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於104.06.28)
■ 從角色命名談起
看到年輕主角Jay與Rose的名字,不禁令人想起鐵達尼號(Titanic)的Jack和Rose,從互文角度來看兩個角色的關係,也相當有趣。在片中,兩人的身分地位相較Jack和Rose發生了巨大翻轉:當年高攀不起貴族千金的窮酸混混Jack,轉身成了衣著體面的蘇格蘭貴族少年Jay,而千金小姐Rose則變成操起槍來毫不遜色的農家之女。然而不變的,或許是Jay對Rose的一往情深,還有Rose那骨子裡的倔氣。
電影為危機四伏的西部荒野引入了一個一塵不染的外來者(outsider) Jay,他的目標不是開疆拓土,亦非調解當地印地安人與白人的衝突,更不是如法外之徒競逐通緝令上的獵物,卻是尋找一位讓他魂牽夢縈的女人。然而這個女人也不是想像中亟待英雄救美的文弱女子,卻是某種程度上有些強悍的女人,是出現在懸賞通緝令上的女人。
於是圍繞著「通緝令」這一西部片的常見母題(motif),電影展開了一趟不尋常的旅程。
■ Silas和Jay關係變化
有了一個外來者(outsider),自然也少不了一個內行人(insider),脫離法外之徒團隊獨走天涯的由麥可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飾演的Silas就是這樣一個角色。電影以極其巧妙的方式處理了兩人從碰撞到相偕的過程。在故事前段兩人戲劇化的相遇後,寡言的Silas不耐地要求上前搭話的Jay退到後面,和他單線行走;然而轉折過後,Silas卻同意了Jay的提議,將溼透的衣服晾在並行的兩匹馬之間,甚至還誇讚了Jay的智慧。於是從單線到並行,不僅Jay在視覺上終於與Silas平起平坐,其實同時也暗示了在心理上Silas已完成了對Jay的認同,意味著當初他要求做Jay的保護人的動機已徹底改變。電影以一場讓兩人淋成落湯雞的暴風雨,作為轉折的標記。那夜Silas遭受昔日同夥的質問,必須直面自己的內心,而Jay則夢到了在明亮小屋裡,Silas與Rose捧著孩子共享天倫之樂的情景。殊不知,這看似Jay的荒謬幻想,實際上卻為觀眾預示了電影的結局。
(圖片來源:2015台北電影節官網)
■ 黑色幽默
在玩轉類型的過程中,電影處處埋藏幽默。Silas和Jay相遇的場景,就是一個經典三人持槍互對的對峙場面,怎料本是緊繃的一觸而發的場景,本片卻以Silas緩緩走近Jay,輕鬆拿下他的槍作拆解,一下子西部片、黑道電影樂此不疲反覆安插的危險場面,反成了讓人捧腹大笑的物件(object);而一場包圍小屋的火力攻擊,那些手持優勢槍械的法外之徒,也被導演詮釋成如地鼠出洞般一個接一個機械式地,略帶滑稽地從草地裡冒出來,頓時傲氣盡失;尾聲,Jay被Rose擊中後倚靠在屋內,原先即使做不了營救美女的英雄,最起碼還能做上一回默默守候的悲情戀人,怎料關鍵時刻導演還是要幽上一默,略帶點惡趣味又殘忍的,硬是添上一筆在傷口上撒鹽的橋段,也算是對黑色幽默的終極詮釋。
(圖片來源:2015台北電影節官網)
■ 主旨
故事結局,慢下來,一張張死亡的靜照如幻燈片般緩緩切換,從嬉鬧與幽默回歸到嚴肅命題,透過鏡頭的凝視,電影其實已然對那些在西部理所當然日日上演的殺戮做了一次不著痕跡,卻力道十足的檢視與批判。
最終,那兩個在故事前段失去父母的孩子有了歸宿,Jay「為愛而死」,Silas「改邪歸正」。而他從Jay身上所領悟到的是,生活(life)不只是存活(survival)。在小店裡搶劫的夫婦是為了存活,開槍擊斃行搶的男人的老闆是為了存活,法外之徒爭相賺取賞金是為了存活,甚至在女人把搶對準Silas的情況下,Jay開槍擊斃女人也是為了存活。然而,生活不應該是如此而已,更重要而可貴的是精神(spirit),Silas說:「The spirit is true (精神是真的)。」那包括Jay對小孩的憐憫,對Rose近乎癡傻的愛與執念。簡言之,或許電影百般玩弄卻又全心認同的,正是在暴力橫行野蠻當道的荒原,Jay的那一份讓Silas「刮目相看」的純粹的赤子之心。
(圖片來源:2015台北電影節官網)