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門診不能掛的一塊匾
2006/01/05 03:38
瀏覽6,024
迴響1
推薦16
引用0
話說三國時代,有位神醫名叫董奉,醫術精湛,甚至能起死回生。在他手中醫好的病患不計其數。董奉醫病分文不取,僅叫病家在病人痊癒後,到某地栽種柳樹。
時間一久,該處已成一片杏林,神醫董奉遂將結出的杏果賣了換取糧食,賑濟貧民。後人因此以「杏林春暖」,形容醫者不但醫術精良,且醫德高尚。
景福門診什麼匾都能掛,就是不能掛這塊「杏林春暖」的匾。
原本披著「貴門族診」神秘面紗的景福門診,日前開放一般民眾掛號,掛號費上千,而且還不一定能看到心目中的「名醫」。據報載,在這類VIP門診中,病患可以得到「專人引導、快速通關、領藥便利……」等好康服務。
不管院方打著「使用者付費」或是「以價制量」的大纛,非要索取尋常掛號費十倍的價錢才能進門的規矩,董奉若地下有知,也要爬起來吐血。更重要的是,不要以為自己有幾個臭錢就可以到「貴族門診」裡擺譜,大牌名醫時間寶貴,不是要教學,就是要研究;可沒太多時間跟你窮攪和。
基督教認為,眾生在上帝之前都是平等的。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譯:天地不偏私一物,萬物在其心中都像是草紮的狗一般平凡、平等)莊子主張「齊物」,萬物應等量齊觀。
眾生在上帝前平等,在醫生面前卻有貴賤。鈔票多的、身份「貴」的,可以獲得較好的服務:不用苦苦排隊掛號、不用坐在候診區枯等數個小時、更不用循著你不熟悉的流程領藥、繳費……。
有所謂「VIP門診」,就代表吾等日常所接受到的「非VIP門診待遇」並非最佳的,是可以有改善空間的,靠什麼改善?仁心仁術嗎?還是鈔票特權?
或許景福門診摘下「杏林春暖」的匾額,可以試著掛上一幅對聯在門口:上聯是「手中無錢請走別路」,下聯是「非權非貴莫入此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counter2007/08/26 21:27沒錢本來就不會有好的醫療品質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費用也節節高升
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有沒有辦法醫,而在於你用不用的起
舉例而言
傳統治療瘧疾的藥物
每劑成本0.2美元,但因抗藥性,治癒率大概只剩一半
Arteannuin的每劑成本則約2.4美元,治癒率約95%
但是即使是用成本價供應,很多非洲國家也用不起Arteannuin,只好繼續用效果較差的傳統藥物(有些非洲國家的國民平均一天賺不到一塊美金,還要養活一大家子,你要他每天拿2.4美元出來,連續服用7天,這可真是會要命的,這還好在非洲基本上是按成本價算,如果照已開發國家的報價...)
而Arteannuin在已開發國家的報價甚至在20美元以上,但是已開發國家的醫生從來都不覺得這個價會是問題
沒錯,某種意義上,「沒錢就該死!」
你要抱怨「手中無錢請走別路」,「非權非貴莫入此門」,非洲人又要找誰抱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