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去聽了一場講座,主要主題還是HR相關的議題。
講師本身是學法律的,但他一直以來都是從事人力資源方面的管理。因此,在講師專業的法律知識與豐富的人力資源經驗雙重分享下,真的讓可蜜受益良多呀!
講師提到,公司的主管、老闆、領導者還是要著重「管理面」,所有的法規都是一個標準判定,但重點在於管理者是否標準一致的執行。
一旦管理的標準不一致,加上又遇到不誠實的員工、或者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員工,刻意以特殊例子去其他員工面前炫耀與挑釁,那管理者就失去公平公正的立場,接下來的管理也很難服眾。人人都想當那個特例、當那個僥倖的案例。
因此,公司管理者標準一致,公司內才不會因此出現混淆的價值觀,開啟壞風氣。價值觀不混淆,管理者的管理也能順利,
可蜜非常認同講師這番分享,因為這些活生生的案例的確經常上演在國內各大小企業中。
當公司因為體恤員工給一次的方便,若沒講清楚下不為例(用說的不夠有力,一定要有書面文字留存),讓這個得了便利的員工拿來當事後說嘴,甚至是他日再次想要享用一次這樣的特例時,就會被這個員工拿出來說「之前可以,為何現在不可以」或者會有人說「為何之前A可以,我就不可以」,這些情況就是「管理」不夠即時造成價值觀混淆。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A平時工作很認真,天天都早到晚下班,非常盡責的做好分內之事。有一次,A突然因為身體不舒服睡晚了因而遲到一小時,A的主管考量其表現與此次狀況,因此讓A的遲到請假做銷假處理。之後每個月A都有
A的主管本只是想說只有因為身體不舒服而晚到一次的A,以他主管的權限保他不用請假。A不懂得這是特例狀況,食髓知味一再利用。甚至還得意的到處分享給其他同仁,這就威脅到公司管理了!
A的主管其實不該違反公司規定這樣幫A做銷假,而是應該讓A照規定辦理請假手續,這樣既不會違反公司規定,又不會讓這個主管難管理部門與其他員工。可以用其他方式獎勵A的認真與勤勞工作,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若A的主管真的這麼想做順水人情給A,不讓他請假,那在第一次時就明白告訴A,這次是因為A平時表現認真,而他以主管的權限幫A做特例處理,所以下不為例。也告訴A這件事不該傳出去給其他同仁知道,否則他只能讓A補請假。
貴公司是否也充斥著許多「價值觀混淆的事情」呢?如果是的話,相信應該很難管理吧?!也很難服眾吧?!
看看我們國內各種社會現象,也真的處處都充斥著許多「混淆的價值觀」,價值觀混淆久了,對與錯都會變得快沒標準答案了,因為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本位立場,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事才是正確的事、才是對的事,這樣的社會現象真的很危險。
警察取締違規並開罰單,被取締者第一時間反應若是「那些人也都違規,你怎不攔住他們」,想的竟是警察只罰他沒取締其他人,第一時間沒檢討自己違規的不對;交通罰款要調漲,受訪民眾都是說太貴了,政府搶錢。但沒想過違規本來就不對,不違規的話天價罰款也罰不到自己身上,而高罰金恫嚇目的還不是為了民眾的生命安全嗎?所以這些都是社會上最常看到的價值觀混淆吧!
電視媒體尤其重要,希望能少些價值觀混淆的報導,多些正面、正確有益的資訊傳達,否則真不敢想像一天到晚看著一堆價值混淆報導長大的小朋友,未來會成為怎樣的一個大人呢?以他們為主的社會的未來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期許可蜜自己與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努力,以正確的態度與價值觀處理與面對周遭的人、事、物,進而讓這個社會每個角落都能祥和、融洽、正確的運轉著~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飛天破學校的費歐納2015/11/24 11:13這樣的A平時能表現認真嗎?有懷疑喔
您懷疑不是沒道理的。
其實人人心中都會住著一個愛投機取巧的小心魔。人人也都可能和那個A一樣認真,但是,有時候某些特例一開,就會讓心中那個小心魔竄出頭來,若A自制力不夠且管理者無適時的讓規矩壓制,認真的A就會變得走樣了。然後就會開始一連串影響該團體內的標準與風氣......
謝謝您!
可蜜莉荋 於 2015/11/25 14:32回覆 - 2樓. Flying Eagle2015/11/06 13:24我對妳這篇文章非常有共鳴,近年看媒體的報導,深覺台灣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主導,會吵才會贏,弄得很多人為了雞毛蒜皮的事爭鬧不休,令人厭煩。年輕人對世界或台灣前途的事情不太關注,反而瑣碎的事弄得很大,媒體的確要負很大的責任!
- 1樓. 十年風《愛情十四行》2015/11/06 10:06分析很精闢,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