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國院線】捉妖記 (Monster Hunt):奇幻巨製下的意識形態
2015/07/30 22:37
瀏覽1,401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中國奇幻真人動畫電影《捉妖記》由曾於美國夢工廠工作多年的導演許誠毅執導,7/16上映首日便以1.71億人民幣創下華語電影單日票房最高紀錄,上映10天即打破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創下的12.68億元人民幣的最高票房紀錄,以12.75億人民幣(約新台幣64億元)成為新科華語電影冠軍,且票房仍持續上漲中。適逢電影上映時人在大陸,我也在首映當天觀賞了這部電影。電影憑藉動畫特效打造出恢弘的妖世界,情節編織亦「笑」果百出,然而面對這樣的鼎盛票房,電影背後潛藏的意識形態也更加不可迴避且值得省思。



有趣的是,電影中主角的角色設定看似翻轉了男女的刻板性別形象:從角色自身來看,男主角天蔭(井柏然飾)懷上小妖王,要肩負生產的重任。他性喜縫紉、做菜,這些都是傳統女性的家務活;相反,女主角小嵐(白百何飾)卻是降妖天師,個性強悍,在兩人中她更擅打鬥。從旁人角度,同樣可以瞥見顛覆性別角色的可能,如天蔭的奶奶便經常錯誤指認兩人,甚至直接喊天蔭叫「兒媳婦」。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雖然電影表面與形式上有這般顛覆性別角色的有趣嘗試,但似乎也只達到了引人發笑的娛樂效果。理由之一是,電影最終還是回歸到由天蔭(男性角色)手持祖傳寶劍,起死回生打敗妖界大BOSS(鍾漢良飾)的男性英雄電影套路。而影片尾聲,原先性格剛烈的小嵐的態度也軟化,轉而流露出小女人樣,決定要跟天蔭共走天涯尋找父親。這樣的角色「歸位」,很遺憾地復將原先的性別翻轉嘗試打回原形。


除此之外,更不可忽視的,是電影中貫穿頭尾始終壟罩著的高大的父親形象。天蔭的父親拋下他離家,是天蔭一直以來難以擺脫的童年創傷,然而,當他自己也成為忍痛讓小妖王離開的那個人時,往日烈火燃燒的回憶忽又閃現,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父親的苦心。於是父親拋家棄子的形象終於得到正名,天蔭也決定踏上尋父之途。與此相對應的,小嵐的父親也是天師,但是他是在捉妖的時候不幸喪命的。換言之,這也是一位因公殉職,為社會奉獻的父親。於是就像是主題曲〈奇書〉中所唱的「不會忘記靠倚過的大樹」,父親就是大樹,這是一部頌揚父親,並向父親致敬的電影。在家庭場域中來看,這樣的致敬是無可厚非的,對父親的感恩與理解也是溫馨的。但是如果放大到社會來看,則不禁要問的是,在這樣強烈的意識形態傳達下,誰又是社會的父親呢?



在這部電影中,另一新意是讓滑稽的丑角擔當起正面角色。曾志偉與吳君如搭檔飾演守護王后的跟班竹高與胖瑩,就是這樣的丑角。當他們面對由姜武飾演的捉妖師羅干時,他們非常迪士尼式地唱起了歌。只是相較迪士尼人物更多只是吟唱當下的心情,他們在這裡的演唱更具有感染力也更煽情,甚至喚起了捉妖師的強烈共鳴。這些喧染都來自於他們所唱的歌詞,那首〈乞求炒飯〉裡字字句句傳達著窮苦打拼只求溫飽,惺惺相惜的底層辛酸。相信這樣的情節安排不僅僅是為了說服捉妖師這麼簡單,更是意圖獲得螢幕前的觀眾認同。當中國的觀影人口不斷向鄉鎮農村擴張時,這樣的情節安置無疑是聰明的。於是在這一刻,台下的觀眾都成為了螢幕上的丑角,在歌舞中共同抒發被生活壓搾的酸楚。然而,這樣的情感宣洩卻也是克制的,它僅以一句「你慘我慘 其實非孤單」為底層景況作結,面對龐大的貧窮人口基數,終究還是無解,背後的意識形態所傳達的,仍是安分守己。



電影結尾,如果說沒有營造出過度浪漫與不切實際的人妖共存的太平盛世,也算是電影值得令人稱讚的地方的話,那麼,現在的結局,同樣也是有可議之處。天蔭讓小妖王與他的族類們一起,重回山中搭築家園。這潛藏的意識形態是,雖然天蔭和其父皆相信人妖應平等共存,但是在妖還不見容於世的情況下,他們唯一的選擇只能是藏於世,圈一塊地,在自己的淨土裡享受安樂,一旦逾越,便可能有危險。仔細回想,在電影中,妖從一開始便被賦予了天性惡劣的形象,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教化才能克制住不吸人血,於是有了天蔭與小嵐教育小妖王胡巴的橋段。而妖類安身立命又或是企圖翻身的唯一途徑,便是戴上人的面具,喬裝為人,尋求人的認同,一如妖們扮成人的樣子親近天蔭,在村子裡生活,一如妖界大BOSS葛千戶喬裝成人最終卻慘遭拆穿。凡此種種,延伸開來,讓人又不得不問的是,在現在的中國社會,又是誰被「妖化」了呢?


觀看首映當天,是在小鎮新落成不久的現代購物廣場的IMAX影廳裡,人群蜂擁而入。觀影習慣或許還未養成,放映過程中,不時有遲來的入場觀眾,有人接起電話,有人大聲評論,也有小孩在座椅間跑動,但這些都不是置喙的重點。真正讓人關心的是,在這樣的小鎮裡,人們月收入並不高(若是留在鎮裡工作,可能人民幣4千元不到(約新台幣2萬元不到)),卻捨得攜家帶眷花錢來看電影。對他們來說,看電影就像是飯後的消遣,對新科技的嚐鮮,可以共賞的家庭娛樂。在這樣的小鎮裡亦如是,可以想見中國電影工業的消費群體有多麼龐大。那麼在過癮之餘,電影究竟能給小鎮裡的人們帶來些什麼呢?在看完這樣一部標榜「奇幻爆笑巨制」的電影之後,大人們會記住些什麼,又會在小孩的心中留下些什麼呢?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