩本書,前者在解析「能量是什麼?」,而後者在研究「能量怎麼運作?」,相信讀者們讀過之後,對於傳統的養生術應該有了概括的瞭解。
筆者以推展氣功的義工自居,因為古傳道書丹經玄虛難解,筆者長期研讀道家前輩著作,並親身練功體驗,數年來在【氣功網】留言板上與氣功同好切磋討論,一心探討練氣的原理,期能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筆者認為,在廿一世紀的現代,唯有走出口傳心授的窠臼,朝著大眾化的普傳方向前進,老祖宗的智慧才能免於失傳的命運。
根據在留言板上與讀者互動的經驗,大家的反應還是覺得《氣的原理》一書有點深奧,許多讀者已讀了三、四遍,而且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佛理、道理大部份是悟出來的。
但是,大家在留言板上討論的內容,卻以穴道的位置、練功的姿勢以及練功所產生的反應佔據較多的版面,有鑑於此,便產生了「圖解版」的構想。筆者認為:如果書中提供圖表對照,再加上一些與全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必定能夠大大的提高閱讀的方便性,有助於讀者增加對書籍的瞭解程度。筆者的構想獲得商周出版社的支持,此為《圖解氣的原理》出版的緣由。天下事或許別人都可以幫上忙,唯有養生必須靠自己,老年社會已經來臨,希望能夠看到大家都在愉快的練功,而不是忙著到醫院掛號看病。
本書能夠出版,要歸功於商周出版社的美編團隊,他們為本書繪製了許多精美的圖表,使得本書更加脈絡分明,易讀易懂,我在此表示萬分的謝忱。
- 53樓. 黃土人2012/03/02 16:08很妙~~
感謝老師的回覆,讓我獲益甚多!
今天感覺丹田位置有一個小小硬塊,很像肌肉緊繃的感覺,可是只有約一塊錢大小。這感覺持續了約五分鐘之久,後來就消失了。
請問這是得氣嗎?如果是的話,除了每天繼續練功之外,有其他方法將它維持下去?
另外,站樁時,約 10 分鐘之後,開始滿頭大汗,但是上半身卻毛孔全開,感覺涼涼的。請問老師這樣正常嗎?
- 52樓. 黃土人2012/02/21 00:26豁然開朗~~
感謝湛老師即時的回答,感覺豈止豁然開朗可以形容,竟頗有「朝聞道」之感!另有一問題尚乞解惑。
我每天練功的順序是:暖身、太極氣功18式、13式太極拳、內經養生功三式、靜坐。總計約兩個小時。
現在因為要照顧小土人的關係,自覺需要增加肌力,想加入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的訓練,但又怕影響練功的成效。請教湛老師,這兩項肌力訓練應該擺在什麼順序較恰當?再次謝謝! - 51樓. 黃土人2012/02/19 18:17氣定則神閒
湛老師您好:自三年前拜讀您的大作《內經呼吸養生法》、《氣的原理》,讓我真正一窺氣功奧妙,覓得一入門之徑。在那之前,自己的胡練亂練只到手掌腳掌發熱冒汗而已。
近日再購入新作《圖解氣的原理》,對於老師博覽群書、融會貫通,歸納、整理、分析、釋疑之用心,深為感佩。
但在入門氣功三年有餘之後,對於「舌抵上顎」的時機頗為困擾。例如,練習太極氣功18式時,如果一直維持舌抵上顎,往往導致呼吸紊亂,這反而與氣功講究呼吸順暢的目的背道而馳。但有時勉強以舌抵上顎的方式練完功,則汗如雨下,且汗水又酸又臭,足見排毒效果不錯。另,鼻吸口呼時,是否需要舌抵上顎?
關於舌抵上顎的時機,還望老師指點迷津,感謝!
ps. 岔題一下,斗膽一猜,老師書中提到一位常治療僧侶的整脊專家,是否指的是古○極的曾醫師?黃先生:您好!
承蒙慷慨購書愛讀,非常感謝。「舌舐上顎」只在靜坐時運用即可,鼻吸時舐著,口吐時舌頭放平;練動功時不必舌舐上顎。
常治療僧侶的整脊專家是在士林開業的翁正茂師父,電話是:28385050,但病號很多,掛號要有耐心。
梅花居士 於 2012/02/20 11:44回覆 - 50樓. 身體有病的讀者2011/12/07 11:34吐納呼吸
謝謝老師指點.
持續練習養生三招,改善身體應指日可待.
- 49樓. 身體生病的人2011/12/07 11:31養生三招
前半段鼻吸口呼--是指初階氣功學習者鼻吸口呼
後半段鼻吸鼻呼--是指進階氣功學習者鼻吸鼻呼
這樣解讀有誤嗎?
- 48樓. 身體有病的讀者2011/12/01 15:38吐納正確方式?
請問湛老師:
1.個人因罹患免疫系統疾病(乾癬),想改善免疫力,
已按照內經呼吸養生法書中所教之養生3招鍛鍊一段時日.
書中第182頁述及吐納功夫為鼻吸嘴吐.
但是坊間有其他氣功書認為養生吐納之呼吸多為鼻吸鼻吐,兩者有何差別?
2.練習氣功對於罹患免疫系統疾病會有改善嗎?
3.個人除將繼續練習養生三招外,想先尋中醫調整身體,在內經呼吸養生法第162頁提及你鄰居老陳推薦之中醫,可否提供該中醫之聯絡方式(如不方便公開 可否請MAIL-cjc901016@cpami.gov.tw)
謝謝!
- 47樓. 蔡碧航(大咪)~~2011/10/23 22:29書買來一段時間了
但還沒看完
最近暫時靜不下心來.......
- 46樓. Someday2011/09/26 04:13恭喜新書上市
相信會讓人更了解氣功,祝大賣喲!
- 45樓. 雲端逸 鳳2011/09/21 23:04聚集善良.正面.積極熱情的能量
10幾年前連續在永和永平國小學了8個月的太極拳
- 44樓. 山莊溪水2011/09/18 22:39多謝
多謝大師回應.
絕對同意你所說的心浮就氣躁, 心平氣和的說法,
看來真的要下定決心來做做了.
問安 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